分卷阅读350


岚、宸二帝的秘史,就通过玄坤书馆售卖,传播出去的。

逍遥先生这个话本在玄坤书馆的所有书籍里面,实在算不得大胆,就算直接把皇帝的名字改成雍帝又如何,便是改成当今皇帝睿帝又如何。

江先生想明白了这个,心情就舒畅了,又开始挑挑拣拣其他的话本,不时向宁景等人参考一下。

他们也是为了保险起见,最近关于穿越雍帝时期的话本多了起来,听客们也特意打了招呼想听,他们自然要满足,不止是望春楼,其他茶楼的先生也是如此。

可是,这类话本太容易隐射皇室,一不小心讲的过火了,就得被抓去吃免费饭,只能把话本拿到一起,互相参考给意见,然后进行修改。

宁景帮着他们出主意,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话本,解决了齐鹤来,他自然要重新回来说书,而且为了稳稳拉住守旧派的注意,他现在越高调越好,就算过火了,也会有人给他兜底。

这可随了宁景的意,他早前选话本,都要顾虑种种,现在总算可以大胆了。

于是,他手一敲案,直接龙飞凤舞写下一行字:盘点华夏十大帝王。

第236章 增学之策

这不是宁景为了好玩, 是为了炫耀。

他承认了,他就是为了炫耀他华夏伟大英明的祖先。

每次宁景讲述历史人物时,心中总是难掩自豪, 也许姜朝人以为他在讲故事,但他知道自己是在展述一位真实之人的传奇一生。

而宁景也不仅仅是炫耀,他也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女帝的影响。

十大帝王,自然少不了武则天,她不仅是华夏唯一的女帝, 她的丰功伟绩也足以她排列其中,实至名归。

其实在姜朝大肆吹捧他国帝王, 这一点很危险, 说不好听就是蛊惑民心,别有居心,是主动把把柄递出去。

但是, 宁景现在就不怕这一点, 他只管张扬,出事有人背, 背不了,拜拜就拜拜。

当然,这也只是笑言, 宁景还是有分寸的。

和众先生告辞后, 宁景回家休息了一夜, 他夫郎前天假期结束,回了学院, 他只能独守空房。

而独守空房不如睡书房, 宁景在书房呆了一晚上, 整理好自己准备的东西, 一大早,就坐马车去了婧院。

等到了婧院,已经到了巳时,婧院里学子正在早读,朗朗书声回荡半空。

婧院门口依旧有四个官差把守,对经过的每一个人都是严盯打量,等看到宁景走过来时,愣了一下,有些慌张的站起身,主动向宁景见礼,旁边的护卫门童一样连忙见礼。

“宁院长。”

宁景微微一笑,道:“诸位好。”

这次宁景进去不需要再等人来带,直接放行,毕竟现在玉周城谁不知道,宁景可是婧院的荣誉院长。

宁景没有急着去见柳静秋,而是去了彭漱玉处,和她商议一些事情。

彭漱玉这次接见宁景不在半山腰处,而是一处竹林雅间,除她外还有两人,一女子一哥儿,正是婧院的两位副院长。

宁景进了雅间后,众人依次见礼,然后落座。

本来,宁景成为荣誉院长,应该有一个正式的仪式,焚香祭天,正立名分,但是这些都是虚的,不如直接当众给他授封来得震撼。

至于补,也不用,宁景懒得麻烦。

这也是两位副院长第一次见宁景,其实他们心中对于聘请一位男子做荣誉院长也是颇多疑惑,心里也有些不服。

荣誉院长名义上,比他们地位还要高一些,而他们两人能胜任副院长一职,都是多年来在外为女子哥儿奔波请命,教化他们,才得到这个荣耀。

他们也知道最近婧院名下产业在准备的酥山,冰粉,以及在准备种植的红蓝花都是宁景提供的方子,确实帮助了婧院摆脱了资金方面的问题,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紧要,就算要感谢,也不足以用荣誉院长之位。

所以,宁景是凭什么?

彭漱玉给了宁景一个眼神,宁景也是意会到了,她特意把两位副院长喊来一起商议,就是想要让宁景折服这二人。

本来直接拿出活字印刷术,这二位副院长就能乖乖闭嘴,毕竟活字印刷术和酥山冰粉之流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事物,足可当作婧院的定海神针,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但是活字印刷术目前还在实验中,不宜被太多人知道,彭漱玉又实在小心,便是两位副院长也没有透露,打算等着有了一点成色就,再告诉他们。

所以现在,就要让宁景自己出手,让这二位副院长心服口服。

宁景笑了一下,也没有因两位副院长脸上隐隐的打量和挑衅而不快,他也不需要特意向他们展示什么,只要按部就班,把自己准备拿出来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公道自在人心。

宁景拿出一沓整理好的书册,每一册只有薄薄几页,多的也不过十几页,他站起身,递给其他人看。

彭漱玉率先拿过几册,垂眸看去,带着灰调的眼眸微微一动。

只见,书册上赫然写着:七十二行之木匠。

她再看下一册,七十二行之采药人,七十二行之裁缝,七十二行之行走商……

两位副院长也是发觉了不对,一册册看去,最后两两相视了一眼,眼中具是惊异复杂。

那为女子的副院长名为席宓儒,率先开口问道:“敢问景院长,这些书册是做何用?”

她心里隐隐有猜测,还有所顿悟,只是需要宁景来给个答案。

宁景笑道:“诚如各位所见,这是我这些时日以来,让人调查到的所有女子哥儿目前从事以及可以从事的职业。”

彭漱玉的眸光闪动,异芒一闪,几乎是瞬间,她明白了宁景的意思。

而果然,宁景接着道:“婧院于教导学子学识道理方面,在下无可指摘,只是在下以为,学院除了教导他们如何去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应该教导他们,如何于这个世间养活自己,拥有一门谋生的手段,任何时候能让自己靠本领吃饭,而不是出卖尊严。”

“这也是在下提起的‘增学’之策。”

增学,增加学子学习的科目,比如拥有一份养活自己的本领。

两位副院长沉默了一会,叹息一声,宁景确实不用向他们证明什么,他能说出这一番话,他就是真心实意为婧院的学子考虑过。

其实,这点连他们自己都忽视了。

在姜朝,女子哥儿嫁前在家最多做些针线活,替家里做些农活,吃用大多靠父靠兄弟,而嫁后就是相夫教子,丈夫在外干活养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哪个家庭让女子哥儿出去做活养家,而且外面也极少有女子哥儿能干的活。

比较常见的女子哥儿能做的活,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