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6
,要不要去医院,要吃什么药。朋友问她有没有跟爸妈讲,她说没有,理由是告诉他们也不能过来照顾她,而且她很担心传染给父母。朋友很惊讶,就对她说,你父母来不来是一回事,但你要告诉他们啊,他们有权利知道。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哪天你在家里昏倒了,你爸妈接到医院通知,都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毫无心理准备。再说医生如果让签字,总需要通知家属啊。”
戚晚举完例子笑了下,说:“我写的这个角色就是我本人,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我的想法,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事发生一百次都是一样,我不会轻易说出口,也不想说。我也知道我的理由你们不能理解,我也不指望你们能懂,如果非要解释,那就是我有病,我如果能改变,我就不会生这个病了。”
江进见过各种各样负隅顽抗玩心眼的嫌疑人,也见过不少为了个人利益遮遮掩掩的证人,不管他们的借口理由怎么编的天花乱坠,都要经过逻辑链条的考验。
只有一种是令江进感到最无力的,那就是简简单单毫无保留的一句“我就是不想说,没有为什么”。
作者有话说:
抱歉今天晚了点,下午才回家码字,不好再请假。
红包继续~
第194章
搜索女明星
案情梳理到现在, 即便戚晚不说,专案小组也已经证实刘锋鸣在遇害之前做过什么事,买卖人口、逼良为娼他是一件都没少干, 这还不算他手里折过多少条人命。
然而再铁面无私的执法者也有触及不到的地方, 比如追着死人判刑。
戚晚描述的度假村那晚的情况尚算老实,而且她也没有隐瞒的理由,即便刘锋鸣的死与她有关, 在那样人生安全受到威胁被人禁锢的情况下, 也会判定为正当防卫。
但照例江进还是提到刘锋鸣的死因, 以及从他的骨髓里验出来的有毒成分。
江进:“你还记不记得刘锋鸣是怎么死的,是幻觉也没关系, 尽管说。”
戚晚的脸色比刚才白了些, 眼睛里晃动着某些情绪:“我只记得我看到了很多很多血,到处都是,地毯上, 地板上……”
这和技术组在现场检测到的血迹吻合, 虽然没有找到凶器, 但依据那些血迹判断, 那样的失血量应该是大动脉遭受到利器攻击。
江进又问:“那在你的印象中,刘锋鸣死前有没有吃过药,或者喝了酒?”
戚晚想了几秒,用的还是不确定的口吻:“好像是吃了。他吃那些药就和吃糖都一样, 一边吃一边跟我聊病情,就好像我们是认识很久的病友。”
江进问:“这部分我没有接触, 像是你们这样的情况, 就算是遇到不认识的病友, 也会分享病情吗?”
戚晚说:“会的。因为生活里能明白我们的人太少了, 这就像是在异国他乡遇到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家人一样,很亲切。而且我们知道跟对方说这些,对方一定能明白,沟通不费力,也不需要承受正常人那些同情的眼神。”
说到这,戚晚停了下来,转而又道:“但我不同情刘锋鸣,在我看来,他虽然有可怜的身世和童年经历,但他很坏。他将自己遭受的痛苦和废人对待,十倍百倍的给了和他小时候一样无辜的人。”
这两句话本不该说。
戚晚自己也很清楚,一些过于主观的表达,在这样的案件中对当事人非常不利,它们未必会成为证据,却会成为警方拼凑作案动机的线索。
戚晚说完后就有点后悔,但见江进没有明确表示,也没有就这话茬儿往下问,便逐渐冷静下来。
再说,刘锋鸣也不是她杀死的,她没必要这么在意细节。
江进又提问道:“那么关于郗晨和靳寻的过往,还有黎湘和靳寻的关系,你能否站在自己的角度讲一讲?”
戚晚目光闪烁:“我只是个外人,黎湘就是郗晨,还是我偶然发现的,她从没有坦白过身份,我又能知道她多少事呢?”
江进:“黎湘隐瞒身份,那么你们上高中那几年呢,她是郗晨,你们是最好的朋友,你一定知道一些事。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说错,我们会有判断。”
事到如今,戚晚知道自己不能说不知道,更不能回避话题,这样反而会让人觉得她在隐瞒包庇。最主要的是,她还不确定专案小组调查到哪一步,是否已经将张大丰、周长生的死与她们联系到一起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她的遮掩无疑会加重嫌疑,那么下一次被传唤可能就不是询问,而是讯问了。
“郗晨的妈妈荞姐,她欠了一些赌债。郗晨很漂亮,但她家里很穷,没有背景。她的美貌,就像是拥有金山的小孩子一样,是注定会被人掠夺的。荞姐为了那些赌债将郗晨叫去夜阳天给那些老板相看,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是成功人士,应该受过高等教育,对她却像是挑选货品一样,禽兽不如。我不知道郗晨被荞姐卖了多少钱,我只知道在他们的计划中,她不会只被卖掉一次,她最终会变成和荞姐一样的女人,从不堪忍受到习惯,到麻木。如果有了女儿,又会重复发生一样的悲剧。你知道吗,贫穷就和富有一样是会继承的,而且时间越长,被掠夺压榨得就越狠,逐渐也会形成习惯。”
到底是文字工作者,即便戚晚没有亲自在现场目睹那些不堪与侮辱,却能绘声绘色地呈现。
而且戚晚描述故事的角度和黎湘、辛念都不同,她多了一些文艺的腔调,还有一些愤世嫉俗的批判思想,她虽然一句“阶级”都没有提,话里话外却处处都在抨击阶级差距所带来的不公平。
“为什么不选择报警?”江进问道。
当然,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他在体制内,他最了解体制的优势与弊端,林新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顽疾。
果然,戚晚笑了声,带着嘲讽的意味,也不知道是笑问题天真,还是笑江进睁眼瞎。
戚晚说:“如果报警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实名举报的人出现了。生活里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不只有他们,他们只是一小撮走投无路,凭着一时冲动选择曝光的当事人,是小概率。真实的数字只会比这个更庞大。”
江进没有感觉错,因为这番话他再次肯定戚晚的认知有着非常尖锐的一面:“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我承认林新当地是有问题,但还不至于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戚晚:“可是我们小老百姓怎么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谁收了钱,谁又愿意站出来帮忙呢?那些老板那样的有恃无恐,就是因为关系早就打通了。都说做贼心虚,贼看到兵就会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