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求,老师也很爱莫能助,为一个人组建社团有点不太现实。

孙常威含泪道:“老师,究竟几个人你才能开造物社?”

老师犹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个。

“三个?三个人那我有啊!”孙常威转向林霁云和张慧安,握住了他们两个的手,仿佛见到了救星,“霁云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张慧安是无所谓加几个社的,诗社任务本来就简单,只是他不会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没太大用。

孙常威立即道:“无妨,只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个人可以干三个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们!”

孙常威都这样说了,张慧安只好点点头,不嫌弃他没用就行。

孙常威又把目光转向林霁云。

就差一个人了,孙常威这么想加入造物社,林霁云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于是点了点头。

于是太学人数最少的社团开起来了,孙常威做社长,林霁云和小表弟负责划水。

晚上林霁云给君颉送信,问在太学开社团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霁云这么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学习四书五经,太学肯定不会主动提出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这么积极举办社团,肯定是上面的旨意促动。

而另一边,养心殿里静悄悄。

程德海进来送杏仁雪梨汤,陛下前些日子因为吏部之事大动肝火,今日又传来陕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面容如冰。

先帝在时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时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钻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结,中饱私囊。

等陛下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剑斩佞臣!随后又征楼兰、治水患!

这些年陛下的操劳程德海都看在眼里,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只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一些是先帝在时遗留的毒瘤,时不时冒出来让人头疼。

若是有林公子传信来还好,至少能让陛下从政务脱身,高兴一会,只是好几天了,都不见信鸽飞来。

他们这才做奴才的没法,只能尽量轻手轻脚,不让陛下烦心。

程德海将杏仁雪梨汤放在桌上,小声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让御膳房熬了雪梨汤,只放了少许冰糖,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君颉只是嗯了一声,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奏折上,没有动作。

程德海心里叹了一口气,只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间,徒弟指了指天上,“师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鸽子?”

程德海抬着头看,可不是?当初陛下赏给林公子的鸽子本来和其他鸽子无异,现在胖得程德海远远就能分辨出来了。

眼见着林公子的鸽子飞进养心殿,程德海松了口气,嘴上念了句阿弥陀佛。

至少今晚陛下能高兴点,他们也就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投放的霸王票和营养液~么么啾~

小剧场

鉴于传闻中某只御鸽肥胖的谣言已经满城风雨。

某只不肯透露姓名的咕咕严正声明——它不是胖,它只是毛绒绒哒!

第27章 吃醋

林霁云一边拿出读者的来信进行回复, 一边等君颉的回信。

过了一会,咕咕飞回来了,林霁云把它脚上的信筒打开, 倒出了纸条——君颉没否认自己的功劳, 还问他选了什么社团。

果然是他, 林霁云就说太学怎么会有这么新潮的思想,林霁云立即蘸了蘸墨汁, 提笔告诉君颉今天加入社团发生的趣事。

两人就社团的话题聊了半天, 随后又聊到监丞被打入狱牢后该怎么处理时,林霁云突然想起来二哥职位调动的事。

关于这次调动,林霁云虽然高兴, 但也有点忐忑, 毕竟翰林院进士那么多,为何偏偏破了例让二哥先去吏部任职。

他怕这里面有自己的缘故, 那就真成三哥口中耽误陛下的佞臣了。

君颉:“放心,我不是周幽王, 不会拿江山开玩笑, 你二哥确实是翰林院中最适合进入吏部的,就算没有你,翰林院也会推举他就任的,何况举贤不避亲, 任人唯才, 此事我问心无愧。”

“只是太学这些小事上,我确实忍不住有私心,还请见谅。”

前一段解开了林霁云的心结, 可看到最后一段, 林霁云刚松下来的气又提起来了。

什么叫太学的事上他忍不住有私心?林霁云有心想辩驳, 但结果闭了闭眼,发现他也没法否认。

考前辅导是君颉特地带他去深山拜访白宗甫先生的,太学允许养鸟、还有什么社团也都是君颉今年才吩咐下来的。

林霁云头埋在信纸里,刚回来得知君颉是皇帝时,明明发誓不同君颉来往的,现在倒好,欠了一箩筐的债。

他怎么才能还得清啊。

最后见实在太晚了,林霁云道了晚安。

第二天中午,林霁云去太学湖边铲土,准备把花草社发的种子种在陶盆里。

花草社一共发了十多粒,林霁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只能把种子撒在土的表层,然后浅浅浇个水。

本来就是兴趣所致,林霁云也没有特别认真地去养护。

倒是孙常威对造物社激情满满,中午在林霁云院子里开始筹划造物社第一个月的活动。

林霁云和张慧安作为造物社唯二的两个成员,只能老老实实听孙常威的筹划。

孙常威满腔雄心壮志,第一个月就来票大的,他打算制造琉璃灯,昨晚就已经查阅好书籍,把制备所用的原材料、工具以及制备方法全都记录下来。

讲的时候张慧安是不懂,所以全程懵懂,林霁云听到其他的都还好,直到听到孙常威说要用到窑炉烧琉璃,眉头就皱起来了。

孙常威见林霁云有异议,立即道:“霁云兄有什么问题吗?”

林霁云:“咱们太学好像没有窑炉吧。”只这一条就能把整个提议否了。

孙常威不以为意,“太学没有,但和太学临近的官窑有,是专门给宫里烧制琉璃器皿的,到时候咱们去借用就行。”

林霁云一脸平静道:“宫里的窑炉,能让我们用吗?”

“我爹以前就用过。”孙常威大气道:“大不了咱们让造物社的老师帮忙借用一下。”

林霁云摇了摇头,官窑是给皇家用的,怎么可能平白让学子用。

果然,晚上孙常威一个人去问过造物社的老师后,灰溜溜地回来了。

“老师说不能用。而且琉璃石价格太贵,社内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挥霍。”

本来造物社只有三个人,是勉强建成的,孙常威又想做琉璃灯,琉璃制品本就不适合新手,容易失败,花费又多,还得用官窑,老师肯定不建议。

林霁云也劝孙常威换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