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只手指戳了戳李世民:“你说你,除了带兵打仗,还会干点什么?”
李世民气得差点心梗,他将李承乾提溜起来,不理会李承乾的嗷嗷大叫,大步往前走,一边吩咐奴役套马车,一边让人去请长孙氏。
李泰李丽质见惯不怪,一个眼神都没给,转头指使仆婢端着挑选好的赏赐各回各屋。
徒留杜如晦尔康手:……你们是不是忘了我?
********
马车渐渐驶离城区,李承乾看着窗外清冷的景色,疑惑询问李世民:“阿耶,你这是要带我去哪?不会是说不过我,就想把我给卖了吧?”
李世民冷嗤:“我就算想卖,也得有人愿意买。就你?不怕买个祸害回去?”
“我怎么就是祸害了!没有我,谁帮你在阿翁面前说好话。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李承乾转头想到什么,啊啊啊大叫,拉着长孙氏说,“阿娘,你听听你听听,阿耶承认了,他承认要把我给卖了。”
长孙氏:……
李世民浑身颤抖,额头青筋乍现,他觉得如果哪天死了,一定是被这个不孝子气死的。
“闭嘴!”
眼见李世民暴怒在即,李承乾非常识时务地闭了嘴,不自觉往长孙氏怀里挪。长孙氏轻声斥骂:“口无遮拦!”
李承乾嘿嘿赔笑。他确实口无遮拦,还爱玩爱闹爱作死,但都是因为清楚李世民疼他惯着他,一旦李世民真生气起来,他还是会害怕的。
马车又行驶了约莫一炷香时间,速度渐渐慢下来。李承乾掀开车帘望去,便看到前方的村落。
“是秦王殿下和王妃来了!”
“大伙儿快来,秦王与王妃来了!”
不知是谁一声吆喝,村中人纷纷放下手中劳作迎上前,刚下马车的李承乾瞬间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他发现这群人很奇怪,多为老弱妇孺,成年男子不是气喘吁吁似是有疾,便是手脚带残。
可他们看向李世民长孙氏的目光却无比炙热,有敬重有感激有爱戴,眼眶里光点闪闪,似有泪花。
李世民与长孙氏将众人扶起来。
有人眼尖看见李承乾,哎呦一声:“这是小郎君吧?”
李世民与长孙氏轻笑点头。
大伙儿对李承乾的态度更热情了,李承乾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七八个大娘拽住:“可是做出豆皮千张等物的小郎君?小郎君将将五岁便这么厉害,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嘞。”
“小郎君渴不渴,去我家中吃茶如何?我去煮茶汤,小郎君喜欢放什么?胡椒姜蒜可行?”
“小郎君饿不饿,我这就去做食,小郎君想吃面汤还是胡饼?”
“小郎君还是去我家吧,我今日捞了条肥鱼,刚好可以做给小郎君吃。”
“小郎君……”
“小郎君……”
李承乾被拉扯得左摇右摆,拼命拒绝,可声音全被淹没,最后还是长孙氏出面挡住众人,解救了他。李承乾头一回体验如此盛情,暗自抹了把汗。
“都退下,也不怕吓着小郎君。”
说话的人已然年迈,腿脚略有不便,精神却很矍铄,在村里似乎颇有威望,他一发话,众人纷纷退下。他将三人带进屋子,这才跪下请安:“末将参见主帅。”
李世民将人扶起来,摇头说:“武郎将不必如此,这里不是军营。”
李承乾面露惊讶,眼前之人还是个郎将吗?
武郎将站起来:“是!王爷说得对。您说很多遍了,末将总记不住。王爷稍等,末将这就去给您们煮茶。”
“不用麻烦,我们不吃茶。”
恐武郎将误会,李世民又指了指李承乾道:“他素来不喜茶,嫌加的调料多,味道奇奇怪怪。给他一杯温水即可,我们也一样。”
“好嘞。”
武郎将高高兴兴去烧水,长孙氏这才同李承乾解释:“他们都是曾经跟你阿耶战场杀敌的将士。将士们沙场作战,乃是以命搏命。有些人侥幸拿到战功,步步高升;有些人马革裹尸,一去无回;还有些人落得一身伤病,老无所依。”
李承乾有点明白过来:“他们都是战场退下来的吗?”
“是。因年迈或身体缘由退下来的士兵,老家还有亲人的都回老家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家可归。”
长孙氏轻叹一声,继续说:“承乾,你跟着陆先生孔先生读书已有两年,应该知道前朝末年,朝政混乱,硝烟四起,百姓流离。”
李承乾点头。
长孙氏又说:“他们都没有家了,离了军营便无处可去。你阿耶把他们聚在一起,寻了这么个地方,给他们买些田地耕作。有田地,还有一部分朝廷补贴,日常吃用倒是够了。但他们中大多数人有伤病,时常要请医问药,花费不小,便是有你阿耶照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李承乾举手抢答:“我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长孙氏笑着点头:“承乾说得对。我们得给他们找个长久的营生,教会他们自己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日子好了,不但不用为医药发愁,或许将来还能存下余钱送孩子读书。”
李承乾懵懵懂懂,他听明白了阿娘的意思,但这跟阿耶今日带他过来有什么关系呢?是想让他帮忙出赚钱的主意吗?
这时,武郎将端了三碗温水上来,碗口破损,却很干净。李世民与长孙氏丝毫不见异样,喝得十分自然。李承乾本来有点犹豫的,见耶娘如此,也很干脆地仰头一饮而尽。
“王爷与王妃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李世民轻笑摇头:“无事,带承乾过来看看。这几日买卖做得怎么样?”
说道买卖,武郎将脸上堆满了笑:“多亏了小郎君做出来的豆皮千张,都是稀罕物,村里人拿去城里,卖得极好。”
李承乾抬头:“豆皮?”
李世民对武郎将说:“带他去看看。”
武郎将会意,领着李承乾出门,往村子后头走,只见晒谷场上晒满了腐竹与豆皮。李承乾忍不住惊讶叫出来。
武郎将解释说:“村里的闵娘子原来便会一手点豆腐的本事,因而我们学起这些新东西比旁人更容易些。如今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做这个。晒谷场够大,日光好,腐竹豆皮都在此处晾晒。另外我们还特别腾了间屋子发豆芽,小郎君跟我来。”
李承乾跟着去了豆芽房,又去千张房。武郎将说:“做千张的模子工具有限,会木工的村人已经在赶制了,在没赶制出足够的数量之前,我们便集中放在此处做。其实郎君的冻豆腐也是个好东西,可惜我们没有冰窖。”
李承乾还不懂冰窖的可贵,张口便道:“我给你们弄。”
武郎将笑着摇头:“多谢小郎君,不用了。我们有这些已经够用。这些东西卖的都很好。今春耕种,除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