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
都给吓到了。
自家父亲身为东阁大学士,被皇帝格外的信重,如今他要辞官,那整个大庆的官场都要大地震了,这怎么能让孩子们不吓到。
“父亲!您认真的吗?”绛玉有些不敢置信道。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和你们开过这种玩笑。”林湖很是认真道。
“您为什么会突然想要辞官?”缇玉也问道。
“你们年纪也大了,我也该给你们这些小辈让路。”林湖随便扯了一个理由道,实际他心里的那个理由他没有底,现在还没办法直接说出来。
“您的官职可是一品大员,我们中官职最高的也才三品官,我们想做到一品,还有的熬,您这个理由并不充分。”缇玉很是冷静地反驳道。
“那我年纪大了,处理这些政务力不从心。”林湖又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您只需要和陛下商量国策,等国策下来了,自然有下面的官员去办好,又如何会力不从心呢?陛下和您的年纪一样大,整日还处理政务呢,您这个理由依旧不充分。”缇玉又很冷静地反驳回去。
林湖有些不满了,这小子怎么一直想理由反驳他。
“我就是想辞官了行不行?”林湖开始耍赖。
“您想要辞官颐养天年我们没有意见,但是陛下那里您要如何去说服?”缇玉说了一个很客观的事实,陛下怎么可能会舍得自家父亲辞官。
林湖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他那位老朋友绝对不会让他就这样辞官的,知道他想辞官,他那老朋友得炸,难不成把真实的原因说出来?
不管怎么样,林湖还是想辞官。
林湖把自己想辞官的想法告诉了司徒琛,不出所料,司徒琛立马就炸了,直接道:“不行!”
“微臣老了!”林湖试图说服。
“哪里老了,你和朕一样的年纪,朕都还没退,你怎么就能退。”司徒琛表示拒绝。
“微臣身体不好。”林湖又想了一个借口。
司徒琛嘴角抽了抽,“你就不能想一个好一点的借口?一餐能吃两碗饭的身体不好?”
“能吃不代表身体好呀!或许微臣只是得了一种能吃饭的病。”林湖开始胡言乱语。
“呵!别和朕在这里想一出是一出,朕不许!”司徒琛再次拒绝。
皇帝不许林湖辞官,那林湖也是要辞官的,他只是提前知会一下皇帝,皇帝不许,他就直接上了辞官的折子,这下满朝文武都知道东阁大学士林大人要辞官了。
皇帝更生气了,直接把折子给撕了,说好的好朋友苟富贵勿相忘,他还在为大庆发光发热呢,他这个老朋友就要退下来,凭什么?他不许。
知道皇帝把他的折子给撕了,林湖也生气了,他就装病不去上朝。
皇帝自然是知道林湖是装病,皇帝更加的生气,皇帝生气不会对着林湖,于是乎就迁怒到其他人身上,搞得满朝文武大臣战战兢兢的,就怕什么地方惹到了陛下,然后自己就遭了殃,他们可不是林阁老,还敢生皇帝的气。
皇帝心情不爽,自然是有人来替他解忧,朝中大臣一个个的纷纷来求见林湖,就希望林湖别辞官惹得陛下生气,陛下一生气,好多事情都要耽搁,虽然这么多朝中大臣来求见林湖,也不乏一些平素和林湖关系处得不错的大臣,但是林湖一个都没见,他都已经六十五了,想去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他干嘛还继续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他也是时候退下来了。
林湖不见他们,大臣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求到绛玉、缇玉和官玉那里去,绛玉、缇玉和官玉也表示爱莫能助,因为他们父亲也不见他们。
可是皇帝低气压一连持续两个月,缇玉也有些受不了了,最后求到了江月这里。
“你父亲老了,就是一个犟脾气,和陛下闹成这样,你父亲心里其实也不好受,但是你父亲想辞官倒是真心实意的。”江月和林湖生活了这么多年,自然是明白林湖的心意的。
“其实父亲想要退下来颐养天年儿子也能理解,只不过和陛下交好的就只有父亲和武安公,武安公如今还在福建镇守,和陛下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父亲,父亲这时候想辞官,陛下自然是不希望离开,父亲离开后,陛下恐怕连说几句心里话的人也没了。”缇玉道。
说实话,他都有些羡慕自家父亲和陛下以及武安公三人的友谊,也就是因为这种深厚的友谊,陛下才会容得下父亲生他的气,他还不敢罚父亲,只能折腾朝臣。
陛下这段时间这么折腾他们这些朝臣,估计也是想让他们这些朝臣去劝劝父亲,让父亲改变心意,只不过他是没想到父亲这次的态度如此的坚决。
“什么颐养天年?你父亲可还没有到颐养天年的年纪,你父亲可还能折腾,他现在辞官是想去实现他心里的理想和抱负呀!”江月耸了耸肩,说出了实情。
“父亲都已经官至一品了,还不算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缇玉不解问道。
“普通人百姓的心愿可能就是安生立民,又或者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可是你父亲心思并不在朝堂,朝堂上取得的成绩与他的理想和抱负不一致”江月笑了笑道。
缇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父亲的理想抱负居然不是在朝堂,明明父亲辅佐陛下开创了一个新的盛世,这居然不是父亲的理想抱负。
缇玉不解地问道:“那父亲的理想抱负是什么?”
“大概是想让所有百姓都吃得上饭。”江月嘴角露出一个笑意,自家相公到了六十五岁,他心中依旧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缇玉愣了愣,他没想到是这个。
“你父亲想要辞官去种粮食,他想种出一种产量高的粮食出来,你父亲说,这些年,大庆的人口增长了不少,虽然从西洋也带回来一些高产的良种,可是番薯终究是不好保存,唯有粮食,才是大庆百姓得以生存下去的根本。”江月和林湖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实在是太了解他了,她是真的了解林湖内心的那一丝遗憾,如今林湖已经六十五岁了,他再不去折腾一下,就真的老了,所以他这次辞官才那样坚决。
缇玉抿了抿嘴,他自然知道大庆的现状,因为大庆这些年动作比较多,摊丁入亩让普通百姓生存压力没有那么高了,新生的孩子也是越生越多,去年户部统计,整个大庆,去年新生儿就有八百万了,虽然有了番薯这种高产的粮种,但是不能所有的土地都种植番薯,大部分的土地依旧是要种植主粮。
大庆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样的大庆虽然是越来越繁荣,可是这么多人,总会有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父亲身为东阁大学士,对于这种情况自然看得很长远,说到底,自家父亲也还是在忧国忧民。
“那父亲也要和陛下敞开来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