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
贵妃和淑妃都在这里,王夫人连忙给皇帝行了一礼,眼泪一下落下来了。
“贾夫人起来吧!贤德妃的后事皇后会安排好的,安排人送贾夫人回去吧。”皇帝脸上的表情似乎也十分的悲痛,他看着元春的产房大门出神。
“多谢陛下!”王夫人被送回了荣国府。
等王夫人走后,司徒琛立刻收起了脸上的悲痛,对皇后道:“这里都交给皇后了,收拾干净吧!”
“是!”皇后恭敬道。
皇帝走了,把贵妃和淑妃都给带走了,这里只留下了皇后。
皇后进了产房,产婆基本上已经收拾干净了,还是屋子里的血腥气是一时半会儿还散不掉的。皇后看着瘦弱的元春,眼底露出一抹冷意,真是一个愚蠢的女人。
“皇后娘娘!”抱琴过来给皇后请安。
“本宫来送贤德妃妹妹一程,本宫记得你是贤德妃妹妹从家中带进宫的侍女,如今贤德妃去了,要如何处置你呢?”皇后问道。
抱琴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些明白皇后的意思,她整个人都在发抖。
“这么害怕做什么?本宫是在想放你出宫还是去其他娘娘那里伺候,你如今也差不多二十五了吧,是到了可以放出宫的年纪了,你是想出宫还是去其他娘娘那里伺候呢?”皇后道。
抱琴一愣,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看了一眼自家的主子,整个人有些恍惚。
“你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想想自己的出路吧,你在这里也守了三日,想必是累了,只不过要快些给本宫一个答案,本宫才好安排你出去。”皇后道。
“可是这里还要我伺候!”抱琴下意识道。
皇后让抱琴转身看看,嬷嬷们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残局,是了,她的主子都死了,不会再开口吩咐她什么了,她守在这里并无意义,甚至她都不懂入殓的事情。
“去休息吧!”皇后再次劝道。
抱琴最后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恭敬地离开。
等抱琴走后,皇后对自己身边的宫女使了一个眼色,宫女了然,她掀开盖在元春身上的被子,从她的手腕上将那对如意手镯给褪了下来,皇后看着宫女拿回来的这对如意手镯,她用手帕捂住自己的鼻子,如意手镯岂能真的如意,元春带了这么久都没发现如意手镯已经渐渐褪色了吗?从之前的暖黄色渐渐变成了白色,那是因为如意手镯的药理已经被她的人体吸收了,也是,她整日只顾着害喜难受,又怎么注意得到手镯变色。
皇后把手镯拿走了,屋子里的嬷嬷们依旧是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残局,似乎是一点都没注意到皇后这里的动静。
“贤德妃妹妹放心去吧!很快,令尊大人就要升官了。”皇后轻笑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开了凤藻宫,一个傻乎乎为家族丢了性命的女人,真是太可悲了。
王夫人回家,便将元春难产而亡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贾母悲痛得就快要晕厥了,她强撑着身体,抓着王夫人的手,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人动手脚?”
王夫人摇了摇头,“我就在产房里,哪个产婆会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脚,而且陛下也派了人守在那里,是娘娘的身体太虚弱了,娘娘整个孕期,吃什么便吐什么,整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哪里还有力气生孩子,娘娘生了三天才生下来,那孩子一出生便是死胎,娘娘也因为大出血,难产而亡。”
说着王夫人眼睛又红了,她是亲眼看着元春没的,女人生孩子,真的太艰难了,就是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娘娘那么瘦弱,又怎么生得下来孩子。
贾母眼泪一下落了下来,她离开前是去见过元春的,自然也看到了元春瘦弱的模样。
元春的葬礼办得很快,因为难产而亡,代表了血腥和不详,再加上太上皇也还未下葬,所以只能简单的办理,停灵了七天,便送去了地宫,不过并不是葬在帝陵,而是葬在妃陵。
至于抱琴,最后选择了留在宫中继续当宫女,她很清楚,贾家如今是没有了她的位置,她本来也是被买入贾家的,她去了贾家也是要继续当丫头,还不如留在宫中。
之前她随着元春在凤仪宫当过差,皇后就把她留在了凤仪宫。
六月,因为元春死了皇帝为了补偿贾家,升了贾政的官,让他成了江西粮道,当然升官的圣旨也没有明说是元春的原因,只说了贾政勤俭谨慎,放了江西粮道,正四品官,但是京城中的人都明白,是因为贤德妃没了,补偿贤德妃的家人才会如此。
离元春去世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贾家也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听到贾政升官,放了江西粮道,贾家人还是高兴的。
“好好地干!莫要辜负娘娘!”贾母很清楚,贾政这次升官,就是元春的余温护佑贾家了。
“老太太放心!”贾政心中还是很想好好地大干一场。
他升职的江西粮道虽然是地方官,可是在哪里他便是最大的长官,上头没有人再压制了,他觉得自己的才华一定能够得到最大地发挥。
消息传到将军府,贾赦越发感觉到危急,虽然宫中传来消息,娘娘是因为难产而亡,贾赦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今娘娘也没了,老二虽然是升了官,但是就老二那种当官的性子,他能当得好这个官才有鬼。
七月份,贾政就去了江西走马上任,甚至都没有在家过年再去,很显然,这一去,今年他肯定是不会回来过年的。
到了九月份,林湖带着贾琏、贾蓉他们回来了,历时两年多时间,总算是把新式商税给推广了下去。
林湖没想到自己不在的时候京城中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太上皇没了,甄家也覆灭了,皇帝已经放手开始对付老臣,一些惊觉的老臣赶忙收起锋芒,据着家里的子孙,把欠国库银子都给还了,但是有些老臣却依旧醉生梦死,守着以往的荣耀,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
林湖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绛玉长子的周岁宴,虽然还是在国丧期间,林家还是给大哥儿办了一场小小的周岁宴,当然,只自家人参加了。
而与林家交好的人家,虽然没有来参加,但是却也悄悄送了礼物过来。
大哥儿的小名叫九安,想取名十安的,十全十美,平安康健,但是十乃全数,江月觉得不太好,所以后来就改叫九安。
林湖抱着九安逗了逗。
“父父!”九安抓着林湖的胡子,叫了一声。
林湖看了一眼,也和他一样蓄起胡子的绛玉,脸抽了抽,不过他也没说什么,这里的审美都是这样的,都要蓄胡子,“对,你父父也有。”
九安出现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露出了他才长了六七颗的牙齿。
“父亲!九安的大名还没取呢,还等着您来给九安取大名。”绛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