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了话题。
“老江大人如今对朝局应当十分了解,太子殿下如若再这样一意孤行,打压大皇子,后果怕是咱们都不想看到。”张太傅道。
“不瞒一位,太子那里老夫也劝过,只是没有劝动,老夫以为一位有办法劝住太子殿下,没想到一位倒是存了和老夫一样的心思。”江家太爷主动道。
听到江家太爷这么说,张太傅叹了口气,他并不怀疑江家太爷说的有劝说过太子,不管他投靠太子有什么目的,他都不会希望太子落败。
人忽然陷入了沉默,最后还是荣国公打破了沉默,问道:“太子为何会突然这样反常,一定要和大皇子死磕?以往太子对大皇子还是能沉得住气的。”
张太傅沉默,他有些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
“或许太子意识到,他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大皇子呢?”江家太爷却提了出来。
听到江家太爷这么说,荣国公也变了脸色,这个事实是他们完全不想让太子知道的,毕竟太子和皇帝对上,除非是傀儡皇帝,太子想要赢除了发动政变,没有其他可赢的途径,所以,太子之前怎么和大皇子互相争斗都没有关系,反而还转移了太子和陛下的矛盾,他们心里还有些喜闻乐见,如今太子要彻底弄垮大皇子,其他的皇子都还小,即使稍微年长一些的皇子也才入朝一年,哪里是太子的对手,太子这是要彻底和陛下对上,他们怎么可能不心急。
张太傅苦笑,“老江大人也看得清楚。”
江家太爷心道:这有什么看不清楚的,他眼睛又没瞎,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局势就能明白。
这次张太傅和荣国公上门,收获不算特别多,但是一人也还算是满意,他们至少知道了,江家太爷投靠太子或许有其他私心,但是投靠是真的,而且江家太爷也没乱给太子出主意。
江家太爷亲自将张太傅和荣国公送走。
“太爷觉得这一位大人知道老爷的事儿吗?”江管家问道。
“看他们的反应应当是不知道。”能够接受他做的一切是为了小月这个借口,这两人应当是不知道他儿子死亡的真正原因。
“太爷,太子对大皇子出手,您真的不阻止吗?”江管家问道。
“为什么要阻止,阻止了老夫还如何为我儿复仇?”江家太爷目光凶狠。
江管家不在说话,是呀,阻止了又如何给老爷报仇,又如何给他儿子报仇呢?
“好了!去准备一下,太子马上要来了。”江家太爷吩咐道。
他们府有太子留下的人,张太傅和荣国公来了这么久,太子自然会知道,想必太子对这两位的动向也十分的好奇。
不出江家太爷所料,张太傅和荣国公走后没多久,太子就来了江府。
“老江大人,听闻太傅大人和荣国公来过了?”太子直接剑门见山道。
江家太爷点了点头,“刚走没多久,太子殿下是来找太傅大人和荣国公的?”
太子仔细端详了江家太爷,并未发现什么不对劲的,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孤过来看看,他们一位有没有为难您,您现在是孤这里的人,孤自然是要护好您,不能让外人欺负了。”对于是自己的人,他向来护短。
江家太爷笑了笑,道:“一位大人过来只是友好的谈了一会儿,一位大人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欺负老夫这个快要入土了的人呢?”
“那就好。”太子放下茶杯,看向江家太爷。
江家太爷明白太子的意思,笑道:“他们只是问了老夫为何投靠太子殿下,一位大人很关心太子殿下,害怕太子殿下被歹人误导。”
“哼!他们真正关心谁还不一定呢。”太子嗤笑一声继续道:“老江大人和他们说了小江大人的事儿?”
“怎么会!老夫说家中还有孙女,老夫一走,江家就只有孙女一个人在世,万一林家小子变了性情,亏待了我孙女怎么办,我总得为孙女谋一条后路。”
“他们信了?”太子好奇的问道。
“谁知道呢?但是借口给他们了。”江家太爷耸了耸肩。
太子轻笑,果然,这些老狐狸,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们还说让老夫劝劝太子殿下,对大皇子收收手。”江家太爷道。
太子的脸立刻就变了。
“老夫也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事情老夫已经给您分析过了,如若您一意孤行,非要一次性压垮大皇子,虽然老夫很开心报了丧子之痛的仇恨,可是,您也就直接和陛下对上了,再没有任何缓冲,毕竟剩下的几个皇子对您的威胁都不大,他们都还不足以当您的对手,陛下也没办法培养他们。”江家太爷道。
太子听完,双目通红,身体还在微微颤抖,道:“道理孤都懂,可是,孤就是想去验证一下,父皇小时候对孤的那些疼爱是否都是假的。”
“万一失败了呢?后果您可能承受?”江家太爷问道。
“能不能承受都不要紧,您放心,不管最后孤怎么样?孤都会先替老江大人把老大解决了。”太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滴,虽然事实就摆在眼前,他就想去撞一撞,想去证明事实不是这样的,父皇对他是不一样的。
老江大人不在劝太子,他也想看看,皇帝经受丧子之痛后会不会心痛。
大皇子能力不强,他儿子之死后续清理的那么干净,如若没有陛下在后面帮忙,他怎么会被蒙蔽这么多年。
从小备受宠爱的孩子为了证明当年的那些宠爱是真的,一腔孤勇,爆发出来的能量真的惊人,翰林院掌院学士吴宏昌出事儿了,收受贿赂,安插人脉,侵占百姓耕地和商铺,甚至还在庶吉士的考核中动手脚,提拔投效自己的进士等等罪行。
刚开始只是在朝中弹劾,皇帝将这些弹劾奏折压了下来,可是这些消息不知道怎么在民间泄露了,前面几项罪名都还好,毕竟在朝为官,谁敢说谁手下是干净的,但是庶吉士的考核那一条真的是惹怒了天下读书人。
哪个读书人念书科举,没有存在一个进入内阁的梦想,‘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毕竟状元、榜眼、探花和一甲第一的传胪才四个人,能够直接进翰林封官,更多的是进士通过庶吉士的考核进入翰林,没有考中庶吉士才会选择外放或者去其他衙门后补当差,如今告诉他们,庶吉士的考核有人动手脚,天下读书人都炸了,特别是没有考中庶吉士去其他地方当差的进士们,更是心生不满,如若这次不好好安抚,其后果,难以估量。
皇帝在御书房震怒,“他就这么狠心,非要至他的兄长于死地,他现在是什么手段都能使用出来。”
洪德宝在一旁不敢说话,此时的陛下正处在暴怒的时候,太子殿下这一次是真的做得太过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