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9
以为他们和大岐人真没什么不同了。
说话间,虎贲军将马车依次摆好,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将要贸易的众人圈在中间,内外防守。
两部领头人不经意一看,总觉得今天的官差和从前不一样,难不成是因为县令在,所以表现特别尽职认真?
他们看大岐人,那是长得都一样,颜君齐刚刚又特意跟他们说了有一队虎贲军在五百米外护卫他安全,没他下令不会靠近,他们就更没去想虎贲军会混到人堆里来。
弩垛部还觉得卢栩挺够意思,说只带百人,就只带了这么点儿不经打的官差。
德巴克人虽仍有警惕,但也没想太深。
按照他们的传统和对大岐的了解,根深蒂固地认为大岐也是贵族统领军队,军队权利远高于官员。
他们有理有据——
之前在西北掌管虎贲军的是范孝,范孝是国舅,范孝走了,西北就成他义子管了。
先前的两名县令也使唤不动虎贲军,颜君齐肯定也使唤不动虎贲军。
卢栩见他们似乎有所怀疑,好像又没太怀疑,忍着愧疚转移话题,他将清单掏出来:“来,咱们开始清点东西吧!”
两人见卢栩拿出了那日记账单的小册子,也叫自己的人卸货。
他们核对一样,卢栩就叫人将东西搬来,当众叫他们检查数量和质量,然后再检查对方带来交换的物品。
第一批肉到手,卢栩先叫人摆上桌椅板凳,支起摊子,架起大锅,准备做吃的。
德巴克人:???
弩垛人:???
他们好奇:“这是要做什么?”
卢栩:“包饺子呀!我们家乡的传统,有热闹就要吃饺子,今日是我们两族集市开始的大好日子,怎么也得纪念一下!正好你们带了羊肉,我带了面,抓紧时间剁馅调馅,调好就能包,很快的!”
听的半懂不懂的蛮人们:“……?”
不是交易完就走吗?
还做吃的?
卢栩鸡汤狂洒,以诗朗诵的语气夸张吟诵着:“大岐的面,蛮族的羊,包起来的饺子超级香,煮成一锅,亲如一家,不分你我,友谊的饺子他真棒!”
卢栩对着懵逼茫然无助的两人热情建议道:“白面珍贵,我们县衙平时都舍不得吃,为了今日,我豁出去了,你们务必要尝尝好,若是喜欢吃,以后咱们每个集市咱们都包饺子怎么样?”
两部人马恍恍惚惚。
卢栩:“就这么定了!二位不急着走吧?来,坐,我还特意搬了一坛醋和两坛酒来呢,一会儿尝尝我们大岐的好酒!”
卢栩生拉硬扯地按下两人喝酒,颜君齐以不胜酒力、不参与他们的生意推辞,四下观察集市哪里还需要调整。
不管虎贲军多警惕,他和卢栩还是希望两族能有所交流,为此他们不惜辛劳带了锅碗瓢盆,带了柴,带了案板,带了卢栩昨天就叫人做好的点心。
受雇而来摆摊的北庭县民们,按照在县城中排练好的,将桌椅板凳摆好,摆上了各自要卖的东西。
大人说了,他管和各部进行主要的交易,小生意他们自己招揽,赚了钱或交换到了东西,再按收益给他们分成发奖励。
他们看着蛮人那两大车队的东西,心也扑通扑通乱跳,眼也热热的。
那么多吃的!
他们边收拾,边紧张地注意着卢栩和两族领头人的交易。
两部的蛮人们也一样。
他们已经看到了摆出来的香料、日用杂货和布匹等等,这些,也是他们需要的,是和大岐开战到现在,一直在消耗却没怎么补充过的生活物资。
卢栩正和他们对着对着清单,另外一部也到了。
站在高坡上的虎贲军和两部看武器的护卫率先注意到从北边过来的蛮人队伍。
他们远远瞧见那百十来人的队伍在视线尽头突然停止不走了,纷纷向下传递消息。
卢栩:“嗯?不走了?”
报信的蛮人则说得更细:“瞧着好像是呼突部。”
卢栩:“是不是瞧这边儿人多害怕了?这样……”
他四下扫一圈儿,一眼看到正从车上往下卸货的德巴克翻译,“唉!阿塔,你带两个人去解释一下,喊他们过来。”
翻译不可置信地指指自己:“我?”
卢栩:“我们的人去了他肯定害怕呀,去吧!”
翻译:“……”
他忍着一肚子牢骚,骑上马朝那边去了。
呼突部远远瞧着这边攒动的人群,夸张的阵势,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咋这么多大岐人呢?
可人堆里,又的确有他们蛮人的车马,那些大岐人似乎也带了非常多物资。
族长有点想走,但又馋卢栩答应交换的物资,他眯起眼睛仔细瞧,见那边不像是谁抓了谁,把心一横,叫两个勇士上前打探。
很快,两名打前锋的勇士带着翻译跑回来了——那是德巴克部和驽朵部,这会儿正搬货呢!
东西一大袋一大袋的,都是大岐的好东西。
呼突部族长追问:“那些都是大岐的百姓,不是虎贲军?”
翻译:“是百姓。”
呼突部族长:“那么大烟雾是怎么回事?”
翻译茫然片刻,往回看看,“哦!那是大岐人在烧锅煮饺子。”
呼突部族长:???
管他呢,他又问:“他们真没抓人?”
翻译摇头:“只要将武器交给大岐官兵,或者带武器的勇士去坡上等着,不要将武器带入集市内便可以。”
呼突部族长眼睛转转:“走!过去瞧瞧!”
他还是谨慎的自己先带了护卫跑进细看,见真是一片贸易景色,有弩垛部的人都混到大岐小摊上东张西望了,才朝后方队伍挥挥手,叫他们上前。
卢栩让他们先在外面将武器交给十人保管,分好后,虎贲军挪开两个车的位置放他们进来,拿武器的爬坡,没武器的进集市。
随后的几个部落均是如此。
卢栩和他们商讨订单时如何兑换只是估算,到了真的交易,许多东西都要重新谈,为了几斤肉,一袋豆子,他们争论得口干舌燥。
倒是护送几部人马过来的蛮族勇士和跟随而来的小头目们,在百无聊赖中看起弩垛部的人去大岐的摊位换东西。
“这是什么?”
“糯米年糕。”这得用大岐话说。
蛮人听了一耳朵,没懂。
摆摊的北庭县百姓拿出一小口袋糯米,用蛮语磕磕巴巴和他解释,“这个圆米,蒸出来,糕点,放了糖,很甜!好吃!”
蛮人好奇地看着。
卖年糕的小伙拿刮板切下薄薄一片,又切成短短的小段,递给他们,比划着让他们尝尝看。
蛮人皱着眉壮着胆子捏起一片,嚼吧嚼吧,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