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7


。”

贺颂之闻言笑道:“我也如此。”

宗鸿飞:“……”

他叹气:“颂之我倒是能理解。”

贺家家规严,贺太师在朝一日,他们就永远别想身居要职,越聪明越是困难模式。

没什么本事倒还自在,像贺颂之这样,家里给予的希望越高,就越要打磨他们。

三四十岁前,啥也别想了,好好享受锻炼,不把能力和脾气都磨出来,就慢慢熬吧。

贺颂之面前有这样一座大山,难免压抑,外调去锻炼,说不好反而能将这座大山转变成财富和靠山。

贺太师对愿意去艰苦之地磨炼的子弟,还挺慈爱的,年轻些时候,还经常亲自给族中子弟送行送钱。

贺家历经两朝而不倒,不只是永远能在庙堂担任要职,更因为他们甘居任何职位,发光发力,生生不息。

可颜君齐呢?

宗鸿飞十分不解:“你是图什么呢?”

他家在京中也屹立了五代了,虽然他父辈一代没能混进中枢,但人脉不可小觑。

据家中长辈暗示提点,宗鸿飞早就猜出他们这届中未来可能走得最高的就是颜君齐。

他低声劝道:“不要因为一时不顺心就气馁,你没看出来吗,各部都在暗地里抢你,甚至更上面,懂吗?成国公也好,其他人也好,于你只是一时之困,他们其实不能怎么样你的。你暂且忍一忍,等你熬出头,想找谁报仇就找谁报仇。”

他将声音压得极低,“别看现在那群勋爵闹得欢,这场风波结束,一定是我们获胜。”

颜君齐哪会不知道。

他在六部当值,只从吏部和刑部也能窥伺朝局一二,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纷争,其实并不是表面那样。

大岐从建国起就重武轻文,勋爵也多是武官出身,弘安帝为打仗更是频频提拔武官,新贵是建功而得,旧贵手中握着大把的钱粮。

先前为了集中国力到北边打蛮人,弘安帝指望着他们出钱出力,对他们一直怀仁纵容,如今仗都打完了,弘安帝哪能容忍他们继续恃宠而骄。

他早已有意在提升文官的实权与地位,只是如今碍于国情困局,国库没钱,百姓没钱,文官掌权,掌得总有几分虚,勋爵握钱,握的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这局面早晚会扭转。

只需十来年休养生息,等大岐缓过来,局势马上就会翻转。

那群傲慢惯了的勋爵们还没意识到,弘安帝对他们亲厚宽容,不过是弘安帝不想做卸磨杀驴的暴君,为了赈灾、军饷,时不时还要从他们身上薅毛。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遵纪守法,老实听话,在弘安帝眼皮子底下犯命案,就是自己找死了。

可这也注定是一场漫长的博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岐几代下来,勋爵们渗透在方方面面,他们联合起来和文官们对抗,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只靠与皇族沾亲带故这一项,胡搅蛮缠起来,就够上上下下头疼。

这不安乐侯世子要流放,弘安帝还特许他在家侍奉长辈一个月再走吗。

这场漫长的博弈,于他,于卢栩,都是泥沼。

尤其是卢栩,无论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他心中的卢栩,是只自在又快活的鸟,外面有大片的荒原等待开拓,何必要收起翅膀在金银窝中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呢?

他们向往的,一直都是观阳那般的生机勃勃。

宗鸿飞推心置腹:“只要熬过这一时,你的未来必是前途无量。”

颜君齐失笑,摇头道:“我曾经想过在我们县城当一个小吏员。”

宗鸿飞:“嗯?”

贺颂之也茫然看他:“吏员?”

颜君齐:“人活一世,所求不同,我求的不过是做个充实有用的人,能居于高位固然好,我一直向往着,但这不是我心中最渴求的。只要有用,编书也罢,当个小吏员也罢,其实对我没什么区别。”

宗鸿飞:“那怎么一样!”

颜君齐只笑不答,“人总要取舍,我不愿意熬日子。”

更何况,他家栩哥在这儿不开心。

比起黄金万千,平步青云,他更愿意看他家栩哥像在观阳那般,无拘无束,一往无前。

作者有话要说:

小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溜了。

宗探花:那你梦想到底是什么?

小颜:看快乐的傻鸟蹦蹦跳跳。

第262章 打算

半日过去,连弘安帝都知道颜君齐想申请外调了。

弘安帝冷哼一声,叫内侍去把颜君齐的折子拿来,看完哼一声扔到桌子上,“他倒是机灵,惹出这么多事,这会儿想跑了?外调什么,朕看满大岐把他放哪儿都屈才,叫他去大理寺算了。不然就刑部!去御史台!!他不是喜欢查案喜欢弹劾吗,让他查让他弹!”

范孝哪不知道他是说气话,劝诫道:“不可,他年纪轻轻又无背景,得罪了这么多人,已难以自处,若再将他安排去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不小心惹了人都没人保他。”

弘安帝:“不小心惹了人?我看他根本不怕!你数数他都干了什么,还有他那个什么心上人,弹劾你,找京兆府去青楼抓人,印书鼓动读书人闹国公府,还有那个梅孟希,写什么话本弄得满城风雨,我看没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

范孝替他们讲公道话:“说来也不是他们的错,如果不是安乐侯世子犯错在前,成国公咄咄逼人,他们想闹腾也闹不出花。若他们遇事只敢闷头吃亏,陛下你又要嫌弃他们了。”

弘安帝:“哼!”

范孝:“陛下惜才,便当多多耐心些,锻炼也需循序渐进,当年您对臣和太师,可是很有耐心的,怎么如今就要将年轻人往虎口送呢?”

弘安帝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他也只是说说气话而已。

弘安帝叹气:“朕听说日日有人往他家宅子扔石头?”

范孝:“不止呢,要不是那家小子机灵,闹不好命都没了。”

卢栩刚买了马车走大道,他们原本爱走的那条小路上就有人蹲着等着教训他们了,没蹲来卢栩、颜君齐,把隔壁偷懒走小巷的管事差点儿打死。

后来卢栩找睿王借人看家,才看了一天就逮住两个砸门的,一个翻墙往他家扔死老鼠的。

再后来,接连有人被削了爵位,更是朝着卢家来。前脚有沉冤得雪的百姓往卢家门前送了果子、点心、鸡鸭鱼肉,后脚就有人往里面下毒了。

也不知是不是卢栩一家运气好,点心被下毒那天,刚好有人往他家送了只鸡。对方怕他们不收,敲敲门放下鸡就跑,结果鸡笼子没关好,鸡跑出来吃了点心,睿王派去的仆人听见动静出来,恰好看见那只鸡抽搐死亡。

吓得仆人赶紧报给睿王,自此什么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