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
秋羲听到这里顿时一个激灵,皇宫里的大叔,还要把柳府的猫拿过去养的。
该不会是贞元帝吧,这只系统居然跟柳沐混进皇宫还见到皇帝了?
“系统,”秋羲在心里呼叫系统,“你看到的那个大叔长什么样?”秋羲想了想,又道,“你能给我传个图片什么的吗,我看看他的照片。”
“这……系统没有给宿主传图的功能。”
系统语气有些心虚,它们系统里不仅有能给宿主传图的系统,甚至还有能录屏能开地图的系统,不过这些功能它暂时都还没有。
“那你能开新课吗?”秋羲直接道,“你是科举系统,我科举考中之后肯定也是要入朝当官的,需要提前考察一样皇宫里人物和建筑,你给我开一门新课就叫《大齐皇宫人物图鉴》,再开一门叫《大齐皇宫建筑集》怎么样,这是很合理的课程,肯定能开吧。”
“可是、可是课程库里没有这两门课程。”系统把课程库检索了两遍也没找到秋羲要求的课程。
秋羲啧了一声,道:“就是因为课程库里肯定没有,所以才让你开新课啊,你有自己制作课程的权限吧,毕竟你的任务就是收集大齐这边的科举信息加以整理。”
见系统一时间没有回话,秋羲又忽悠道:“这两门课在你的任务要求范围外,做出来就是超额完成任务,上报回去你上面肯定要给你奖励。你只需要把你前几天跟大哥一起去皇宫后见到的人物记录在《大齐皇宫人物图鉴》里,按姓名来分,把他们的身份穿着言行和人物关系等等都记上就行。至于建筑就更好做了,皇宫的里地方都有名字,你按名字来分就行。”
没一会儿,秋羲忽然听见系统兴奋地道:“宿主你太厉害了,我真的可以开这两门课!”
秋羲微微挑唇,点开系统的课程界面,果然看见里面刷新了那两门未解锁的新课。
他刚一点开课程详情,就看见明晃晃跟在下面的美好价格,《建筑集》要一千两百点积分,《人物图鉴》居然也要一千三百点积分,秋羲忍不住挑了挑眉。
秋羲质问道:“系统,咱俩谁跟谁,你怎么还收我积分?”
“这是三级课程的正常积分价格啊。”系统送了吧唧地回答道。
“首先不说你这门课程还是未完成的半成品,”秋羲十指交叉,双手放在小腹上,十分认真地跟系统谈判,“我们就说这两门课程本身,课程的内容是你编写的,但课程的创意是我给的,所以这两门课是我们两俩一起创作的。当然,等我科举完入朝后还会帮你完善课程里缺少的内容。”
秋羲最后总结道:“所以这两门课你不能收我的积分。”
“可是、可是……”系统还是想赚积分。
秋羲挑唇道:“你把这两门课上传到你们系统的共享课程库里,应该有这个功能吧,其他系统如果想看这两门课就需要按价给积分,这样你就能大赚一笔,咱俩五五分账怎么样?”
系统被秋羲一提醒,顿时也反应过来:“我这就试试!”
秋羲让系统上传这两门课程当然不是为了赚那笔五五分账的积分,他知道除了他应该没有别的宿主对这种课程感兴趣。他只是想不花那两千五百点的积分解锁课程而已,毕竟他现在离升四级还差着老长一截积分,每一个积分都需要他好好攒着。
等秋羲快睡着时,系统美滋滋地告诉他课程上传好了,而且已经替他解锁成功。
到了晚上,秋羲隐约又听见柳郁开始咳嗽,只是药效刚过没一会儿,咳得没有那天那么厉害。
他心里记挂着,慢慢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终于听见考官宣布第三场发卷。
昨天吃的感冒药还没完全达到效果,他现在还有些鼻塞和喉咙痛,吃过早饭后又服了一道药,整个人都没有平时精神。
秋羲接过官吏发来的试卷,振奋起精神准备答题。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柳郁是一定会继续坚持的,他能做的只是陪他一起好好把第三场考完,拿到举人资格完成系统的任务,这样才可以领到后面那九枚药丸。
秋羲打开试卷一看,第三场考的居然是经济理财类的策问,主要说大齐某地遭遇水涝,问考生该如何赈灾。
难道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水涝?
秋羲记得柳郁之前给他讲策问的时候说过,文题一般会在同年发生的时务中选择。
这就跟现代大学生考研政治的时政题差不多,区别是古代考生想拿高分是真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
秋羲抿了抿唇,有些犯难。
文题中发生水涝的地点是一个叫临河县的地方,此县位于大齐的定州府,比邻大齐的主河。
秋羲对此地不甚了解,考试前也没听说过今年这里遭水灾了,想来应该是路途太远又消息闭塞,所以事情没传到他耳朵里。
不过他之前倒是听柳郁提过一次,柳郁说那里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河岸决堤发生水涝,珍宝阁在定州府也有分号,阁里有在临河县收购过东西,所以柳郁当时就给秋羲简单讲了讲那里的风土人情,只是秋羲没想到这回乡试居然给遇上了。
这种类型的策问肯定是要结合当地情况来回答的,对临河县不了解的考生想把对策写好很难,能写出好的赈灾对策的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干才,明摆着主考官是想筛选有治民之才的真才实学之人。
不管怎么说,这道题肯定是临河县或者定州府的本地考生更有优势,还有世家大族早早历练接触各项俗务的子弟也会有一定优势,为难的是秋羲这种既对当地不了解,也对大齐的农商业运作研究不深入的。
秋羲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拿了张草稿纸仔细罗列他目前所知的相关信息。
柳郁为他讲的临河县风土人情写上,他了解的清阳县米粮价格写上,还有造房的花销,田地的收成,几种常见作物的生长周期,清溪村各种匠人一天的工钱,之前在系统那儿兑换的《农作物种植大全》说不定也有用。
不多时,秋羲便写了满满一整页的信息点。
秋羲想了想,开始写对策提纲。
写策论少不了引经据典为自己的文章找一个古代先贤的经典依据,秋羲琢磨一会儿,选了《管子》的救灾主张做切入点,再用《晏子》所载的以工代赈为主要救灾手段,结合直接放赈等措施搭了一个主题框架。
秋羲删删改改又把他之前罗列的信息点能用的都填充进去丰富文章内容,虽然清溪村和清阳县的物价跟其他信息不一定和临河县的一致,但大体应该不会差太多。
只是要考虑临河县因为受灾可能会物价飙升,不过这个也在赈灾官员需要调控的工作范围内,秋羲当然不会忘记这一点。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