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
交了,其他两个人早A给他了。
打水肯定更便宜,一瓶热水不过两毛,只不过打水的水房在楼栋最东边,要走很远才打得了。
这下好了,可以趁着沈崇打水的功夫疯狂学习。
但夏藻却一点儿也不高兴,他觉着这样实在是不太公平。
而且沈崇这样不太好的家庭条件都能成为全校第一,要是条件和他一样,什么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只需要专心学习的话,岂不是会成为宇宙第一好学生?
也不知道沈同学的理想大学是哪个。
假如这次高考再出意外,会不会继续考?
夏藻依稀记得听见严老师让沈崇好好学习不要退缩的事情,沈崇的学习热情好像并不高啊。
那他这次考试如果还不理想,是不是不打算考了?
夏藻不太明白,沈崇这样的好学生,为什么没有通过单招直接就去大学,而是非要高考,且高考又出了问题。
好奇与无法言说的可惜让少年产生极强的正义感。
夏藻很清楚学习好对原生家庭不太好的学生代表什么样的未来,假如他能帮帮沈崇,让沈同学发挥最大的能力去创造美好的人生,这何乐而不为呢?
这对他来说,真是举手之劳而已。
因此当沈同学打水回来后,夏藻措辞了半天,回头有些小心翼翼怕伤到人家自尊的和沈崇微笑道:“那个,以后别去打水了,送水公司和我姐他们签了好几年的合作,送水每桶还便宜几块呢,我们随便用,到时候我姐他们公司出钱。主要是我姐担心我喝不惯别家的水。”
小夏同学的确喝不惯学校配送的桶装水,可他能接受,他才不想例外呢,他喜欢合群。
只是现在得和另外两个室友说一下以后换他姐公司的送水服务,还要和小刘说一下。就当他是真娇气吧,反正夏藻觉得无所谓。
他说完,就见沈崇先是凝望了他一眼,随后惯性似的垂眸,略略干掉的黑发又顺着沈崇低头的动作遮住了那双深邃的眼。
弄得夏藻怪紧张的,怕沈崇义正言辞的拒绝,觉得自己家里有两个钱来显摆给人家看。
但有时候做好事就是这样,要承担不被人接受的风险,承担自己可能还被怨恨的危险。
然而只要这件事他问心无愧,夏藻就觉得开心,他喜欢做让自己安心的事情。
好比以前队里挑选国家乒乓少年运动员时,得知队里比自己厉害的队友没有选上,而自己当选,队里全是说他走关系什么的,他就自己退了,推荐人家。
才不是怕流言蜚语,而是他觉得人家的确比自己厉害。
少年的好意像是今日的太阳雨,微微细细,企图润物细无声。
沈崇如此敏锐的,甚至能够称之为变态的察言观色能力让其很明白漂亮室友是抱着什么目的邀请他用饮水机的。
是好心,是可怜他,是同情他。
但凡一个狭隘又富有自尊心的人发现别人同情自己,第一反应绝对是拒绝,进而面红耳赤觉得被冒犯了,久而久之定然要心生怨恨。
可沈崇再如何漠视旁人的怜悯,心里如何讥讽,我行我素,也不敢对夏同学生出半点仇富心理。
少年只感觉到诚惶诚恐,感到惊喜,感到无法描述的紧张激动。
就好像是俗世乞丐连跪在观音菩萨面前的资格都没有,却突然得到了观音的注目。
这是何等荣耀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谁会拒绝呢?
沈崇根本不敢让少年的好意落空,他甚至生出几分勇气,拿出自己打水时专门去小超市买的一盒牛奶,声音很小的一边说,一边双手送过去:“贫血的话要多喝牛奶,补充维生素。”
漂亮的夏同学惊讶不已,随即笑得格外腼腆又受宠若惊。
他是真没想到花几毛钱打水喝的沈崇会给他买牛奶。
牛奶一杯得好几块吧。
这……双向奔赴?沈同学真是好人啊。
夏同学心里调侃,不好拒绝人家斥巨资的好意,高高兴兴的接过牛奶,当场就插上喝了,顺手还把自己买的蛋黄派整盒都给沈同学,说:“别客气呀小沈老师,以后我还要多问你题呢。”
沈崇规规矩矩的接下,满脑子都是夏藻喊的‘小沈老师’……
“其实,不用喊老师的,叫我大名就可以的。或者小名也行,就叫小沈。”
夏藻一边喝牛奶,一面挑了挑眉和关系似乎都近了一点点的沈同学玩笑道:“那你也可以叫我小名。”
沈崇微微抬头,视线穿过略长的刘海望着少年,好像在问:那你小名叫什么?
少年俏皮的歪了歪脑袋,笑着道:“不过这个不能说,你猜。”
沈同学复低头,忍不住也笑,却也好似看见泥足深陷的自己站在温柔的沼泽里不断下沉……
害怕吗?
不。
他幸福。
第6章 燃烧
三岁时,沈崇记得发生过一件事,都说小孩子长大后都记不清楚小时候的故事,但他独独记得这件事。
那天也是一个夏季里普普通通的日子,在工地打工的父亲很晚回来,带回来一瓶酒,放下灰扑扑的工装就坐在椅子上,吆喝着要母亲赶紧做一些下酒菜。
母亲一下午没有闲下来过,小沈醒来后就坐在外婆给他准备的小脚踏车里看母亲洗衣服、准备晚餐、还要帮忙跟邻居一块儿收拾一地的鸡毛。
邻居家是卖活鸡的,平时也会帮人直接屠宰切好,所以旁边的小道上总是臭气熏天,不时总有人抱怨,母亲就专门每天帮邻居打扫卫生帮帮下手,好赚取一些微不足道的家用。
父亲回来时家里正等着父亲开饭,很快就端上桌几盘鸡杂和凉拌的折耳根,父亲已经等不及先喝了一大口酒,点了根烟,看见他在旁边骑车,猛地朝他吐了口眼圈,然后哈哈大笑。
母亲说了父亲几句,父亲就吵吵嚷嚷,骂母亲天天大手大脚,自己辛辛苦苦挣回来的钱全都被母亲花光了。
母亲习惯性委屈辩驳了几句,奶奶就出来打圆场,骂父亲喝了酒乱说话,谁知道父亲连奶奶也骂,说奶奶的好闺女怎么还没回来,嫁到外地就没音信了,亏得奶奶当年觉得女儿念书能干,死活要送闺女去技校学门手艺,人家学成了,谁还记得咱们。
爷爷在旁边咳嗽了一声,磕了磕烟杆,坐到桌边儿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又喝了口酒,垂下头去吃菜,愣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张彩票递给母亲,笑说:收好了,这次肯定中奖,到时候给你买大金砖。
母亲还在生气,没搭理父亲,抹着眼泪把彩票收好,坐在一旁给小沈拌饭吃。
小沈还没上学,母亲觉得小沈怪聪明的,邻居家都说早点送去读书,以后说不定他们家要出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