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的那种。

六岁就能读史书,十二岁就通读《诗经》、《论语》,白天操练女红,晚上诵读经典,连她爹都觉得她非同常人,大小事都跟她商议。

十四岁进宫后,一路升级,到二十一岁被立为皇后,二十四岁就成为皇太后,立个百日小儿为帝,开始临朝听政,期间还换了一任皇帝不说,她执政十六年,可以说是经历了各种天灾**,如陨石、地震、旱灾、蝗灾、水灾、饥荒等等,外有匈奴犯边,羌族作乱,海盗寇边,南夷造反,内有宗室权臣企图政变,顽固派以天灾为名说阴盛阳衰之事……

其中任何一样,换个能力不足或手段不够的皇帝,可能都会被宗族、朝臣、巫祠、世家联合拉下朝堂,可她不但稳坐在上,还以雷霆手段破除迷信,常年放粮赈济救灾,击败犯边的匈奴和作乱的藩属各族,不光拒绝和亲,甚至连匈奴人主动提出派匈奴王子入宫服侍她都拒绝了。

在此期间,她还支持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兴办不分男女都可进学的学堂,矫正文字,选用大儒编著了世界第一部 字典《说文解字》,还任用张衡为太史令,支持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侯风仪等举世闻名的科技造物……纸圣蔡伦、科圣张衡、字圣许慎的“圣临朝”,没有邓绥的支持,是绝无可能出现的。

除了没亲自拿出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产物和作物之外,邓绥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的大女主爽文,是比一般穿越者还要传奇励志的天命之女。

陈曦就愁了:“系统,这么厉害的一位,你说,我给她推荐什么视频直播?还是直接卖农产品榜她解决饥荒问题?”

系统:“你可想清楚了,这位是不信神不信鬼,谁敢造反拍死谁的强权太后,想要说服她改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跟吕雉和武则天打过交道后,陈曦就已经明白,古代人的政治智慧和思想绝不容她小觑,她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回顾历史,才能拥有与她们对话的资格。

而她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开创了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时代,虽然因为当时所处时代和生产力的局限,导致她们的王朝未能延续下去,没能真正扭转男尊女卑的局面,可就她们个人来说,就算换个现代人穿过去,也未必能比她们做得更好。

经历过无数阴谋诡计登上王座的女人,并不是随便几句话就能扭转她们的想法。

系统:“就连她的闺蜜,原来的老师班昭,因为她太过强势杖毙朝臣,还特地写了本《女诫》,就是想劝她柔和一点……”

“等等!”陈曦脑中灵光一闪,惊喜地说道:“对啊!你不说《女诫》我还差点忘了——邓绥和班昭是史上有名的闺蜜cp啊!”

“那正好,就趁着她们两都在的时候,先给班昭直播《818明清时代的烈女传和贞节牌坊》!”

长乐宫中,班昭正在向皇太后邓绥解释自己的《上邓太后疏》。

“臣妾是因为太后善于纳谏,方才敢于进言。邓国舅以丁母忧而求退职,实为“谦让之风,德莫大矣”(注1),大将军“深执忠孝,引身自退”,如此操行,实为大善。”

“太后若是不许,则太后和大将军不但得不到忠孝谦让之美誉,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太后不见,历朝历代,外戚盛极一时,便如开国吕太后临朝称制,善政十余载,启文景盛世之端,而身后如何?”

“臣妾说话虽然不中听,却是一片赤诚之意,还请太后明鉴。”

邓绥沉吟良久,方才叹息一声,说道:“如今内忧外患未除,天灾连年,朝中多有不平,朕虽简以克己,将国库和宫中粮食都用于赈灾,可仍然未能解决百姓饥荒之苦,若无大将军镇守,朕难以安心,方才不许他退职……罢了,兄长既有此孝心,朕便成全他吧!(注2)”

“太后圣明!”班昭欣喜地朝她行了一礼,被邓绥伸手扶住,挽着她一同坐下。

“大家不必多礼。朕从小有赖大家教导,大家之言,实为朕之良药……”

她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得一缕琴音响起,犹如仙乐降临,婉转清越,却又不知从何而来,飘飘荡荡,萦绕在宫中。

随着那闻所未闻过的仙音琴曲,一道光幕落在两人面前,徐徐展开,变成了一面约莫一丈多长,两尺多高的光幕,上面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牌坊,矗立在一座村庄的门口,一些衣着古怪的人,正在牌坊下指指点点。

一把清脆的女声从光幕中传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贞节牌坊,大多是明清两朝所立,古代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以明清两朝为最,而他们奉为圭臬的女四书,《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

【其中第一部 《女诫》,就是出自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班昭的《女诫》。】

【《女诫》作为班昭教育家族女子做人道理的一部私书,因为她的文采和盛名传诸于世,成为其他几部书的基础,其中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注3)。】

【她当时著作这部《女诫》,是教导族中女子在世家中的生存之道,当时她自己不光可以开班授课,还有闺蜜邓太后下旨办的学堂男女兼收,就连班昭自己都要求族中女子要读书识字,却没想到,后世之人,在她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变本加厉,将《女诫》变成了一道枷锁,束缚了女性的自由和成长。】

【一句“专心”,说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于是,列女传中,将为夫守节或殉节的女子,称为“节妇”、“烈妇”,未嫁而为未婚夫守节殉节的称为“贞女”“烈女”。】

【清朝的《钦定礼部则例》中,还对贞洁烈妇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自十岁以前守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几十年,查系孝义兼全厄穷堪怜者”,及为夫守贞的“未婚贞女”,称为节妇。“遭寇守节致死”,“因□□不从致死,及因为调戏羞忿自尽”,以及“节妇被亲属逼嫁致死者,童养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调戏致死者”,称为烈女。(注4)】

【官府对于地方乡绅公举的节妇烈女审核后,会发放“坊银”用于建造牌坊。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家法,从京师到地方,不但建了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节孝祠,还依照朝廷表彰建贞节牌坊,节妇烈女们生前题名牌上,死后入祠堂享受祭祀,家族皆以此为荣。】

【光这“节烈”二字,就不知逼死了多少人。】

【明朝的《列女传》中,节烈女子人数多达269人,忠孝女子36人,才女一人都无。而清朝《列女传》中,节烈女子高达510人,忠孝女子206人,这还仅仅是史书中的一角。】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