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昭告全城。
等朝臣们得到消息时,不仅是长安城,连驿站的快马都已经将消息送往全国各州府,将于今年八月,于长安开科取士,除进士科与明经科之外,另有女科和武举,广招天下贤士,只取良才,不论男女。
一时间,天下哗然。
朝臣们纷纷进谏,甚至有人一日连上十书,劝谏皇帝不可以科举为儿戏,女子岂可入朝为官?
武则天只是冷笑以对,“抬头,看看朕,朕既然可以做皇帝,女子为何不可入朝为官?还是你们觉得,你们自己考不过女子,才害怕她们与你们同堂科考,抢占了你们的名额?”
群臣哪里敢说她的不是,只是说男女分开取仕,给女子虽然只有十个名额,只怕女科魁首也未必比得上进士科末榜,如此难以选拔到真正的国之栋梁……
武则天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便依照卿所言,科考和武举一样,就不分男女科,同科取仕,以才华成绩定名次,朕的朝堂之上,务取实材真贤!”
群臣无语,传至民间,学子们从先前的愤愤不平,变成了跃跃欲试,准备要一举拿下所有的科举名额,让那些女子亲眼看到技不如人,乖乖回家去相夫教子,而不是登上朝堂与他们同朝为官。
只能说,理想很美好,现实……从来都很残酷。
第48章 给武则天直播安史之乱 女射手和书法家
证圣元年,注定是要在历史上大书特书的一年。
从年初正月十六薛怀义火烧天堂开始,天降神谕,播放了六十年后的安史之乱,看到长安毁于战火之中,皇帝弃城而逃,百姓横遭屠戮,甚至还有人相食的惨剧,让正处于繁华盛世中的武周臣民无不惶恐。
尤其是里面指名点姓地说出,那个毁了大唐盛世的皇帝,正是如今相王之子李隆基。
就让人不由得细思极恐。
就连一直力劝武则天复立李显和李旦为太子的狄仁杰,这会儿也不禁犹豫了。
若是他们一心复立的太子,在女帝身后恢复大唐,却将大唐盛世败坏,变成了一个处处战火、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破败局面,那他们的努力和复出,岂不是成了一场最荒诞的笑话?
他们扶起的李唐皇帝,甚至没能延续武周的治世,而将他们心心念念的盛唐一手败坏。
还没等他们反省完毕,女帝就先下诏令,先是将酷吏来俊臣等人下狱,查明罪行后便在午门外当众处斩,将被他们诬陷贬谪的宰相狄仁杰召回,再次拜相,并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与此同时,女帝还命太平公主前往洛阳,查办白马寺以薛怀义为首的恶僧,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将所抄没财物赔偿给苦主,并停建了一众强占民田的寺院,勒令还地于民,严禁买卖和强占永业田。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长安的酷吏,洛阳的和尚,连杀带抄,连着几日连河水都跟着泛红。
可百姓们却欢呼雀跃,甚至焚香祷告,祈求上天庇佑女帝,能让她老人家长命百岁,恩泽天下。
接下来,便是令天下士子瞩目的恩科取仕。
女帝选取女官并不是秘密,在武则天正式登基之前,身边就有上官婉儿等女官辅佐,登基之后,也曾由朝臣推荐女官入仕,只是并未像这次一般,与天下学子同科取仕,甚至连第一次开科的武举,都只论才华和成绩取仕,而不分男女之别。
士子们无不摩拳擦掌,打算一举将那些妄图与他们同堂称臣的女子们在科举中击败,让她们明白这朝堂政事,绝非在后宅中的女儿家可以参与的。
可结果却完全出人意料,且不论进士科取仕三十九人中,有十一位女子,其中成绩最好的两位,甚至名列三甲之内,等于前三名之中,只有一个男子。
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一次开科的武举之中,无论骑射武艺兵法,力夺魁首的,竟然也是一位巾帼红颜,当真让一众男儿羞愧难当,却又输得无话可说。
武举拼的是真刀真木仓,设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翘关、负重等关卡,没一样能做得假的,那些败在女状元手下的男子大多出身行伍,倒也没有那些儒家男尊女卑的规矩,愿打服输,虽是有些难堪,却还是认了这位女状元。
武则天看到武举成绩时,亦是有些意外。
“这位平州奚十二娘,竟然有如此神力,能开三石弓,我大唐武举男儿,竟无一人是其对手。如此良将,朕居然今日才知晓,若非开武举不分男女,真是险些错过啊!”
陈曦没说话,不在女帝点播范围内的历史,系统也不会让她轻易透露。
事实上,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这位平州奚十二娘,已嫁人生子多年,随夫君平州刺史邹保英在平州居住时,就曾自组一支女兵,在明年的契丹人李尽忠造成营州之乱,率兵攻打平州时,周围几城被陷,平州成为孤城被困,所有人都以为平州肯定要失守,就连邹保英都准备以身殉城时,奚十二娘带着家丁和女兵走上城墙,坚守数日射杀贼寇,终于让契丹人知难而退,弃城而去。
历史上的武则天封奚十二娘为二品诰命的“诚节夫人”,寓意为“忠诚不渝的节操”,以褒奖其英勇忠诚护国的精神。
她虽然是李唐武周史上为数不多以个人功劳而非丈夫或儿子恩荫册封的诰命夫人,但当时的女帝武则天依然没有正式选她入朝为官,让她带兵打仗,只是多了个诰封,并无实权,手下的女兵依然只能是她的私兵,在这短暂的辉煌过后,她便回到了丈夫身边,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可这一次,天下武举选才,奚十二娘凭着自己的真本事考取了武状元,谁也无法再阻挡她领兵为将的脚步。
武状元是打不过,士子们无话可说,可进士科和明经科这边,大家就有话说了。
结果一翻名录,朝堂上下都木了。
只因为今科进士榜的第二名,库狄氏,乃是前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扬州大都督、太尉裴行俭遗孀。
裴行俭是出了名的文武全才,精通兵法、书法、历法,库狄氏是他晚年续弦之妻,如今方年过四十,本在宫中为女官御正,掌管内库财务。
就因为听说朝臣进谏,觉得女子参与科考独占女科名额不公,若是男女同科则必然男子霸榜而女子榜上无名,结果女帝就当真男女合榜取仕,库狄氏原本是选召入宫,算是宫中内臣,并非朝廷正式编制官员,便请示了女帝后,辞去宫中官职,毅然投身科举,与天下男儿同科考试,一举夺得进士科榜第二的好成绩。
在武则天看来,若非是宰相们一力保举,今科的状元都未必能考得过库狄氏。
而第三名……出自琅琊颜氏,乃崇贤馆和弘文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