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宋军溃败之际第一个站出来主动出击,阻截敌军的,获此大胜,孟太后以幼帝的名义连续嘉奖他们夫妻本是正常,可最后要他带兵到临安护驾,就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从大宋开国皇帝开始,皇帝对武将的戒备和打压就一直是大宋百年来不变的主题,甚至连仁宗朝的第一勇将狄青,盖世武功,征战多年,最后不但被文臣羞辱,还因见疑于朝廷而被贬官放逐,抑郁忧愤而死。
韩世忠就觉得……是不是胜仗打的太快太多,如今皇帝驾崩,幼帝方立,主弱臣强之势,太后诏他到临安护驾,是不是打算明升暗降,夺他的兵权?
心怀忐忑的韩世忠刚到临安,连甲胄都未解下,就将兵马令符都交给了枢密院的人,自己解剑卸甲,只穿着布衣,两手空空地前去宫中觐见。
结果一进宫,就先听内侍宣布太后已下旨以他的军功拜为太保,封爵英国公,擢升为枢密使,兼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御赐英国公府邸一座,良田三千亩,另赐宝马名剑、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若干。
加官进爵,位极人臣,赏赐更是成堆地砸过来,砸得英国公韩世忠有点懵。
再抬头看着站在幼帝身边,被幼帝十分依赖的自家夫人梁红玉,他就更懵了。
何时,自家夫人也能站在朝堂之上,甚至于天子那般亲近……
孟太后嘉许了他一番,最后才说道:“……只是令郎随哀家南下时,不慎夭折,如今安国夫人在宫中照顾官家,英国公身为先帝股肱之臣,先帝以国之柱石相称,如今托孤于卿,还望英国公能负以辅政之责,以免有人以官家年幼为名,欺瞒擅权,扰乱朝纲。”
韩世忠才刚听到自家儿子的“死讯”,震惊之际,抬头望去,却见幼帝和梁红玉的亲昵之举,分明就是自家那个混小子,先前因为受惊蔫哒了,现在看来已经好了,就算他在家的时日不多,可自己儿子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偏偏孟太后和梁红玉都睁着眼当他的面说瞎话,甚至连先帝托孤要他辅政的话都说出来,他便是有一肚子的问题,本想带梁红玉回去再问,结果人家直接要留在宫中照顾幼帝……他就彻底没法问了。
罢罢罢,太后既然有令,他就先去平定那些想要趁着“幼帝”新立蠢蠢欲动的文臣武将吧!
反正……朝中这些勾心斗角的事,他玩不转也懒得管,只要能让他安心去打仗,没人再扯后腿,谁坐在皇位上,他才不管。
看到韩世忠没有追问地告退下去,梁红玉揪起的心终于安稳下来。
她还真怕这憨货愚忠到底,认出儿子后追问不休,那不光是撕了孟太后的颜面,这天大的罪名,别说孟太后,他们韩家九族之命都担不起呢!
孟太后看到她松口气的模样,淡淡地一笑,带着梁红玉和幼帝一起回到自己的寝宫后,去后殿中朝着挂在墙上的玉清元始天尊画像拜了一拜,又烧了三炷香。
人人都道她深明大义,虽夫君无情无义,哪怕贵为皇后,女儿夭折,两废两立,青灯孤影相伴多年,起起伏伏,最终仍被尊为太后,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子,如今垂帘听政,掌握大宋权柄于一身,不但没有记恨哲宗、徽宗废后之仇,还苦心孤诣地寻找赵宋遗孤,扶立幼帝,使赵宋皇朝得以延续。
谁又知道,她当初的小女儿,正是因为哲宗宠幸刘妃故意怠慢方才病重,她病急乱投医求神请了符水,可不但没救回女儿,反倒被诬诅咒君王,心怀怨怼,将她身边宫女太监严刑拷打,伪造供词,硬是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废后。
就这样的夫君,这样的王朝宗室,他们怎么就以为,她会一辈子守着赵家的灵牌,为他们赵家守灵,替这些个荒唐屈辱胆小无耻皇帝传宗接代,接续香火?
她再也不想听到北方的号角声就仓惶奔逃,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于铁蹄之下,看着无辜的百姓成为君王的弃子,却无力阻止,无力抵挡。
她想要更多的女子可以像梁红玉一样,不光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更多的人。
【叮——今日《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直播开始……】
一道光投影在画像前,变成一片光幕,上面出现的是孟太后再眼熟不过的承明殿画面,上面高坐的女人穿衮服着冠冕,竟是帝王装扮,朝堂上下的人衣饰品装,竟然与大宋一模一样。
梁红玉抱着幼帝张口结舌:“啊……太后你听我说……”
第13章
【刘娥终于扛住了文臣们的劝说,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宸”,从大宋朝到新宸朝,虽然主持政务的人和朝堂上下的官员们没有变,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不一样了。】
【原本劝谏太后,说她称帝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赵宋皇室的大臣们,在亲眼目睹了百年后靖康之耻的惨状,看到一个不如一个的大宋皇帝,无论是为了大宋,还是为了天下百姓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再没有人反对刘太后称帝改制。】
【我们上一期的节目通过给刘娥直播靖康之耻,终于坚定了她称帝的信念,也通过光幕直播让大宋朝的文武百官认识到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只会继续挨打,学习历史,或许不一定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看到未来,他们终于知道悬崖勒马,改变当下,才有机会获得新生。】
【在新宸朝中,狄青获得女帝的特许进入少年班集训后,一举夺得了武举状元。之后又经过武学的培训,学习兵法战略知识,补上了他的知识短板,使他一踏上北方边城的军营,就绽放出这个时代第一名将的光彩——他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从副将到元帅,纵横沙场,战无不胜,终于完成了几代大宋人的梦想,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因为他曾经因罪被刺配,脸上有块刺青,得到女帝亲赐的面具,每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时,敌人看到那个戴着面具披发而来的杀神,都会惊恐地落荒而逃,称他为“铁面罗刹”,可在大宋百姓的心目中,他却是最受欢迎的“铁面战神”。】
光幕中出现的少年狄青,戴着银色的半边面具,遮挡住额角的刺青,挽弓射箭时的动作格外干脆利落,纵马驰骋时的英姿飒爽,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当他打败西夏和辽国军队,获得军功回京述职时,同样得到了女帝的奖赏,准他跨马游街,和科举金榜题名的一甲状元同样的待遇,甚至还有不少普通百姓激动得泪流满面,拦马跪谢他击退敌军保家卫国之举,让他们可以回家安心耕种生活,而不必拖家带口地一路逃难。
而前方,出现另一组跨马游街的红袍少年,竟是三男三女。
孟太后和梁红玉情不自禁地张大了口,只觉得心口扑通扑通地跳动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