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


刘彻见他执意要去,也懒得点明:“主父偃,汲黯到五原,卫长君厌恶他都不会动他。你到边关,若是犯了错,卫长君敢打的你抱头鼠窜。”

“微臣罪有应得。”主父偃弯腰低头再次请求。

刘彻:“五原如今是一片荒凉的草原。前往五原,你不止要准备农具、木材,还有诸多生活用品。这些你可曾想过?”

“微臣自幼家贫,一针一线一饭一蔬都需要微臣自己谋划。”

刘彻给小黄门使个眼色:“若无雨雪,一月一出发。两千骑兵,同韩嫣一样。五万服兵役的平民。三月后五月前有千户关东贫民前往此地耕种田地。”

“诺!”主父偃接了太守印,激动地跪下。

刘彻抬抬手:“卫长君跟朕提过,你素来行事无度,心胸称不上宽广——”说到此,他故意停下。

主父偃满脸错愕。

刘彻脸上露出笑意:“很意外?朕还没说完。朕不清楚你在宫外那些事。卫家奴仆时常进城,卫长君应当是听他们说的。卫长君说你虽有过但也有功,罪不至死。”

主父偃瞠目结舌。

刘彻:“兴许你在他家住过,卫长君见不得你惨死。兴许他那一日突然心软。但这些不等于他想跟你做邻居。”

“微臣改,微臣一定改。”早在提出“推恩令”的时候主父偃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其实不想死,但他穷怕了,他不想再受穷就得成为一个对天子有用的人。

主父偃也想过,他被送往廷尉府议罪时会不会有人为他求情。主父偃认为没有。除非他小心做人。可他是陛下的一把刀,他不可能左右逢源。他也不想再过卑躬屈膝的日子。所以不缺智慧的主父偃这几年越发猖狂,显然得意忘形。

刘彻抬抬手让他起来,“你同朕说这些没用。无事就退下吧。”

主父偃应一声“诺”出去。黄门给刘彻倒一杯温茶:“陛下为何要同他说这些?”

刘彻难得说实话:“朕不知有多少人想要他的命,但朕跟长君一样,任由那些人网罗罪证把他送给廷尉可惜了。”望着慢慢走远的主父偃,“也不知他在卫家那一两日卫长君做了什么,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还想着报恩。”

“奴婢大概知道。大公子对奴婢的态度一直没变过。这份尊重说起来寻常,很难有人做到。主父偃初到卫家拜访时实在落魄。大公子不曾奚落他,又不曾骗他,便足以令主父偃感动。”黄门说到此一顿,“既然陛下知道,为何还告诉主父偃,大公子希望陛下留他一命?”

刘彻:“那一点恩情不足矣令主父偃对长君言听计从。朕无需五原郡年产多少粮食,交多少赋税。朕需要五原郡稳。五原郡离匈奴近,离长安过远,朕希望五原百姓始终记得他们乃大汉臣民。这点得用卫长君的法子。纵然卫长君懒得指点他,主父偃感激他,也会效仿卫长君安置贫民。”

“陛下,大公子好像还不知道。您是不是要写信告诉他?”

刘彻冷哼一声。

黄门吓得哆嗦了一下,这又怎么了。

“陛下,大公子又做了什么奴婢也不知道的事?”

刘彻一说就来气:“去年他初到朔方,棉花那种东西不多,只给子夫母子五人做了棉衣和护膝,朕可以理解。今年甚至有棉花做褥子,还不知道给朕做,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

这事黄门知道。歇息的时候听椒房殿小黄门说的。小黄门震惊,卫大公子竟然能种出和蚕丝一样雪白且暖和的御寒之物。

黄门穿得起蚕丝,但盖不起蚕丝被,他也很想有一条棉被。

“您叫主父偃给他捎去两千金,奴婢相信等到深秋时节,一定有您的棉衣和褥子。”

刘彻想看傻子一样看着他:“知道两千两黄金能买多少条蚕丝褥子吗?”

“陛下不缺蚕丝褥子,可是缺棉花做的啊。”

刘彻气得起身:“朕找皇后要去。”

到殿外,刘彻被东宫黄门请去长信宫。

刘彻到长信宫外自省,确定近日没做什么荒唐事,大步进去:“母后叫儿子来陪您用午饭?”

太后近日身体欠安,但一听刘彻的话来了精神:“听说汲黯顶撞了你两句,你就把人贬了?皇帝好大的权势!”

刘彻抬抬手令宫女太监退下:“母后都说朕是皇帝了,朕连这点权利都没有?”

太后噎住。

刘彻移到她跟前,拎起火炉上的茶壶,给她倒一杯水。

太后叹气:“哀家知道你烦他。可他——”

“母后请用茶。”刘彻打断,“朕不缺直臣。”

太后冷笑:“往后谁还敢直言进谏?”

“卫长君。”刘彻脱口而出。

太后再一次噎住,却无法反驳。

刘彻拿个垫子在她身边坐下,“朕知道五原郡太守不易做。他今日拒绝朕,朕不处置,往后卫青再打下一片疆域,朕该命谁戍边?打下来的土地无人驻守,朕出兵匈奴的意义何在?”顿了顿,“匈奴过来,朕给他一下。匈奴走了,朕不管了,那不成了过家家?大汉军民的命不是命,钱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王太后再次无言以对。

“长君不知道秦岭脚下凉爽,渭水河畔清静?虽然韩嫣这些年也拿着俸禄,可汲黯比他多多了。他一人可以去,汲黯为何不可?”

太后:“可是你可以叫他回家思过啊。”

“朕想用他的时候他无用,朕要他何用?”刘彻又一次反问。

太后头疼:“你这个性子长君也不敢跟你说实话。”

“那是母后不了解他。”刘彻摇头,“朕要像秦一世那样,朕相信卫长君敢跟朕同归于尽。”

太后顾不上头疼,忍不住问:“长君是这么个性子?”

刘彻笑道:“他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很计较。好在这么多年,还没什么大事值得他上心。”

“那哀家就放心了。”太后长舒一口气。

刘彻无语了:“母后,他敢跟朕同归于尽啊。”

“那一定是你犯了大错。哀家不敢,也不舍得,但哀家能被你气死。”太后无法想象,但她可以代入秦一世干的事,她妹妹留下的几个孩子,刘彻同父异母的弟弟们要是被刘彻杀了,王太后相信她得气吐血。

刘彻心虚,他想起他舅“田蚡”,田蚡被贬为庶人,太后一年没给过他好脸:“有长君在,母后尽管放心。”

太后感慨:“没想到,哀家真没想到。长君何时回京?哀家死之前得见他一面。”

“还得好几年,母后慢慢等吧。”刘彻偶尔很烦太后插手朝政,但他打心眼里希望母亲长命百岁。

太后自己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很难撑到来年冬。

先前病了一次,若不是用药及时,太后相信她那次就去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