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5
见识。”
曹襄摇头,长途奔袭多辛苦啊。真不知道韩说怎么想的。
“卫将军不常回来。长平侯府离我的平阳侯府不远,我时常能看到他夫人出来走动。好像有了身孕,听府里婆子说母亲身体好孩子壮实。但几个月过去了见过他一次。前些日子我跟卫广玩的时候,卫广说他也不知道卫将军被我舅父弄哪儿去了。我觉着不在长安。”
韩说好奇地问:“朝廷招兵这么大的事,陛下没叫卫将军协助?”
曹襄感到很奇怪,“你在我舅父身边当差,你都不知道我上哪儿知道去?”
“陛下不会主动跟我们说什么。我也有些日子没见过卫将军了。”韩说甚至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庆幸陛下没忘记诸吕,不敢可着卫家人用,“你也没听太后或卫广说过?”
曹襄点头:“你别指望卫步或卫广帮你。大公子不止一次训他俩,管好自己就行了。”
韩说越发奇怪,他大兄怎么猜到的。
“算了。”韩说拿起茶几上的信,“要叫大兄知道,凭他和陛下的关系,陛下想赐我侯爵,他也能给我闹掉。”
曹襄很满意:“这就对啦。你家又不是没钱指望你养家。也不是没机会。这次用骑兵,下次肯定跟去年一样来个迂回作战。届时需要兵多将多,陛下叫你领兵,你大兄拼命拦也没用。”
韩说点头:“吃什么?我请。”
“这里的饭菜不如卫广家的好吃。我去卫家看看卫广在不在家。”曹襄说着话付了茶钱,“你去吗?”
韩说心里很乱,“我跟他不熟。以前在太学的时候人家嘲笑他们,我虽然没帮腔也没帮忙。你去吧。”
曹襄为了卫家兄弟二人还闹到宣室了。他原本有些难为情,闻言理直气壮地往卫家跑。
韩说见他二十岁了还蹦蹦跳跳,羡慕又想笑,什么都不操心真好。紧接着嘴边泛起苦笑,想起他的猜测,犹豫片刻朝至交好友家去。
韩说忙着糊弄好友的时候,卫长君建房的陶土瓦烧够了。但那几十处瓦房所在地也不是他和韩嫣选的朔方城。
卫长君的临时住所离秦城墙很近,不足一里。瓦房在茅屋房和城墙中间。临时驻地西北边有高山,西南边有弯弯曲曲的河流。卫长君的两千多亩地以及蔬菜地和苜蓿地都在茅草屋南边。嘟嘟买了西瓜种子黄瓜种子,又买了很多葡萄树,卫长君叫人种到茅草屋西边,靠近山的地方。东边全是开阔地和草原,但什么也没种。
卫长君和韩嫣决定在东边建城,长宽各二里路,离他的临时住所半里路。不过当下他要做的是建好临时家园,想法设法让跟他们来的所有人活的更好。
这时节红薯叶长出来,很是鲜嫩,红薯梗可以炒菜,红薯叶煮汤,卫长君就吩咐厨房每天一顿红薯叶和梗,不单单是为了节省粮食,而是为了有荤有素少便秘。
卫长君出关前买了很多萝卜,后来又叫骑兵买过腌菜和晒干的菜,以至于头一个月几乎没人便秘。三月中到四月中野菜没长大,关中的菜也不多,很多人都有轻微便秘。好在后来又有了豆腐,这种情况才减少。
卫长君提出“便秘”,众人认为他是真为了所有人着想。感动之余也越发听他的。
五月底,一切井然有序,不需要卫长君整天看着,很多女人和匈奴俘虏闲下来,卫长君就叫男人随他去东边挖城墙地基,先修墙。万一匈奴打过来也有地方躲。
刘彻给的骑兵依然修补秦城墙,绵延数十里,为了阻止大批匈奴入关。
期间卫长君不止一次派骑兵入关买鸡鸭鹅猪羊牛等牲口。钱花的七七八八,关内送来消息,匈奴又入雁门和代烧杀抢掠。
送信的人提醒卫长君和韩嫣这些日子多派人四处巡逻,小心匈奴奇袭。韩嫣想起二人一个多月前聊的事。他趁着霍去病等人不在,小声问卫长君:“看来就是陛下心软,李广也会主动请缨?”
第164章 任人唯亲 陛下并不想叫李广带兵……
卫长君先叫嘟嘟出来, [匈奴来的太巧了吧?不是因为我在此开荒?]
嘟嘟摇头,[有记载。但刘彻没派兵。我认为跟王太后病重紧接着薨了有关。我们给刘彻的药方不是仙丹灵药,但治急症。也能避免小病。王太后年迈, 小病也能拖成大病。有我们的药丸,如今刘彻不用哭丧,他才有心思折腾别人。]
[幸好算计的不是我。]
嘟嘟看过很多资料,知道帝王心狠。可书上写的再心黑, 也不如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嘟嘟也不禁庆幸它的宿主不贪稳重又不缺心机,[韩嫣等着呢。]
“这得问李广。”卫长君笑的无所谓。
韩嫣摇摇头,叹气道:“你没跟李家人共过事有所不知, 封侯都成了李广的执念了。何况招兵告示说了李广练兵, 由他出兵匈奴。就因为匈奴残忍,改叫仲卿带兵, 兵将也换成跟仲卿上过战场的,你信不信李广敢一头碰死在宣室,那些功勋之后敢一起去东宫找太后主持公道。”
“既然这样,那以后就受着。”
韩嫣再次摇头:“这事麻烦的在后头呢。”
“我知道。要是全军覆没, 没了儿子的人家不敢恨陛下, 也没法恨李家, 毕竟李广也死了。可人过于伤心,总要找个活下去的念想或发泄渠道, 那只能是我弟。他们会想,要是我弟领兵何至于此。卫仲卿不是能征善战吗, 为什么不毛遂自荐, 为何让给李广。是不是很没道理?”
韩嫣满脸错愕,他竟然也料到了。
“你知道为何不阻止陛下?”
卫长君:“我有后招。”
先前得知韩嫣给他弟去了一封信,卫长君也给窦婴去了一封信, 请他派人留意市井流言,万一全军覆没,劳烦他找些人提醒绝后的人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怪不得陛下,责任在主将。尤其毛遂自荐的主将。
卫长君把他的计划告诉韩嫣。韩嫣瞠目结舌,有口难言。
“他们不讲道理,卫家还不能先下手为□□长君冷笑,“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顿了顿,“我弟头脑简单,只知道保家卫国忠于陛下,但他有兄长。”
韩嫣咽口口水,忍不住感慨:“你真了解人性。”
卫长君笑道:“你忘了‘蝗灾’?护住粮食,养的鸡鸭也没死掉,几乎没有损失,又有多少人感激我?知恩图报的从来都是少数,所以显得珍贵。哪个村里出来一个都恨不得昭告天下。”
“这事托给魏其侯稳妥吗?”
卫长君:“他想着权势的时候糊涂。如今除了宫里那两位再也没有比他稳妥的了。”
韩嫣还是不忍心,“但愿李广能降服他们,打不过就跑。”
嘟嘟出来盯着韩嫣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