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君不认为他缺钱。待母亲和妹妹前往东院正房歇息,两个弟弟带着俩小的出去透气,屋里只剩兄弟二人,卫长君先开口问他出什么事了。
卫青不好开口,他先问倒让卫青没了心理负担,“要不要奏禀陛下?”
卫长君颇为意外,没想到竟然和刘彻有关,“大的不多。我也想再试试别的吃法。下次休沐你回去的时候再带吧。”
刘彻如今还称不上卫青的伯乐。尚未掌权的刘彻也并没有机会让朝臣认识他身为天子的能力,以致于他在卫青心里的地位甚至不如他的大外甥霍去病。更别说跟卫长君比。
卫长君此言一出,卫青不纠结了,该做什么做什么。
又一次休沐,卫青没能回来,天公不作美,当天下午下了一场暴雨。这让想赶在天黑过来,在秦岭住两晚的卫青空欢喜一场。
卫长君在秦岭不会飞也不会跑,这次见不着下次一定能见到。卫青失落一会就恢复过来。反倒是远在秦岭的卫媼忍不住念叨家中只有次子一人。
卫长君不想听她唠叨,承诺过了三伏天就送她回去,名曰住在城里离药铺近,离太医也不远,她身体不适也能及时就医。
这话叫卫媼心底熨帖。三伏天一过,还没等秋老虎到来,卫长君问她回不回去,卫媼稍稍一想该回去收拾地种冬天吃的菜,翌日就叫卫长君送她回去。
卫长君给她起两袋红薯。卫媼直言吃了不。卫长君解释,他准备过几日叫孟粮和赵大进城卖红薯。城里人没吃过,届时还得叫家里的老奴蒸一笼屉,送去东市让来往的客商和城里的居民先尝后买。
卫媼闲着无事也犯愁四十亩红薯如何过冬如何处置,闻得此言顿时不禁佩服长子聪慧。
卫长君原本想用犁把红薯犁出来。可耕牛拉的犁劲不够,很容易把大红薯犁两半,卫长君就前往八阳里找人,请他们一天起一亩地。
八阳里的村民来帮卫长君干活的前一日清晨,卫青驮着半袋红薯进宫了。
刘彻看到禁卫和卫青抬进来的麻袋,直接令二人送去御膳房。半个多时辰,鲜红薯和蒸熟的红薯同呈去宣室。
刘彻指着那还带着水滴的红薯,“此物也可生食?”
“可以是可以,但味道远不如西瓜和黄瓜。”卫青尝过,“熟的更美味。臣认为比玉米可口。”
卫青日日在宫里,也用过不少美味佳肴。他这样讲刘彻反而不再犹豫,拿起一块就要尝尝。卫青赶忙提醒,“多了噎人。”
刘彻咬一小口,软软的口感叫他很意外。他以为红薯那么大一块,吃起来也该有点硬甚至硌牙,“不愧是你大兄种出的东西。”
“这个和玉米产量孰高?”
卫青听他大兄提过一耳朵。大兄好像说三四千斤。卫青怀疑他听错了,世间哪有那么高产的作物。可大兄也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啊。为了稳妥,小心谨慎地回答:“具体多少大兄没讲。好像比玉米多一倍。”
刘彻一愣,霍然起身,“摆驾秦岭!”
第34章 窦婴买红薯
刘彻突如其来的激动令包括卫青在内的所有人吓一跳, 也摸不着头脑,他这是怎么了。
韩嫣与他自幼相识,也善于揣摩他的心思,觉着他是因“亩产高”的缘故。可今日是真真不凑巧。
“陛下, 今日大朝。”韩嫣怕太皇太后, 不敢任由他出去。
刘彻脸上的兴奋荡然无存, 宛如一盆冷水泼下来,只叫他一个透心凉。他气得抬脚就踹, 卫青疾呼,“红薯!”
刘彻的脚在离御案不足一寸的地方骤然停下, 看到案上的红薯顿时感到心烦, 令小黄门撤下去。
卫青暗暗松了一口气:“陛下, 臣有事禀。”
刘彻坐下,眼神示意他有话快说。卫青要说的事还跟红薯有关。卫长君同卫青提过,这个时节的红薯不好储存。十亩红薯几万斤,天天拿来喂猪短时间之内也吃不完。
卫青便是请求刘彻允许卫长君拉去卖一部分,留一部分做成红薯面粉, 亦或者切片晒干储存起来。
刘彻不懂农事, 但好歹知道鲜物难以储存。刘彻又不懂红薯,自是全凭卫长君做主。
韩嫣对红薯好奇, 盖因它好吃又高产:“长君兄打算卖多少钱一斤?”笑着调侃, “便宜的话我也买上几斤尝尝。”
卫青也不清楚,“好像三四斤一文。我大兄也是随口一说,还没定。”
韩嫣脸上的笑凝固了。他听到了什么?一个铜板三四斤?拿他逗趣呢。
刘彻倒是因为他的失态而露出笑意, “卫青,是不是听反了?”
韩嫣点头,一定是听反了。
“大兄原话说亩产高, 只值那么多。”卫青对他大兄深信不疑,说的诚恳坦然,以致于刘彻和韩嫣不好再质疑。
刘彻令他下去歇息,然后又令黄门等人出去,独留韩嫣一人,“卫长君真是靠种地强健体魄延长寿命?”
纵然心里已经有了结果,可刘彻不想接受。
韩嫣:“兴许他不爱黄白之物,独爱清风明月。”
刘彻身边有几个术士,他也在民间见过,一个个看起来道貌岸然,端的世外高人模样。可一旦知道他乃天子,个个奴颜媚骨。哪怕起初不在乎荣华富贵,一旦他许的多,也很愿意为此折腰。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卫长君卖红薯十钱百钱一斤也不为过。可是还没有小麦贵,这叫刘彻无法理解。亦或者说怀疑卫长君故意表现的视金钱为粪土,好叫他另眼相待。
韩嫣见他的表情变来变去,就知道他又想多了。若是旁人,韩嫣也会忍不住怀疑他此番乃沽名钓誉之举。亲自同卫长君交谈过,他的豁达他的“刻薄”都不是装的,“陛下,卫长君命不久矣。”
刘彻恍然大悟:“对!命没了要那么多钱又有何用。”揉揉额角,“朕真是叫太皇太后气糊涂了。”
韩嫣不禁腹诽,这也能怪老太太。
“陛下,该准备朝会了。”
刘彻起身,“散朝后过去,你去准备马车。”
韩嫣应一声“诺”退出去,但他没有前往马舍。每逢大朝刘彻都忍不住跟窦太后起争执。窦太后被气得拂袖离去,刘彻也会被王太后叫过去劝解。
不出韩嫣所料,刘彻还没出宣室王太后的心腹就来了,端的怕他冲动。
王太后不待见韩嫣,韩嫣有感觉就没跟过去。不知道王太后说了什么,等刘彻回来已经没心思往外跑,前往卫子夫宫中看望他的长女。
那日太医匆匆去卫子夫宫中并非她又有了,而是长公主哭闹不止,卫子夫不知如何是好,奶娘怕担责就提议请医者。
韩嫣得知此事后不禁庆幸他见到卫长君的时候没多嘴。
刘彻前往卫子夫处韩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