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6


从钟离氏拿到了燃料的秘密,如今我们银钱充足,又有鹰弹和燃料在手,根本不惧景氏。朝臣们催战都催到我家里了,大哥还稳稳坐着,看来是算准了景清舟要来献降。”

赵珩道:“景清舟不是楚司珏,也不是杨凌。他不嗜杀,不暴虐,当然也不胆小怯懦。若站在他的立场,不做徒劳的牺牲方为上策。他是聪明人,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那大哥打算怎么处置景清舟呢?”

“自然是放他回燕北。”

赵琮“啊”了一声:“那岂不是纵虎归山!”

宋镜敛却明白赵珩的意思:“景清舟当年虽陈兵碧水关外,但他不曾强攻关城,而是甄皇后主动献城在先。景氏兵马入城后于百姓秋毫无犯,不仅如此,景清舟还效法隐太子之法,试图改制革新,虽成效甚微,但民间对他却多赞赏。我大周举仁义之师,对如此仁义之人,自然也不该行不义之事。”

“宋大人知我。”赵珩对赵琮说:“钟离氏若得知景氏投诚,必加紧攻击,春节一过你便率神鹰营兵马,携鹰弹相助景氏,稳定后方。”

“是,大哥!”

赵珩又喊来方野,吩咐道:“传令顾兰西,率本部兵马接手碧水关!”

时隔多年,赵珩又一次踏入宫门。

“舅舅,这里好大啊。”

“这是宸儿的家,宸儿还记得么?”

“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武威城,房子小小的,旧旧的,可住得舒服。这里虽然又大又奢华,但到处都冷冰冰的。”

“没关系,住久了就有温度了,因为未来住在这里的是宸儿。”

景清舟站在白玉石阶上望着舅甥两人,想起当年他和清远就站在那里,抬头望着白玉石阶上的甄皇后。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过去,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燕北多慷慨之士,景家主,只愿你恪守本心。”

二人相视一笑,景清舟冲赵珩拱了拱手:“多谢摄政王不杀之恩。”

景家兄弟拾级而下,赵珩则牵着宸儿的手一步一步登上石阶,走向皇宫正殿。

四人交汇时,景清远忽然说道:“摄政王仁义,我景氏也非忘恩负义之辈,只要有我景家兄弟在,必守大周北方安宁。”

赵珩笑了:“有劳。”

……

国都城的日子过得飞快,自周天子回归后,群臣戮力同心,几场大仗下来钟离氏不复存在,结束了门阀割据数十年的局面,天下终于一统。

赵珩和宸儿站在皇宫最高处的殿宇向下俯瞰,巍巍皇宫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乱世终结,盛世将启,可赵珩知道只要风不停息,阴谋算计便永无止境。只是以后的路,要宸儿自己走了。

“舅舅,一定要走么?”宸儿不舍,他说:“隐太子的法令给天下带来光明,真相在每一个百姓心中。舅舅何不恢复身份,回归姬氏。”

赵珩轻抚宸儿的脑袋,笑道:“我做了快三十年的赵珩,习惯了。只要天下清明,是否回归皇室也没那么重要了。宸儿知道舅舅不喜权势,也不愿意卷进朝堂权利之争。我答应父王和赵都督的事已经做到了,余生只想好好陪着玄度。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那舅舅会来看宸儿么?”

“会。”

“好,舅舅想做什么都行,宸儿希望舅舅开心。”

赵珩望着天际边沉下的夕阳,说道:“临行前,舅舅还有一事相请。只要顾兰西愿意,他可以永远守着碧水关,除非哪日他不想守下去了。”

宸儿扭头望着赵珩:“这是顾将军求的么?我听说他和甄家小姐和离了,我以为东州一行,他们会在一起的。”

赵珩就道:“这是顾兰西的选择。也好,反正我也打算带玄度去碧水关的……”

窗外细雨绵绵,李玄度静静的躺在塌上。赵珩坐在一旁,像往常一样跟他闲聊。

“……元曜接手了通天宫,六大长老给他举行了大巫继位仪式,得苍龙认主,现在他是巫族的大巫了。阿琰的生意越做越大,富得流油。阿琮守着沂山关,督军一方,可出息了。他也娶妻生子了,我爹泉下有知,也该安宁了。”

“玄度,所有人都变得更好了。宸儿长大了,我已还政于他,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明天我们就启程去碧水关,顾兰西说他的院子还租给我们,我打算继续做酱肉买卖养家,玄度觉得呢?”

赵珩等了等,和往常一样没有得到李玄度的回应。他也只是淡淡的笑笑,握起李玄度的手:“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珩感觉掌心有什么东西轻飘飘的刮过,是玄度的手指动了……

第180章

清明时节,天气渐暖,细嫩的绿芽破土而出,武威城外的荒山也吐露几分生机绿意。

赵家兄弟几个来扫墓。

赵琮埋头休整坟茔四周的土块,赵琰则熟练的摆上供果,嘴里一刻不停的念叨着:“爹娘,我师姐又给我生了个儿子,我都有三个儿子了,可吵死了。您二老泉下有灵,保佑我能有个宝贝女儿吧。”

赵琮笑嘻嘻的贴过来:“我可比二哥好多了,我头胎就是闺女,白白净净的,稀罕死我了。”

这话太欠揍了,赵琰忍不住抬手去捶赵琮:“就你爱显摆!”

赵珩忍不住笑出了声:“爹,母亲,我们过的很好。芳唯元煦,你们也放心吧,宸儿立后了,是范清家的闺女,二人自小在陇西长大,青梅竹马,感情很好。翰林学宫的女子学馆也成立了,第一批女学生都已学成离馆。哦对了,那位甄小姐就在女子学馆做先生,还有贺婉,芳唯和她们是好朋友,看到现在的日子,你也一定会开心的。”

赵琮跟着点头:“是啊大姐,不仅翰林学宫有女子学馆,我们陇西也有。我闺女还说等她再大一些就去进学……”

春风拂柳,生机盎然。

赵家三兄弟站在坟茔前,面容平和。

“盛世如你们所愿,安息吧。”

武威城比过去更热闹了,街上熙熙攘攘,还有不少西戎百姓进城采买。

回家的路上,赵珩在主街碰到了古厝,他正在摊位前买肉饼。赵珩心中一喜,忙上前去招呼。

“古厝将军!经年不见,将军安好?”

乍然碰到故人,古厝先是一愣,随即拉着赵珩的手一脸欣喜道:“赵公子,你不是在碧水关么!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

赵珩身上还有烧过纸钱后的烟火味,他说:“清明回来,祭奠亲人。”

想起当年大周的风风雨雨,古厝忍不住叹息:“当年若没有赵公子和李先生入西戎止战,也没有西戎这些年的安定了。”

“赵珩不敢居功,全赖阿润汗和古厝将军深明大义。”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