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自己说:“先生,请让眼睛往上看。”
英格立刻往上看,感觉到老板拉下了自己下睑,对那个女人说:“这一幕可以检查下睑和下穹窿部结膜。”
“他的下睑光滑,脉络清晰,无?异物。”
接着他听到老板说:“先生,现?在请闭上眼。”
于是英格闭上眼,感受到老板的两根手指放在自己的上眼皮上,还在说:“上胞睑的翻转较之下胞睑稍微难一点,食指放在眉弓凹陷处,拇指放在睑弦,也就是生长睫毛处,食指下压,拇指将眼皮向上捻转,就能将上睑翻转。”[1]
伴随着这句话,英格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眼皮被翻过来,他心?里?很诧异,搞什么,原来眼皮这么容易翻面的吗?
第65章
等?到?老板终于放开他的眼睛, 英格赶紧闭眼润润自己的眼皮,然?后就?听到?老板说:“胞睑检查之后,便是两眦和白睛。”
“先生, 请睁开眼。”
英格睁开了眼,对方说:“他的两眦皮肤无红赤糜烂, 内眦不红肿, 因为这位先生是眼干,所以我?们?还得?做泪液分泌试验, 检查其泪腺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那位实习医生说:“老师,这个我?会,让我?来吧。”
于是英格便不安地发现?老板让出了位置,实习医生靠近了自己,他心里?更害怕了, 谁懂啊, 在检查的时候突然?让实习医生上场, 真的会让人心里?发慌!
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那位实习医生安抚道:“先生别担心,我?以前在医院实习过, 给病人做过泪液分泌试验。”
英格惶恐点?头, 看到?对方戴上手套, 拿出了小纸条, 接着把小纸条塞到?了自己的眼里?, 对方还让他轻轻闭上眼睛。
旁边的老板说:“先生, 置于你下眼睑的是消毒检测滤纸,专门用于泪液分泌实验, 不会对你的眼睛造成伤害的,只需要等?待五分钟时间, 我?们?便能从试验结果中知道你的泪液是否分泌正常。”
五分钟的时间,平时玩通讯器,一眨眼就?能过,可现?在闭着眼睛,眼睛里?还有东西,英格只觉得?度分如年,终于,时间到?了,小纸条被拿了出来,他看到?那位实习医生拿着纸条说:“正常的泪液浸湿长度应该是十到?十五毫米,可他的左眼只有两毫米,右眼是三毫米。”
英格的心提了起来,这是什么意思,他的眼睛有什么问题吗?
他忍不住看向了老板,老板一副很平静的样?子,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走到?他面前,撑开他的眼睛说:“白睛微红。”
老板又让他伸出舌头:“舌红少?津,苔薄。”
接着拿起他的手把脉,几分钟后:“脉细数。”(脉搏细弱且快速)
那位实习医生问:“老师,他是怎么了?”
那位老板说:“这位先生是白涩症。”
“什么是白涩症?”
这次提问的是英格,身为一名?没什么名?气的小塞特尔,他很有自觉,这种时候必须提问让老板解释才行。
果然?老板解释道:“所谓白涩症,指的是白睛不红不肿,但眼内却干涩不适,甚至视物昏朦为主症的眼部疾病。”[1]
这一病在中医里?早有记载,其名?首见于《审视瑶函.白痛》,其中写道:“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
还有“神水将枯”“瞳神干缺”等?病名?的记载,在西医学中类似的名?为干眼症。
谢白术对阿兰道:“白涩症分为肺阴不足、气阴两虚、肝经郁热、邪热留恋等?证型,这位先生脉细无力,白睛隐红,是肺阴不足之证,且体内虚火壅滞。”[1]
《证治准绳.杂病》中言:“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有湿热。”
具体来说,这一证型多是因为外感风热,余热未清,导致脾肺有湿热,伤津灼液。[2]
谢白术对这位患者?说:“先生,我?建议你采用内外结合的治法,内服养阴清肺汤,外用药物进行熏洗,今日还可进行一次针刺治疗。”
他解释道:“针刺便是以特制的针刺激身体上特定穴位,达到?治疗的效果,先生能接受针刺吗?”
“能能能!”
经过半个月的采访,英格对所谓的针刺早就?从一开始的害怕怀疑变成了好?奇,毕竟波耳镇上每一个接受过针刺的人都表示这种治疗手段看起来可怕,可实际上效果好?得?不得?了。尤其是某个腿痛的老人,据他说,针刺之后,他的腿痛立刻缓解了不少?,他甚至还打算坐车到?乌兰市找到?这家店再接受针刺呢!
理疗馆的地址也就?是这位老人提供给英格的。
坐在凳子上,看着老板给针消毒,英格调整好?相机的角度,心里?紧张害怕又期待。
谢白术自然?不知道这位拿着相机进行拍摄的患者?的心思,备好?针,他来到?患者?身侧,对阿兰道:“这次我?采用上补下泻法为其施针,此法适用于治疗五官疾病。”
上补下泻法,又名?异穴补泻法,是明?代?名?医李梴倡导的施针原则,其善用此法治疗五官疾病,疗效甚佳,广为历代?中医推崇。
阿兰点?头,将谢白术的话记在本子上,她听得?明?白什么是上补下泻,英格却听得?一头雾水,如果是他自己一人来看病,这些东西听不懂也就?算了,毕竟病人不需要懂太多,医生懂就?行了。
但这次英格有拍摄任务在身,他得?把自己听不明?白的地方弄清楚,这样?才能给网友们?解释,所以他问道:“老板,什么是上补下泻,你能解释一下吗?”
谢白术看了眼身侧正在运行的相机,很理解这位患者?,所以很简单的解释:“针刺的穴位分为偏补的穴位和偏泻的穴位,所谓上补下泻,便是上取偏补的穴位,下取偏泻的穴位。”
知道这位患者?脑子里?肯定还有很多疑惑,谢白术继续说:“所谓补和泻,是治疗的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指的是体内虚弱,比如先生你肺阴不足,便是虚证,所以需要补。”
“实,指的邪气有余,比如高热、胸闷、中暑等?便是此证,这种时候便需要用泻法。”
说完,谢白术发现?对方的脸上依然?满是疑惑,谢白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毕竟中医就?是这样?,不系统地从头了解其原理,半路听一截确实听不明?白。
若是在蓝星华国,大家普遍都有些中医理论的常识,简单地解释之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明?白一些,但在这里?,华国的那些中医哲学原理压根儿就?没人听过,所以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