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8


落地,姜烟就被提前一天赶到的周奎接走。

“要不要去见一见几个领导?待会儿有个碰头会,就是再讨论一下明天的流程,你去不去?”

周奎特地换上一身西装,就是为了看起来更符合这个场合。

只是他满身彪悍,穿上西装之后不像领导,更像是身手高超的保镖。

刚才在机场接人的时候,周奎身边像是出现了一圈真空带,没人敢靠近。

姜烟摇头,脚趾抠地。

“不了,我实在是害怕那样的场面。奎哥你帮我去吧。再说,我就是来露个面,代表我爷爷走这个流程,也是想亲耳听到曾家人的道歉。不然,我肯定就不来了。”

如果没有仪式,姜烟肯定不会来的。

她大概是辞职时间久了,现在再想想从前在电视台的那些人情往来,还有客套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果然,不做社畜之后人生都变得多姿多彩了。

周奎也不意外,点点头,用粗粗的手指在平板上点了几下,说:“行,我去。你今天就好好休息。结束之后是打算在北京待两天还是回去?”

“回去吧。”姜烟上次来北京时间长,大部分地方都去转过了。

周奎颔首,他也是希望如此安排的。

姜烟的身份还是比较敏感,在仪式上露个面,把姜家和曾家的事情弄清楚了,之后就赶紧回去。

虽然在这边周奎也有自信可以保护姜烟,可是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谁也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周奎还是会留在北京这边,直到有关《行道天王图》的影响降低才会回去。

这一点,周奎已经在小组内部会议里跟明燕他们说过了。

其实整个赠予仪式并不复杂。

《行道天王图》已经通过仪器做了全部扫描,在博物馆内实体已经放在了展览柜里。

加上这是在博物馆里,前来拍照和做新闻视频的媒体都是官媒,闪光灯什么的也没有。

剪彩和捐赠证书颁发后,仪式就已经全部走完。

馆长和这次仪式的负责人对姜烟这个举动万分感谢。

仪式结束后,姜烟简单的回答了记者几句,就在周奎的帮助下从前面脱身。

把那些记者都交给了博物馆的馆长和几个负责人应付。

坐在后台喝水的时候,姜小叔也晃晃荡荡的走进来。

这还是姜烟自去年拿爷爷的遗物后,第一次见到姜小叔。

姜小叔显然也注意到了姜烟,只是没打算说话,翻着白眼翘着腿坐在旁边,心里盘算着要找曾家拿多少钱。

对于姜烟二话不说就把《行道天王图》捐赠的事情,姜小叔破天荒的什么也没说,甚至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

房间内一时沉默下来。

姜烟端着茶杯也不觉得尴尬,反正她和小叔一直都没有什么亲戚感情可言。

只是博物馆显然也不会这么怠慢姜烟,很快就有馆内工作人员过来。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都要拿拐杖的老人。

见状,姜烟连忙起身。

“姜小姐,张僧繇的真迹,这是对我国古代绘画史一处空白的填补。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老人说话甚至都有些含糊,只是看着姜烟的时候,像是在姜烟的脸上要找出什么来,口中又低低的不知道念着什么。

不等姜烟试图听清,旁边就有另外一位工作人员也激动不已的点头:“不错!这可是自唐朝之后就再无任何记录的真迹。”

姜烟倒是不敢居功,摆摆手说:“画能回来,曾家出钱,国家出力,其实我也没做什么。能够以爷爷的名义捐赠,也是因为一桩陈年旧事。”

“话不能这么说。”老人努力拔高,看向姜烟的时候甚至几度哽咽,情绪显然比别人来得更激动:“如果不是傲霜大哥,曾家人又怎么会出钱?说来也是巧了。我跟你爷爷认识,我从前还找他做过字画修复,还跟着他学了不少的东西。要是没有当初的事情,以你爷爷的才华和能力,又怎么会籍籍无名?”

老人走上前,看着姜烟的脸,不住道:“像!你跟你爷爷真的很像。不是五官,是那股劲儿!”

姜烟有些意外,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爷爷从前认识的人。

倒是一旁翘着脚的姜小叔看了半天,突然说:“是怀归叔叔吗?”

“对!”老人高兴的转身:“你是听泉,对吧!你啊……”

看到姜小叔如今的模样,老人又是一声叹息。

他也只是从年纪上猜测姜家两个兄弟。

如果不是今天这个场合,换做其他时候,其他地点,要让他认出眼前这个满脸市侩,举止粗俗的男人是姜傲霜的小儿子,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姜小叔当然知道老人这叹气是什么意思。

越想越气,一肚子火直接对着姜烟,语气略带警告说:“知道你有钱,你不跟曾家计较,不要拦着我计较。出事的时候你爸都考上大学了,你爸可没有被耽误。你问问人家,我找曾家要赔偿是不是合情合理?”

“我没有要拦着你的想法。只要合法,不违反公序良俗,你要多少钱我都不管。”姜烟从来没想过阻止姜小叔要钱。

姜小叔摸着口袋想要点烟,只是对上前面那个老人的眼睛,又放下了。

“你知道就好,这次之后你们家也别跟我们家有什么来往了。老爷子死的时候我就说了,你们都欠我家的。要是没有那件破事,我家康康会现在累死累活的在小公司里打工?我家芳芳会每天点灯熬油一样就为了考个农村小学老师的编制?都是欠我的!”

姜小叔怨气很重。

尤其是在看到小时候曾经见过的人的这一刻,他恨不得杀了曾家人。

他原本也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何必像现在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的孩子也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不是熬过了高考,还要面对各种编制考试,为了一个稳定的未来,恨不得把命都读进去。

姜烟听了姜小叔的话,也没有反驳。

姜康和姜芳,一个是姜烟堂哥,一个是堂妹。

姜康当年高考失利,去了一个二本小学院读计算机。毕业后找工作,好一点的单位和公司都倾向于985,211都是退而求其次。姜康的学校名不见经传,大厂根本不要,最后只能在一家小公司做程序员。

996都是家常便饭,有次年夜饭吃到一半还要赶去公司应付突发情况。

姜芳比姜烟年纪小点,考上本地的师范,现在为了考编,大学毕业像是没毕业。

姜烟不知道如果没有当初,现在会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姜小叔此刻的怨恨,合情合理。

第291章

◎你们这个时代的学生都这么全能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