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
覆盖,假得很。”
她和姜父之间,其实只要自己退让半步,也不是不能维持父慈女孝的局面。
可姜烟现在不愿意了。
这样虚假的表象,她不想要。
自己受委屈,姜父也不自在。
洪升点头。
他的老师和友人不是以“孝义”为表率,便是远近闻名的“性孝友”。
洪升自然也是个孝顺的。
可这次回了钱塘,他知晓自己会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最后的结果不仅是他带着妻子孩子搬出家门,更是连杭州都待不下去了。
“若是我无错,我这般是为不孝吗?”洪升咬着牙,怎么也无法从这件事情里释怀。
甚至到了晚年时候,父母俱已不在,他还是难以从这个心结中解脱。
姜烟不知道洪升家里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只望着天上的月亮,说:“你们对于父母的看法,与我们那个时代略有不同。我们依然尊敬爱护父母,也希望他们平安健康。但,我们心中也有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自己的情绪平衡。我们看重自我,爱别人的同时更爱自己。这不是自私,只是人生有限,社会压力又那么大,如果自己都不快活,这辈子也太苦了!”
如果让姜烟来说,那并不是不孝。
可在洪升所处的时代,他带着妻子孩子离开,甚至搬出杭州,在一些人眼中便是不孝。
洪升终于松开了手,抚上自己心口的位置,呆呆道:“是吗?”
他这次回去,在杭州并没有待多久便因为天伦之祸搬出家门,最后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
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从小长大的故乡,去往京城。
姜烟不知怎么形容。
洪升这段时日,像是一个永远奔波在路上的行人,天地间仿佛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供他停留。
更没有时间和精力让他喘息。
那个架着腿听戏吃黄豆的少年,消磨在生活中。
但好在,他还有妻子。
黄兰次一路陪着他,毫无怨言。
不仅如此,夫妻俩在路上的时候背着行囊,牵着孩子,还不忘打拍子。
石头的敲击声是拍子,双脚用力踩在地面发出的声音也是拍子。
黄兰次有个好嗓子,会在旁边轻轻哼唱。
一家人苦中作乐,风尘仆仆的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你打算做什么呢?”姜烟不解,在这个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时代,洪升带着妻子和孩子到京城来,实在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不管是哪个时代,一国首都都不是那么容易站稳脚跟的地方,生活开销更是不小。
作者有话说:
有关洪升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他妻子黄兰次的更少。
但这两个人不仅是青梅竹马,还是才子佳人的搭配。
加上洪升的爱情观其实也能从《长生殿》里看出一点,所以我估计他们夫妻感情应该是还不错的。
还有一章,晚点更新,大家晚安呀~
感谢在2023-02-22 19:39:26~2023-02-22 23:54: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chas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幻蓝雪 30瓶;Schass 10瓶;马可菠萝包 6瓶;南柳鸢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5章
◎*一骑红尘的荔枝践踏着百姓的血肉。◎
“这世上有千万种办法可以填饱肚子, 我还有一身才学,不能为官, 卖卖字画总是可以的。”洪升想得很乐观, 而他之前来京城的所见所闻也并非没有用。
很快,在结识了几位名士后,洪升的诗集编成, 诗名大涨, 也因此卖文为生。
也是这个时候, 洪升着手写了一本唐代背景的传奇。
其实初稿在杭州时就动笔了,那时这本传奇的名字还叫《沉香亭》,其中还有李白的身影。
只是到了京城后,朋友觉得这本传奇并没有多出彩,洪升便暂时搁置了。
毕竟,他在京城也不算富裕,没有那么多精力耗费在一本不那么出彩的故事上。
但洪升的心里还是想写那个天宝年间, 帝王与贵妃的一场邂逅。
“兰次与我说,第二个版本的《舞霓裳》恐会让如今的大清皇室看做是讥讽之作,我删去了李白, 又删去了李泌。”洪升沉默了会儿, 看向身后的院子。
他在家乡时就剃了头, 捏着身后那条辫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是……”姜烟在幻境中也看到了黄兰次的身体每况愈下。
从杭州到京城,这一路黄兰次遭了不少罪。
到了京城后,洪升虽诗名大涨,可要在京城安家不易, 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黄兰次每日大量的时间必须耗费在持家上。
长此以往, 黄兰次如今早已没有当年的活泼灵动, 常常需要坐在一侧休息,手中还不能停歇的做缝补,看着洪升教导孩子读书。
妻子的话,他一直都听到了心里。
将更多的视角放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身上,加之与妻子这么多年的感情。
在一路汲汲营营下,洪升终于在四十三岁这年写出了《长生殿》。
而这本传奇改成戏曲一经推出就传唱整个京城,甚至皇宫中都有人听说过这部戏。
《长生殿》带给了洪升从未有过的成功,本就桀骜的狂生在这一刻也愈发不警醒起来。
他甚至还期盼着这次的机会可以成为敲门砖。
那年国子监肄业离开京城,洪升就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仕途的想法。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遗世独立的高人。
是个人都要在这世上追名逐利的活一辈子,为官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最终的归宿。
可这场如泡沫一般的梦终有要醒过来的那天。
洪升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卷入了如今朝堂的南北党争。
北党向康熙举报,以洪升一干人等在赫舍里皇后的丧期听戏演剧为由,不仅将洪升打入大牢,国子监也将洪升除名。
饶是最后洪升没有死,他那个追寻仕途的梦想也彻底破碎了。
“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从幻境中的那个自己身体里脱出,手里还拿着一壶酒,醉醺醺的悲叹。
他什么都没了。
便就如此吧!
洪升落魄离开京城,一如当初他带着一家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京城一样。
此后,他去过许多地方。
尽管下了大牢,《长生殿》的《骂贼》中也有洪升影射前朝大清的内容,却意外的没有被清皇室清算这本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