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当真……”高长恭有些说不出口。

毕竟,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北齐的几位皇帝荒唐残暴。

姜烟眼神微动,很快就明白了高长恭的意思。

走到他旁边坐下,说:“历史由后人评说。这话其实可以理解成两个意思。一种呢,是由往后的人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进行评价。第二种有点阴谋论,就是由胜利者书写。毕竟,都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啊!”

高长恭偏头看她。

“兰陵王,这就是系统和我正在做的事情。如果高家在历史上的评价真的如一些人所说那样,也不过是重新确定了这段历史的黑暗。如果不是,那也是你为高家明辨的机会。你再犹豫为难也改变不了历史,不是吗?”

大概是姜烟的眼神太沉静,高长恭这些天来一直起伏的情绪得以安宁。

毕竟,谁能做到看见后世无论是史书还是网上的评论说他们全族残暴不仁、全都是疯子、脑袋有问题这样的话之后,还无动于衷?

高长恭觉得自己做不到。

但又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没有记录错,高家的几个皇帝的确就是这么的不堪。

在这样摇摆的情绪下,高长恭差点没把自己给搞抑郁了。

“这也不算什么。看过大明那段的记录吗?”姜烟起身,宽慰的拍了拍高长恭的肩膀:“朱元璋和朱棣看到朱祁镇的时候也只是分别过去踹了几脚,没有当场气死过去!谁家还没点糟心事儿?看开点!”

作者有话说:

①:《晋书》

②:《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

——

朱元璋&朱棣:???过分了!!!

小姜:哈哈哈哈哈~举个例子~

大家元宵快乐~

我收拾收拾准备去吃饭啦,回来继续更新!

——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历史那些事儿》,B站的一个纪录片。我去年看过,但是没看完哈哈哈,昨天又翻出来看了。大晚上第一集 看饿我了……

蛮推荐大家看的,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文案宝才。

尤其是第一集 ,我印象真的太深刻了!

感谢在2023-02-04 23:57:26~2023-02-05 16:42: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昊颉、一梦浮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x. 7瓶;澜汐 2瓶;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2章

◎*世人皆知文坛中那个在宋朝以后才被逐渐托举起来的陶渊明。看不见在东晋黑暗中踽踽独行的陶潜。◎

第三次幻境开始。

姜烟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了一间茅草屋里, 阳光通过窗户扫射进来,暖得让姜烟都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掀开身上薄薄的被子, 姜烟走了出去。

就见陶渊明坐在院子里, 闭着眼睛,膝上放着一块长长的木头,看模样有点像没有弦的古琴。

姜烟看他双手轻轻在琴身上抚弄, 仿佛真的在弹琴。

许久后, 陶渊明双手缓缓停下, 看着站在门口的姜烟,捋着胡须笑了。

“姑娘觉得这是什么?”

他指着自己膝上的琴。

“琴?”姜烟不确定的说。

陶渊明发出阵阵轻笑,将那把无弦琴放在旁边:“姑娘如此不确定,想来看见的是木头。”

这么说也没错。

姜烟是从他的动作猜出是琴,如果只是放在一旁给她看,她当然觉得这只是一块木头。

“可在我看来,这是琴。一架绝世的古琴。堪比‘号钟’, 胜过‘绕梁’,赢过‘绿绮’,不输‘焦尾’。”

陶渊明爱怜的抚摸着琴身:“它的声音, 在我的心中, 是这世上最绝妙的琴音。”

灰白的头发在太阳光照下, 银丝流动着金光。

姜烟从前只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却不知晓,原来陶渊明的心中还有一段无人知晓,唯他私藏的琴音。

将琴放回屋内, 再出来的时候, 陶渊明的手里拿着锄头。

姜烟跟着陶渊明一起走出院子, 就听他这一路上,低低的诉说这些年的过往。

“起初,我家境尚可。家中有一庶妹,我俩兄妹关系不错。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想要做官也要四处找寻办法。”

陶渊明轻轻叹气,如今他早就释然了。

可回忆起当初的心绪,也难免为当时的自己唏嘘。

“你很喜欢谢安,是吗?”陶渊明在现代的时候就看得出来,姜烟在经历了幻境之后,对谢家那三人明显态度不同。

他虽不知道在幻境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但也很能理解。

谢安石,天下谁人能不敬仰呢?

“纵然谢安举贤,看得也多是门阀世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高门。”

很不巧,家道中落的陶渊明就是寒门子弟。

“我做过许多官职。在桓玄麾下任过职,去刘敬宣手下做过参军,当过数十天的彭泽县令。”陶渊明扛着锄头,长长的叹出一口气:“当的官越多,我就越失望。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也不想这个世界改变我。我幼时学字看书,学的是圣人道理,也想要治国安天下。”

只是雄心壮志都磨灭在每一日做官的麻木中。

姜烟跟在旁边静静的听着。

说来很奇怪。

明明是万分悲苦,壮志难酬的事情。从陶渊明的口中说出来,却平静得像是桥下淙淙流过的溪水,头顶飘过的一片白云。

对他的世界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姜烟自然也感受不到他情绪的波动。

陶渊明像是一片静谧的湖泊,装得下整片蓝天白云,也装得下划过天际的飞鸟,乘着树叶落下的小昆虫。

饶是姜烟一句话都没有说,只跟在他身边,也觉得心情变得宁静下来,呼吸也轻了,大脑好像整个沉浸下来,不去想在幻境中要怎么塑造节目。

天地间的庸俗,在这位靖节先生的面前都化作尘烟。

“姑娘?”陶渊明伸手在姜烟面前晃了晃,拉回了她的思绪。

两人继续走着,明明不长的一段路,却觉得走了好久好久。

“可时人不读书。孔子是谁?那些清谈之人说不定都有人念不出一句论语,却能拿着玄学高谈阔论,仿佛自己是千古名士。”

陶明渊到这一刻,才终于有情绪上的波动。

像细雨洒落,在湖面打出一圈一圈的涟漪。

“不想出仕的人要做隐士,想出仕的人更要做隐士。隐士不过是朝廷的锦上花,是遮羞布!”

姜烟很难不认同陶渊明所说的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