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留下一道身影,供后人远望。
谢安也的确不负他早年获得的盛名。
在经历了谢万去世后,谢安收拾好谢家的一切,望着妻子,再看院子里也逐渐稳重下来的孩子们。
他彻底的放弃了闲云野鹤的日子,投身仕途,于谢家在朝堂中的颓势,力挽狂澜。
大雪渐消,艳阳从云层后探出头来。
姜烟追上谢安,他如今不再是桓温手下官员,从太守做起,一步步,一步步的向上爬。
在位期间,谢安的政绩并没有那么优异。
但谢安于人心却是入木三分。
没有人不说谢安好,哪怕升迁离开,也有人怀念谢安在任时的日子。
他从侍中到吏部尚书,再到中护军。
陈郡谢氏走出了谢万兵败带来的阴影。
姜烟身边出现谢玄和谢道韫。
年轻时候的谢道韫比起谢玄谢朗还要像谢安。
不是模样,而是眉眼。
他们都是温柔的,却也是最坚韧的。
“建康,非去不可吗?”谢安的妻子刘氏递上行李,也明白自己这话问得毫无意义,只望着谢安说:“一路小心,我可还想听曲儿看乐子。”
谢安哈哈大笑,笑弯了一双眼睛望着妻子:“夫人且放心,为夫亦是如此想的。”
姜烟站在谢玄和谢道韫中间,看着前面夫妻分离的一幕,忍不住问:“你们不担心吗?”
桓温虽北伐失败,但权势滔天。
废黜司马奕,改立司马昱。
纵然有谢安和王坦之扶助司马昱,可东晋这位简文帝却只在位一年便忧心病重离世。
如果说,东晋曾经有过复苏的时机,那边是在司马昱继位前后,他都是想要东晋重振山河的那个人。
“我相信叔叔!”谢玄挑眉,俊朗青年声音洪亮,笑起来的时候满是自信桀骜。
一旁的谢道韫也点头表示同意。
在他们看来,这世上就没有三叔做不到的事情。
当初那么多人指责谢氏,可还不是走过来了?
“历史真是……兜兜转转的一个圈。”姜烟当然知道谢安此行不仅没有危险,还是他走向名相的第一步。
只是想到建康的司马家,实在是有些唏嘘。
“曹家挟天子,最后让汉献帝禅位。司马家斩杀天子,令曹氏不存。如今,桓温觊觎皇权,伸手便废黜了司马家的皇帝。”
姜烟看着都快觉得,世上可能真的有“报应”这么一说吧。
谢道韫和姜烟走在一起,谢玄着急走得前头一些,最前面的还是谢安。
听了姜烟的话,谢道韫思索片刻,一针见血的说:“皇权势弱,天子不再是天子。”
如果不是皇权势弱,曹家、司马家和如今的桓温又怎么敢呢?
而天子,也不再是天子。
汉天子给人震慑八方,横扫八荒的气势,在这些人身上十不存一。
皇帝,成了魏晋南北朝最大的笑话。
皇室,也不过是最大的世家门阀。
“对啊!”姜烟赞同谢道韫的话。
两人继续往前走。
如今,等待谢安的就是一场豪赌。
建康城内,司马昱临终前,由桓温上疏,命谢安前来受遗诏。
很快,新帝继位。桓温入京要来觐见新帝。
太后惶恐,命谢安与王坦之前去新亭迎接桓温。
而桓温此次前来,人人都猜测,桓温是不是想借着这次的机会杀了谢安。
谢安一死,震慑王家的同时,还能给那些阻止桓温当皇帝的人一些警告。
姜烟挽着谢道韫的胳膊,跟在谢玄和谢安身后,四人一同进了建康城。
“谢安,你不怕吗?”王坦之和谢安站在一起,稍稍抬头就能看到远处渐渐逼近的桓温一众人。
姜烟站在谢安身边,谢道韫和谢玄也只是在幻境里见过这样的一幕,跟在姜烟的身边双双抬头张望。
谢安淡定的站在原地,仿佛要来的人不是桓温,只说:“先帝为了阻止大司马,软硬兼施。病重后不得不退得几乎是举国相让。这些,大人也是知晓的。”
作者有话说:
因为更新不定时,我都不敢看评论区哈哈哈哈,羞愧!
感谢在2023-01-29 23:41:41~2023-01-30 22:52: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染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中锦书 30瓶;染筝 20瓶;老虎爱吃绿豆糕 9瓶;归鹿 5瓶;房子、余世有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3章
◎*谢安的一代名相之路,从与桓温对峙的这一日,便正式开始了!◎
王坦之擦擦汗, 他当然是知道的。
当初桓温有多霸道,先帝又有多退让, 王坦之都看在眼里。
可是如今新帝继位不稳, 朝中上下都忌惮桓温的权势。
最重要的是,王坦之是担心谢安好不好!
“可没有传言说桓温要杀我啊。”王坦之眼神瞟了谢安一眼,小声的说。
这要是他自己, 其实反而还不担心。
谢安站在那里, 面容始终含笑, 甚至在看到桓温之后笑容更明显里了。
“王大人,今日才是最重要的时候。无论是我,还是皇上,存亡都在此刻了!”
谢安的话说得王坦之心里更紧张了。
擦了擦额头的上的汗,甚至拿反了笏板也没有注意到,小声道:“你也知道?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知道呢!谢安石,你啊你, 你怎么站得住啊?”
谢安笑而不语,甚至更挺直了脊背,期待着桓温一行人的到来。
姜烟站在人群中, 想要第一时间看看桓温到底是什么模样。
她在顾恺之的幻境里听过桓温父子的名字, 也从顾恺之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桓温父子在这个时期对东晋的影响和权势。
“桓温此人, 狼子野心。但也不得不称得上一句豪杰。”谢玄站在姜烟身边,双手背在身后。
大概是因为环境中的其他人也看不见他们三个,谢玄声音也没有压低。
“北伐功劳也有他的一份力,前些年若非桓温,也不至于等到三叔出山。”
权势如桓温这样的权臣, 对一段历史, 一个王朝, 并非都是不好。
他只是将自己的凶狠一面对准了皇位,朝向皇族。
这样的心思放在其他朝代,可能会令人不齿,也让人惊恐退避三分。
但在魏晋南北朝,太正常了。
“我等并非憎恶惧怕桓温。”谢道韫注意到姜烟眼神里的迷茫,笑道:“桓温几次北伐,也是出生入死为我朝收服过失地的人。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