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没有这么担心过。
比起专业的历史系学生,姜烟只是一个业余的爱好者。
而从小到大的历史书上,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记载非常少。
姜烟印象里,高中的历史课甚至是简单的讲了几个知识点,随后就没有了。
倒是陶渊明和王羲之被更多人知晓。
一个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流传千古,一个以一卷至今下落不明《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人普遍认知中的书法大家。
姜烟正烦着,手机突然亮起来了。
打来电话的人是段危?
“烟烟,我在写曲谱,有个问题想问你。你说这次的配乐是针对魏晋南北朝的,我查过史书了。你是想要什么样的基调?”
段危还真不是私心作祟才大半夜打电话的。
他从前的那些乙方,甚至有过凌晨三点半接他电话的事情发生。
姜烟就躺在床上,侧着身将手机夹在自己的脸和枕头中间,这样就不用一直用手扶着手机。
“基调?”姜烟不解。
之前段危做她的配乐,从来没有在写曲谱之前还特地打电话来的情况。
问基调?
段危轻笑,解释道:“自从知道你是做历史向UP主之后,我后续制作曲谱都会提前去阅读史书,了解当时的普遍社会情况。这样的配乐才能恰如其分的嵌合视频质量。
姜烟非常赞同这话,点头应声。
“所以,这次的也一样。只是比起之前或强盛或衰败的王朝,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一面歌舞升平,饮酒作乐。一面是衣不蔽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段危想知道的,就是姜烟整个视频的基调。
“我也不知道。”姜烟叹着气,茫然的望向天花板。知道段危为了自己的配乐竟然耗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她甚至还有种受之有愧的感觉。
段危敏锐的察觉到姜烟的困境,放下钢笔和曲谱,坐在钢琴前面用手指轻轻摁下一串舒缓的音符。
“那就先试试,都试试看。”段危手指好似无意识的敲击琴键,可那欢快灵巧的音乐却实打实的安慰到了姜烟。
段危又说:“我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都不去试试看,哪怕只是在最外围看一眼,又怎么确定自己的想法?这也不是什么有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多试一遍不会有什么。”
“你说得轻巧。”姜烟又翻了个身,被子枕头发出吸索的摩擦声。
“是!”段危的笑声通过手机听筒传出,在这安静的月色下显得有几分幼稚。
“今天是我打扰了你的休息,那我就送你一曲,祝你安眠好梦。这个事情,我下次再问你。”说罢,段危将手机放在钢琴上,手指灵巧的在黑白琴键上跳跃起来,音乐动听欢快,好像一首忘忧曲,让人瞬间就忘记许多烦恼。
姜烟看了眼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的是正在通话中,再听那头传来的钢琴声,她的心也跟着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
什么魏晋南北朝?
哪里比得过自己的一夜好梦?
睡着了的姜烟并不知道,段危为她弹了一晚上的琴,直到太阳升起才停下。
第二天精神奕奕的姜烟直接在后院等待着嵇康、山涛和阮籍的到来。
“注意事项都与三位说清楚了,幻境中主导幻境的是你们。我再强调一遍,在幻境里是做不了任何修改的,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愉快。”
“明白。”嵇康若有所思的点头,背后的古琴始终与他在一起,始终不曾分开。
这次也是一样。
姜烟与三人手拉手围成一圈,对视之后,抿着唇,眼底满是兴奋之色的说:“第一次幻境,开始!”
作者有话说:
我今天真的太困了。
番外和二更三更明天更新,数学题也明天做!
大家晚安!
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福寿绵延!
感谢在2023-01-22 16:22:19~2023-01-22 23:50: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筱紗 100瓶;老虎爱吃绿豆糕 20瓶;沉珟 10瓶;微风一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9章
◎*林间清风习习,吹动着他们的衣衫,山下淡淡的雾海翻滚,一切都美得像是仙境。◎
姜烟进入幻境, 刚落地就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进入幻境之前,她还在艳阳高照的六月, 现在一下子进入飘着鹅毛大雪的冬天还有些受不了。
身上披着厚厚的披风, 头上戴着兜帽。
裹紧了披风,就看见一个少年衣着单薄身后还背着一大捆干柴走过来。
明明是这么冷的天气,对方却没有缩成一团, 反倒是哈着气, 笑容满面的哼着歌儿。
仔细听过去的话, 还能听见诗经的词。
“我幼时家贫,这捆柴卖给邻居,总能换上一口吃的。”山涛也揣着袖子出现在姜烟身边。
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年轻时候的气度,每一条皱纹仿佛都刻满了悲苦。
如果说,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负盛名的风流人物,那山涛就是七人之中最为沉稳老道的那个。
一个人的性格不会一蹴而就。
往往是早年的经历,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我爹去世之前, 家里还留下了些书,也幸亏我识字早,跟着父亲也学了不少道理。”
山涛言语中满是庆幸, 但又充满了悲哀。
在这父亲去世之前, 日子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至少不用如此辛苦。
两人跟着少年山涛往前走,到了一处小院门口停下,一捆柴只卖了几个铜钱。
但就算是这样,少年依然高兴,哼着歌儿脚步轻快的就走了。
其实, 山涛的少年时期很简单。
读书、写字、养家。
“人这一辈子, 不就是这么过来吗?”姜烟喃喃, 只觉得在这样的寒风中还能欢快的唱着歌,为几个铜板高兴的山涛,纯真到令人羡慕。
山涛却笑着摇头,两人步子缓缓的跟在少年山涛的身后,白茫茫的雪地里只有一双脚步。
“人这一辈子都相差无几,可我心存高志,我想为这个世道做点什么。”山涛从不回避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回避过自己对仕途的追求。
这个时代的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识字。
更多是为了治国,为了平天下!
三国乱世,在山涛的少年时期,刘备还没有白帝城托孤,东吴的两宫之争也没有任何端倪。
天下好似短暂的引来了三足鼎立下的平稳。
山涛出生后所见到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