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


高兴可以看到姜烟看破这一切。

手持羽扇朝着姜烟作揖:“便是下一出戏了!姑娘,幻境之后再见。”

“幻境之后再见!”

姜烟这次不需要任何人帮助, 双臂展开, 自然的向后倒去。

风声呼呼从她耳边吹过, 姜烟只觉得自己好像在这一刻成为了鸟儿,翱翔自由在天地之间。

触碰到水面的一瞬间,整个幻境像碎玻璃一样裂开,然后在刹那又重合在一起。

只是周围的环境也变了,姜烟此刻正站在大殿中央。

“姜姑娘。”

曹丕坐在上位,单手撑着额头,神情有些恍然。

见到姜烟过来,问出了自己从现代看过那些有关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后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我真是个很差的皇帝吗?”

他们说,如果没有曹操,曹丕当不了皇帝。那是他爹用一辈子铺平的路,只是曹操命不好,临死前都没能当上皇帝。

他们说,曹丕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对嫉妒兄弟,记恨从前不帮他的人,一丁点小事都能记上许久,等到大权在握,再狠狠打击。

他们说,曹丕此人,狡诈奸邪,无德小人。抢父妾室,迫害发妻。

如果诸葛亮他们到了后世得到的是心满意足。

曹丕看到的只有满纸批判,犹如一把把刀子,刺得他说不出话来。

曹丕起身,缓步走下台阶,看着那个高高的龙椅,眉心深锁:“他们以为,我爹一辈子铺设的路,便是那么好走的吗?殊不知,两千年后也只有汉人,谁人会说自己是‘魏人’?”

篡汉。

董卓没成功,但做得粗糙,被骂了半辈子。

袁术抱着一块石头,认为那玉玺就是天命所授,自信满满的称帝。结果到死都在被人讥讽,瞧不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孙刘讨伐,天下不齿,谁人不说他一句“曹贼”?

怎么轮到曹丕,就好像那大汉的龙椅叫嚣着把汉献帝推下去,热情的邀请者曹丕去坐了?

姜烟看着幻境,到十一点也不意外。

前面的幻境人多,纵然曹操多疑,也坦然的交到所有人手里,大家一起支撑起这片幻境。

到了曹丕手中,主导人则只有曹丕。

他是皇帝,多疑却更胜他的父亲。

“史书功过,自有评说。但,你不是一个差皇帝。”姜烟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曾经坏心眼的对比过三家的二代。

孙权……拉倒吧。

孙权晚年,两宫之争导致东吴唯利是图的浮躁气息愈发浓烈。

而刘禅,只能说平庸。失去了蜀汉旧臣,就更显得他没有什么能力。

乐不思蜀其实发生在投降之后。相比蜀汉后人之忠烈,对比得刘禅愈发没骨气罢了。

孙皓受降后,面对司马炎还能说出“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的话。在贾充讥讽自己残暴的时候,更能说出“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

明着嘲笑贾充,实则讥讽司马炎。

对比起来,刘禅还不如他的儿子。在受降当日,于宗庙前杀了妻儿后自杀,宁死也不降。

曹丕能在曹操去世后,迅速稳定局面,而且一步步走上帝位,已然是非常不容易了。

“你可知,在这王庭之外那些人的心中,大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曹丕转身,不再看那龙椅。

带着姜烟走出大殿。

两人一出来,便又走入了亭台中。

曹丕坐在里面,抬手便幻化出一壶酒,两个杯子。

“姜姑娘,可愿与我共饮?”

姜烟点头,跪坐在一旁。

曹丕端着酒杯,浅浅饮了一口,说:“大汉四百年。汉高祖起义抗暴秦,与西楚霸王争天下。从小小亭长到皇帝,何等传奇?汉武帝攻打匈奴,扬汉国威。宣帝文治武功介是优异。纵然大汉出了那么多昏庸皇帝,甚至一度被王莽篡权。可它依然是那些百姓心中归属。”

说着,曹丕指了指头顶的太阳:“就像这轮太阳,无可取代。”

这一点,姜烟是同意的。

所以曹丕最后取而代之,对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来说,简直是石破天惊一般的事情。

哪怕汉献帝只是一个摆设,什么都不做。

可这天下明面上的主人依然是大汉的皇帝。

曹丕登基称帝,对汉人来说那是山崩地裂的存在。

难吗?

他做到了!

在这之前,他推行“九品官人法”,拉拢世家大族,让他们成为自己称帝时摇旗呐喊的支持者。

随后又凝视着那个懦弱的皇帝,与他在天下面前演了几出虚伪的戏码。

自此,再无汉献帝。

只有魏国皇帝!

姜烟坐在冰冷的石凳上,亭台之外明明是炎炎夏日,她却觉得幻境冰冷无比。

或许,不是幻境冰冷。

而是曹丕的心。

世人都说曹丕心胸狭窄,为人奸恶。

可一个心胸狭窄,为人奸恶的人,能写出“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和“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的诗句吗?②

对于兄弟,曹丕并没有嫉妒谁。他的才华不差,否则也不能被后世列入“建安三曹”之一。

他,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此我之不幸 , 而汝曹之幸也。”曹丕低声念着,笑得讽刺。③

“难道我这个当二哥的见到弟弟死了,就会高兴吗?”曹丕愤怒的将手里杯子丢下亭台。

也是这个杯子丢下之后,亭台之下波纹泛起,最后竟然飘起漫天大雪。

亭台外,积雪很厚。

少年的曹植将自己的诗文给曹操看,曹操满意的抚掌大笑。

一旁的曹丕看了眼自己被放在石桌上逐渐被雪花覆盖的文章,强行让自己移开目光。

他无数次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却总有更优秀的弟弟吸引着父亲的目光。

以至于就算自己当了皇帝,曹丕也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做得够好,能不能得到父亲的赞许?

他重民生,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

世人只记得他三次伐吴,铩羽而归。

却不提他平定武威三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击败鲜卑。大破羌胡,收拢西域,设立西域长史府。

世人皆知曹植的《洛神赋》,辞藻华丽,赋中之最。

却鲜少知晓,曹丕写下了迄今为止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七言诗。

甚至提出了批判文学,让中华文化在之后的发展中多了更多丰富的可能。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便是曹丕提出的。④

姜烟的目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