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文人。
小院门扉推开,初春还穿得相对厚实的诸葛亮走出来。
“姜姑娘,这场戏,看得如何?”诸葛亮说完,伸手请几人进去。
关羽和张飞在门外守着,屋内只有刘备,诸葛亮和姜烟。
“戏很精彩。”姜烟想到与曹操分别是,黄河边的那番话。
姜烟虽不至于因为这些话就认为曹操是个多么正直的人,但却看到了被后世评价为“奸雄”的人,心中荡着的那股傲然。
“喝茶。”诸葛亮倒茶,桌边放着几张纸,上面的字却有几分娟秀。
看姜烟注意到这里,诸葛亮轻笑,小心的收起每一张纸,说:“这是内人的笔迹,她今日不在。”
姜烟点头,沉默片刻,托腮看着两人,突然问:“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呢?至少现如今看,刘备可以说是最没有家底儿的了。”
此时的刘备因为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面对曹操的反击又有些力不从心,最后投奔刘表。
刘表最初欣然答应,还给出丰厚优待。
只是,好景不长。刘备在荆州的威望越高,刘表的心里就越不舒服。
渐渐的,刘表开始忌惮刘备。
以至于在荆州的这些年,刘备其实一直都没有可以发展自己能力的舞台。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庶不断推荐的诸葛亮,也渐渐引起了刘备的好奇心。
“姜姑娘是想听客气的话,还是听真心话?”大概是在室内,诸葛亮晃动着手里的羽扇,唇角噙着一点笑意。
就连对面的刘备也被逗笑了,但状态显然是已经非常了解诸葛亮,知道他偶尔也会露出这些看起来有点童趣的模样。
毕竟,这个时候的诸葛亮,还不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
“当然是真心话。”姜烟一本正经道,随后又害羞的笑着说:“但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是客气的话,您会怎么说?”
“客气啊?”诸葛亮摇着折扇笑得开怀:“客气的话,我便说是因为与主公有缘,主公与我也有缘。”
姜烟听了,很是淡定的点着头。
果然是非常客气的客气话。
“如果是真心的话,那就有得说了!这其一,主公正值壮年,心怀天下,又是汉室正统!”
诸葛亮从不掩饰自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面。
他因此选择刘备,也因此在晚年尽心辅佐刘禅。
尽管曹操此时已是势力最强的一方,孙权在江东的地位也因为有周瑜、鲁肃等一干人的辅佐下逐渐稳定下来。
可他们身上有一个最重要的标签,首先就让诸葛亮排除在外了。
汉室!
他要做汉臣,而不是曹操营帐下的谋士,孙权手底下的文臣。
“其二!”诸葛亮羽扇轻摇,仿佛刘备不在自己面前,只专心的对姜烟和风细雨的说:“主公仁厚。乱世之中,杀人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曹操坑杀八万袁军,与理可行,于情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曹军所到之处,无不尸横片野,血染三尺。就当我假清高也好,我着实不愿去同流一处。”
姜烟轻轻点头,这的确是诸葛亮的风格。
随后好奇的问:“那有其三吗?”
诸葛亮看了刘备一眼,随后哈哈大笑,羽扇都被他放在桌边。
笑够了才说:“这其三便是,徐庶并非第一次在外引荐我。可三顾茅庐者,便只有主公。他既如此看重于我,我自当报答知遇之恩!”
他说得诚恳真挚,脸上的笑意也满怀感激。
人不怕活不下去。
这世上的人想要苟且偷生,天地之大何处不能安身?
可身处隆中茅庐,三番两次来拜访只为一见的。
却只有刘备。
很难说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不是对这个世道消沉无奈。
但刘备的出现,像是阴云密布的天空破出一道曙光。
于是,卧龙出山!
作者有话说:
①:《短歌行》曹操
——
53-1=53
但是营养液两万四了……
53+2=55
打个商量,我去看看营养液规则是怎么改的,然后按照那个规则来算?
感谢在2023-01-10 23:59:19~2023-01-11 06:32: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房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9章
◎*诸葛亮还没来得及看《三国演义》,并不知道过了上千年后还会有人写出这样一本书。◎
刘备在对面听得直笑。
诸葛亮的“真心话”并不会让他觉得有被冒犯。
相反, 这个真心话其实也是他们之中都默契没有提及,但又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所以刘备看重诸葛亮, 诸葛亮面对这看重, 也逐渐从隆中隐居的卧龙先生,成为那个为季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
“我小时候上学, 有一篇课文就是《三顾茅庐》。老师说, 在中国历史中, 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最浪漫的是荆轲与高渐离,最温暖的是刘备与诸葛亮。”
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哪怕双目被熏瞎也要以筑刺杀秦王。
姜烟捧着温热的茶杯,浅笑着说:“老师说,乐师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乐器。可高渐离为了给荆轲报仇,最珍爱的乐器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化作武器。”
“而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和刘备, 就像是两个在苍茫乱世颠沛流离后终于遇见的双生。只有遇见他们对方,才能彻底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和才华。两个人都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温暖坚毅。”
姜烟其实很感谢自己的语文老师。
从小到大遇见的都是如此。
语文老师可能比不上那些知识渊博的教授专家。
但只有他们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展现出最初中华文字的魅力, 以及在课本上那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历史故事中历史人物的风骨。
姜烟小时候不懂什么是风骨, 只觉得古代人真麻烦,见个面居然还要去拜访三次。
后来长大,见到太多自以为随意,其实是没有礼貌教养的人后。
她恍恍惚惚也就明白了点。
诸葛亮听得讶然,双眼有些惊讶的轻轻颔首。
虽不懂现代教育, 却可以理解“语文老师”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举杯, 对面的刘备也笑着拿起茶杯, 两人竟然异口同声道:“感谢语文老师。”
随即两人一同朗声大笑。
《三国演义》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姜烟看着这两人笑得如此快意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
总觉得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