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没有一次比得上这次的心酸。
一年多的病痛,让长孙皇后饱受折磨。
李世民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瘦弱的身体。
寻了一处暖和又不会被烈日晒到的地方坐下,面前是花匠精心培育的牡丹。
李世民出门之前还不忘在自己腰后裹上一本书,低声给长孙皇后念书。
“撤回来吧。”长孙皇后突然道:“不必为我劳民伤财。更何况,佛祖那边是心诚则灵。哪有你这般的?有事相求便去给蜜枣吗?”
李世民捏紧书卷,第一次不听她的意见,直接拒绝:“不撤。”
从前可以祈求佛祖保佑观音婢,这次他大修天下三百九十二座佛寺,诚心更甚。
只求上苍可以让观音婢留下。
长孙皇后稍稍叹气,没再说什么。
姜烟站在长廊外,看着互相依偎的两个人,周围宫女和太监也都赶得远远的。
刚想对身边的李世民说点什么,就见他身形一散。
而前面的那个李世民,突然放下手里的书,从怀中取出一支凤钗。
“当年打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时候买的,只是回来那日因为旁的事情耽误了。结果后面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我藏了十五年,有些旧了。”
李世民将凤钗给她看。
那支玉雕凤钗造型古朴,与她早年看的一本书中描述得极为相似。
“你那时同我说看过的一本书,书中就曾写过这样一支凤钗。后来,我偶然遇见,想着这便是注定属于你的。”
“真好看。”长孙皇后握着凤钗,靠在李世民的胸口,感受着他身上的暖意。
比这六月的太阳还要温暖。
“二郎,我有些累了,你待会儿再念书给我听,好吗?”
“好。”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
至此,大雁失偶,只余一座昭陵葬着唐太宗的观音婢。
看着李世民孤单站在高楼远看昭陵方向的背影。
姜烟突然明白了李世民那时说过的话。
观音婢在,他是李世民。
观音婢不在,他就只是唐太宗。
作者有话说:
病毒浓度够了。
emmm,阳了。
但一切正常,除了嗓子有点疼没啥其他的感觉,更新还是会正常更新的,就是可能会像今天这样,比较晚。
还有一更,晚一点啦~
感谢在2022-12-18 12:27:09~2022-12-18 19:56: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陇玉 30瓶;清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也只有这样的李世民所开创的大唐,才能让贺知章写下“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的诗篇。◎
没有了长孙皇后, 唐太宗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入国事中。
国事之外,便是将年幼的兕子和稚奴带在身边亲自养育。
于国, 他是英武不凡的天可汗。
完善从隋朝便存在的科举制, 行府兵制,均田制。
贞观之治下,大唐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大唐率军征战四方。除了三征高句丽而不得, 其他的战役可谓是所向披靡。
因此, 李世民也成为西域诸国的天可汗。
设安西都护府,西域诸国来唐朝贡。
灭薛延陀。于漠北设安北都护府,漠南设单于都护府。
大唐疆域南至罗伏州,便是如今的越南河静。北达玄阙州,如今的安加拉河地区。西括安息州,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及哥勿州, 如今的吉林通化。
至此,大唐疆域比之以往各朝各代,达到最广。
真正的做到了万邦来朝, 臣服于天可汗的威严下。
也只有这样的李世民所开创的大唐, 才能让贺知章写下“昭昭有唐, 天俾万国。”的诗篇。
可于家。自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的家便不再成家。
年幼的兕子去世,安乐公主去世,太子谋反。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李世民甚至都怀疑这是不是当年他弑兄逼父杀弟的报应。
“我如今, 竟然也体会到了父亲当年的感觉。”李世民自嘲一笑, 随后捏紧双手, 看着前方的太极宫:“我如当年所说,当了一个好皇帝,却不能当一个好父亲。若是观音婢知道承乾的事情,她会怪我的。”
承乾是他们第一个孩子。
那时还在天策府,他是秦王,观音婢是秦王妃。
他们一家很幸福的生活着。
“那你后悔当皇帝吗?”姜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多余。
只是现在的李世民正处于脆弱的时候,姜烟很想知道,在这一刻他对当年的玄武门之变有没有过后悔。
李世民好笑的看了他一眼,随后道:“不后悔。为什么要后悔。若非我,会有这大唐盛世吗?今后史书工笔将如何写我,哪怕绕不开玄武门之事,也不能否决我为大唐做的一切。”
姜烟蹲坐在旁边,看着李世民站在高台上。
自魏征提醒后,他便鲜少来这个地方眺望昭陵了。
姜烟并不清楚此刻的李世民心里在想什么。
或许,在想他的大唐。
或许,在想他的观音婢。
而这个王朝,终究要交到另外一个人手中。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于终南山去世。
分离十三年后,李世民与观音婢在昭陵重逢。
凌烟阁尤在,阎立本所绘画像栩栩如生,褚遂良的字清朗秀俊。
却少了那个时常来怀念的人。
同年,被李世民带在身边养育过的长孙皇后第三子,李治登位。
大唐从贞观步入永徽,也将迈向另外一个高峰。
姜烟站在太极宫,这座辉煌的宫殿在今日换了一个主人。
众人都期盼着这位太宗之子会带给大唐如何的惊喜。
事实上,李治作为皇帝做得其实是很不错的。
奈何比起辉煌出色的父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妻子,显得李治的存在感并不高。
姜烟看着李治登基,走过他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居于高台。
青年的眉眼被他敦厚的性格掩藏,看向群臣的目光也渐渐不再隐藏他的野心。
自隋朝开始,关陇贵族在朝堂的势力一直尾大不掉。
前朝有长孙无忌,后宫有皇后王氏。
李治得到皇位,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他们以为我年幼,又知我仁孝敦厚。一个个都想成为我的领路人。”李治站在姜烟身后,看着前方皇位上的自己。
再看自己身侧,出现的不是姜烟,而是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