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意让这件事情,成为攻讦他这个皇帝的理由?
“可这不是我能阻止的。”朱厚熜也一脸冷静的看着姜烟:“你们这些几百年后的人都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我怎么可能呢?”
“至于这些百姓……”朱厚熜抿了抿唇,似乎还是有些感怀:“我会给他们安排法会的。”
姜烟看着朱厚熜,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成为皇帝。
朱厚熜注意到姜烟的目光,再次烦闷的问:“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看你自私的意思。”姜烟直接顶回去:“这里的百姓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会成为你治理下的百姓。没有了张璁,没有了杨廷和,你的脑子里就只有长生,只有皇权吗?”
朱厚熜瞥了姜烟一眼,好笑的看着她:“那你说,我要想什么?”
“我这个皇帝当的不算好,但也不差了。你企图希望所有人都是明君,都励精图治,这可能吗?人都是自私的,我就是如此,你又能如何?你不是我,你更没有在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待过,凭什么这么要求我?”
朱厚熜只觉得姜烟天真。
“爱民如子?我自己都留不住我的儿子,你还要我把那些从未见过的人当我的子女一般?”
“只有活着,活着握紧手中的权利,才能走得长远。”
“长远吗?”姜烟却不这么认为。
废墟中,她挺直了背脊,直面这个帝国之主:“明朝的党争,真要计较起来早在之前就有。但文人集团的分化却是从你开始。”
“你手中的确没有宦官专政,可你却给了文官开了一个极差的头。文人分化,各自为集团。你压得住,你的儿子却压不住。大明死于党争,大明的死亡,也是由你开始。”
纵观整个大明历史。
从来没有皇帝像朱厚熜这么贪恋权势。
就算是曾经被朱祁镇以恶谥贬低的朱祁钰,他为了皇位也曾做过废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的事情。
但他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子。
再看朱厚熜。
他的一生,政治清明的时候不是没有。
他也不是当不了好皇帝。
只是坐在那把龙椅上,朱厚熜的眼里只有皇权,没有天下。
北方的侵扰,南方的倭寇。
关中的地震,朝堂的分化。
只要不打扰他的皇权巩固,其他的都无所谓。
姜烟可以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仓皇之际赶赴京师当皇帝的惴惴不安。
皇帝的权利是少年的保护伞。
只有将权利最大化,他才是最安全的。
普通人可以自私。
因为我们的自私,伤害最大化或许是数十人。
可皇帝的自私。
伤害的是整个天下。
是关中在废墟中苟延残喘,却走向死途的百姓。
是京师郊外铁蹄下战战兢兢,无法安心生活的百姓。
是沿海地区活在倭寇刀下,朝不保夕的百姓。
“朱厚熜,你还觉得你是好皇帝吗?”
朱厚熜沉默,但他阴沉执拗的眼神里,姜烟知道了答案。
他的中兴,延续的是明朝的命。
不是百姓的。
作者有话说:
还有第三更,但是大家不要熬夜等呀,早点睡觉,明天看嘛~
感谢在2022-12-11 18:55:15~2022-12-11 23:18: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念乡也 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文官当道,武将也要摧眉折腰。◎
朱厚熜幻境结束的时候, 姜烟还一肚子的火气。
那么多人的悲愤看不到,眼底只有长生。
年少时的境遇, 不是朱厚熜在执政后期不作为的借口。
眼前的一切再度亮起。
意外的是, 姜烟看到的却是好似许多年都不曾见过的铁血明军。
和她从前看到在草原上骑马挥刀,持枪射击的铁甲军队不同,这些大明将士手中拿着的长刀与日本武士刀有几分相似, 但又有明朝长刀的影子。
还有的将士手里拿着的武器更是奇特。
手里拿着特制过的毛竹, 毛竹顶端还有铁枪头, 毛竹周围的枝干被修理整齐,看起来有点乱糟糟的,怎么看也不像是正规武器。
“那是狼筅。”戚继光走上前,身后还跟着俞大猷。
两人在明朝的抗倭过程中有“俞龙戚虎”之称。
“狼筅最初其实是反叛的矿工用的,不过他们只用毛竹,没有做太多后续的制作。”戚继光和俞大猷对视一眼,两人曾一同作战, 默契还是有的。
只见戚继光手持狼筅,对面的俞大猷特地让人拿来了一把倭刀。
“戚老弟,你可悠着点!”俞大猷哈哈一笑, 让人将自己的铠甲都帮忙穿上, 这才持倭刀率先进攻。
戚继光却干脆将铠甲一脱, 露出健硕的上半身。
在沿海阳光下几乎晒成了古铜色,双臂轻松的拿着狼筅,在俞大猷挥刀而来的时候,以狼筅阻挡不说,还不断朝着前方突击进攻。
狼筅的顶端是铁枪头, 几次直接冲击到俞大猷头部的头盔上, 而毛竹上的枝丫柔韧, 倭刀不能很好斩断这些枝丫,反倒是被枝丫缠住了进攻的方向。
在正式作战的时候,狼筅的这些枝丫上还会抹上毒药,划破倭寇皮肤的同时,将毒药沾上他们的伤口。
姜烟看得目瞪口呆,旁边还有明军在做各种训练,以应付海上作战。
不管是在海上还是陆地上,狼筅都是对付倭刀的有力武器。
戚继光和俞大猷给姜烟展示狼筅的作用后,三人看着训练的明军,眼底都带着希冀的光芒。
大明的军队,没落太久了。
他们都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崛起。
姜烟虽然走在这两人中间,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俞大猷与戚继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戚继光锋锐。
时年三十五岁的戚继光不仅年轻,而且因为有张居正的推举,仕途虽说不上是一片坦途,但比起大部分人也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了。
此时的戚继光已经打过他人生中最辉煌的台州战役。
一战闻名,戚家军的名声传遍大明。
相较之下,六十岁的俞大猷就要波折得多。
俞大猷与戚继光的出身相似,两人家境都不好。
可戚继光好歹也算得上是武将世家,俞大猷在父亲去世后,只能放弃读书,继承百户职位。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举人,由百户升为千户。
见家乡倭寇作乱,有心做点什么,上书按察使,却被按察使拿住打了一顿,剥夺了千户武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