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
那个四百年前的宋人念了又念的幽云十六州。
从蒙古的狼口里被他重新夺了回来。
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自豪?
“我那天高兴的都多吃了两碗饭!”朱元璋领着姜烟看地图,指着幽云十六州的位置,满是骄傲的说:“从前总是有人在我面前叽叽歪歪。无非就是觉得我出身不好。可哪又怎么样?我一个出身不好的人,照样做到了那些高门显赫之后做不到的事情。”
朱元璋的骄傲十分明显。
他也不想掩饰。
随后又对姜烟道:“我要建立一个更稳定的王朝,比起前人更好,更长的王朝。”
这一刻。
幻境中的男子与朱元璋重叠。
姜烟看着朱元璋的面容年轻起来,他身后的太师椅也变成了朝堂上的那把龙椅。
周围除了她和朱元璋,看不到其他人。
朱元璋站在龙椅前,随后稳稳坐下。
看着他从骄傲自己收回幽云十六州的中年男人,变成了一个有雄心壮志,又拼命的想稳固自己身下这张龙椅的皇帝。
之前的朱元璋,是吴国公,是吴王。
而现在的他,是皇帝。
洪武八年,刘基去世。
这个他请来的谋士,也曾想将丞相之位交付,可最后渐行渐远的臣子,在病痛中离世。
朱元璋批阅奏折,听闻这件事情的时候顿了许久。
直到笔尖滴下的墨在纸上洇开一片,黑沉沉的一片,像是直接压在了他的心头。
他不知该说什么,又好似没资格说什么。
这一路打下来,作为谋士,朱元璋无法否认刘基的贡献和能力。
但也是因此,他从心底里就忌惮着这个厉害的下属。
刘基太聪明,又太会揣摩人心。
朱元璋重重的叹气,放下笔,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你在后悔?”姜烟忍不住问。
作为开国功臣之一,刘基不管是封赏还是最后的待遇,都远不如其他人。
野史中更是有诸多猜测,刘基最后是死于朱元璋的授意。
安排胡惟庸给刘基下毒,导致他的死亡。
“不会的!”刘基却从幻境中走来,出现在姜烟和朱元璋的面前。
在现代的时候,刘基就鲜少与朱元璋沟通。
如果说韩信对刘邦的情绪是不忿。
那刘基对朱元璋就是淡漠。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眼前的刘基,许久有才道:“是不会。”
饶是老年的朱元璋,也不曾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
哪怕在现代,知道了老四夺位的事情后,朱元璋也不后悔。
“我耿直,眼里见不得沙子。”刘基轻笑,提起前尘往事,竟然还有些洒脱,好像那与自己都是两辈子了:“为臣之道,我确实不懂。”
朱元璋起身,走到刘基面前,低声道:“从前助朕,朕心怀感激。”
只是大明是朱家的大明,先生不如归老,安享晚年。
若他们不是皇帝与臣子,会相处得很好。
只是关系变了,环境变了。
那一切也都变了。
刘基拱手,也不知是接受了朱元璋的道谢,还是别的意思。
后退两步,离开了幻境。
姜烟看着朱元璋,就见他呆呆的站在房间里。
挺阔的肩膀好似猛地塌下来,又被他迅速强撑着站直了。
“朕不后悔。”朱元璋也不知是对自己说的,还是对早已离开的刘基。
姜烟作为旁观者,却觉得这件事情刘基早已释怀,一直耿耿于怀无法放开的人,是朱元璋。
之后,姜烟看着他废除丞相,为国事殚精竭虑,一本本奏折像是一块一块的青砖,将他包围。
只有成为皇后的马秀英还能通过高墙,走到他的身边,成为朱元璋心中唯一的温暖。
然后,一个又一个人的走在他的前面。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
洪武十七年,外甥李文忠去世。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长子朱标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义子沐英去世。
这皇帝的位置,高处不胜寒。
作者有话说:
①:《谕中原檄》作者存疑
来晚啦,还有一章,撑不住的小可爱们明天看,不要熬夜啦~
感谢在2022-12-06 18:02:53~2022-12-06 22:33: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懒 121瓶;沫漓冰滢 60瓶;恋爱小天才、此花无名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因为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王朝。◎
姜烟刚准备上前, 幻境里的朱元璋竟然自己放开了掌控权。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逐渐被黑暗包围,整个幻境也好似瞬间冰冷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 姜烟都要以为这次幻境失败的时候。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道光。
整个人像是被拉入了温暖的阳光下。
“姜姑娘, 你没事吧?”朱标走到姜烟面前,略带歉意的说:“我爹他心情有些不大好,抱歉。”
幻境中飞快掠过的那些事情, 对朱元璋的影响无异于二次伤害。
“不过不用担心, 我娘正陪着他。”朱标带着姜烟走在应天的皇宫里, 周围的一切他都是那么的熟悉。
“姜姑娘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姜烟缓过神来。
被困在暗无天日,没有声音的地方也不知道多久。
这对姜烟来说也是非常有压力的。
见来的人是朱标之后,姜烟稍稍凝眉,说:“方才是洪武八年,我想那个时候继续。”
朱标稍稍点头,倒是答应得很痛快。
比起之前围绕着朱元璋的一切,朱标反倒是带着姜烟去了皇宫外。
元朝毕竟在中原也有近百年的时间, 新皇朝的建立也无法迅速抹去旧王朝的痕迹。
但,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幼年的经历。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劝农归耕, 鼓励开垦, 也在四处兴修水利, 丈量土地修订户籍。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猜测,朱元璋想要的大明。
是一个静态的大明。
农民与土地绑定在一起,各个阶层做各个阶层的事情。
不仅如此,还设立军屯制度,时刻未曾忘记要提防被赶出中原的蒙古铁骑。
“我爹从前经常跟我说, 要我多出去走走, 看看。知道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朱标走在前头, 身上穿的常服看起来也并不华贵。
一路走到城外天边,朱标甚至挽起裤腿下田去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或许在你们的眼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