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
“可他们拿得都是免费试玩的门票,十几个人。”经理有些意外,目光再落向旁边几个监控屏幕的时候,又看呆了。
韩信已经和萧何撞见。
萧何虽然是个文官, 但那也是跟着上过战场的,哪怕做得都是后勤工作。
加上韩信也不屑用自己之长,攻萧何的短处。
两人各自在自己的掩体后面用激光枪试图将对方“杀死”。
对狙的样子像极了枪战电影里, 明明只是僵持着, 却让人忍不住悬起一颗心来。
段总沉默了会儿, 似乎想起来是怎么回事了。对经理说:“是我另外一个店里的员工,还有别的事吗?”
经理听着那头的段总又打了个哈欠,讪笑道:“没事没事。”
挂了电话之后,经理电脑上还在保存卫青和霍去病的那段打斗视频资料。
不仅如此,还有韩信与萧何你来我往的枪战。
看到最后, 经理干脆也不录屏了, 准备待会儿直接把这一段监控都剪辑出来。
“战场”上, 萧何与韩信的对战已经结束。
萧何再厉害,在武力值方面还是敌不过韩信。
只是能拖住这些时间,足够刘邦带着人冲到对面大本营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打出了结果。
打到中途的时候,两人都脱掉了身上的外套。
里面穿着的是一件短袖,露出两条结实的胳膊。加上腰间的腰带,愈发显得他们虎背蜂腰,腹部和胸膛的肌肉,衣服都遮掩不住。
最后在霍去病一个假侧踢下,最终以拳头打到了卫青脖颈处一寸,再近一点就能直接击退卫青为结局。
“不错!”卫青穿上外套,赞许的拍着霍去病的肩膀:“没想到不过几年,你如今的身手都比我好了!”
霍去病略带些小得意,但也只是会在卫青面前表露出来的喜色,说:“那也是舅舅教得好!就是不知道陛下他们如何了。”
卫青也很期待。
别看刘邦这边只有他一个武将。
事实上,刘邦的兵法谋略也不差。
只是和韩信比起来才不突显。
所以,真计较起来,双方差距不算太大。
那边的刘邦也确实以人数压制,加上刘彻带着姜烟且战且退,如今抬头都能看到对面的司令部了。
“成败在此一举!”刘邦带着张良就准备冲进去。
冲过来的路上,张骞和刘恒就已经“牺牲”。
不过,他们也把刘询和司马迁霍光三个一起“带走”了。
刘邦推测,萧何肯定不是韩信的对手。
卫青和霍去病也不清楚。
好一点,卫青赢了,他们都是三对三。
若是差一点,便是二对四了。
他们只要冲上前去将刘彻和姜烟解决,局势就又变回了二对二。
而且,司令部的位置易于隐蔽,易守难攻。
张良也是一样的想法。
两人丢出他们放了许久都没有丢过的彩弹。
刘彻带着姜烟躲在司令部,看到彩弹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情况不妙。
对姜烟说:“别管其他,闭着眼睛就扫射。”
姜烟点头,头一次觉得真人CS沉浸感这么浓厚。
好像自己不卖力点真的要死了一样。
就在刘邦带着张良冲上高地的时候,霍去病从身后的浓烟中冲出。
外套都他系在了腰上,好似披风一般。
手中的激光枪对准刘邦的后背就打了过去。
与此同时,韩信也冲了出来,一枪击中张良。
“哈哈哈!”刘彻高兴得从窗口探出半个身子,嘚瑟得不行:“看,还是我这边棋高一着!”
对面的四张脸看着刘彻,表情不一。
刘邦是撇嘴笑得滑稽,张良低头抬手也是在掩饰笑意。
霍去病表情尴尬,韩信气得差点把手里的枪丢地上,干脆坐在旁边喘着粗气。
“干什么?”刘彻不乐意了。
大获全胜啊!
这还有什么臭脸摆的?
姜烟在背后伸手戳了一下刘彻的肩膀:“你要不要看一下你身上的背心?”
刘彻满不在意,低头说:“看什么?又什么……”
背心那个用来放烟的地方,此刻正飘着最后一点彩烟。
只是因为刚才周围的彩烟都太浓了,刘彻这才没有注意到。
也不怪韩信生气。
从游戏规则上,的确是刘邦输了。
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从前。双方的君王都没了,就算姜烟、霍去病和韩信还在,其实也和大败没区别。
刘彻仔细想了一下。
好像就是自己在扫射的时候,不小心露出了一个肩膀。
而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被刘邦抓住。
一枪就带走了刘彻。
“曾孙,战场变幻莫测,战机更是稍纵即逝。不要轻敌!”刘邦哈哈大笑,仿佛赢了的人是他。
刘彻没想到,姜烟都没掉链子,最后反倒是自己出了岔子。
“行吧!”刘彻垮着脸。
他们玩了这一场其实还剩余很多时间,只是也没那个心情再来一次了。
一行人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在场馆的露天烧烤。
和姜烟去过的露天烧烤自助不同,这家场馆的自助人均消费不高。
价格也只是比外面稍微贵了一点点。
毕竟,人家这边都是直接从冰柜里拿出来串好的。
肉片也都是切好了。
蔬菜看着也很新鲜。
“这不就是炙肉?”刘彻还在因为自己搞砸了这一仗憋闷气。
在这里他反正不是皇帝,直接释放天性了。
对姜烟说:“今天这也不公平,按理说就是我赢了。”
姜烟好笑,和张良一起准备烤肉吃的蘸料。
见刘彻苦着脸不服气的样子,憋着笑说:“我们也没说你输了。”
就没人跟刘彻说“你输了”这三个字。
是刘彻自己转不过弯来。
刘彻:……
姜烟看刘彻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些天下来,她也看明白了。
这一行人对比下来,就属刘彻是真的金尊玉贵。
出生便是皇子,十六岁继位后,虽然在窦太后的权势打压下憋屈了几年,可相比其他人,刘彻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了。
否则也不会养出晚年好大喜功的性格。
刘邦成为皇帝之前就是个亭长,当亭长之前还只是平头百姓。
刘恒虽然也是皇子,十岁不到就封王。
他被召去当皇帝的时候,那一路是真的战战兢兢,见到了玉玺,到了城门下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刘询就更不用说了。
从小在诏狱长大,后来更是混迹于市井。
卫青小时候当过骑奴,张良虽是贵族之后,却也隐姓埋名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