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0


为民,主动拿出家中资财帮助赈灾。该得一些封赏。

皇帝一看,就觉得谢来这是要笼络人心。

思考了一番,他就批准了。

旁边的大太监看了眼,没说话。

第二日,早朝上面就宣布了要对江东减免赋税的事情。如今青云书院出身的都不坑声了。现在他们对江东这个地方都没好感。但是也不敢再找麻烦了。

倒是世家极力反对,担心各地有样学样,影响朝廷税收。

司马丞相都没出来,他这一系的官员就开喷了,“你们锦衣玉食,奢华度日,哪里知道受灾百姓的苦楚?莫不如你家老小也去江东过过灾民的日子。”

“……”

皇帝让他们对喷了一场,就阻拦了他们,然后双方一番敲打,最后下了旨意,“江东百姓受灾,乃是天灾,朕为天下之主,自是要怜悯子民。江东赋税,减去娘年,第年减去一成,年之后按照朝廷规定交税。”

寒门一系的官员立马口称万岁。

谢来当天晚上就得到了消息了。

皇帝不止是同意了减免江东赋税,而且还批了他之前赏赐宋家等一系列为赈灾做出贡献的商户。

为此,谢来心花怒放。

这可真是及时雨。他才准备在东州全面借贷给百姓,如此一来,这压力大大的减小了。百姓们知道减免赋税,自然是不舍得再卖田地。减免赋税也让百姓们生活压力更小,找官府借的债务也更少。如此一来,各项安排就不那么紧巴巴了。

得了这消息,谢来又打听了徐老师的情况。

这几日徐老师都不见人影。连云老师也没遇见,看来是忙别的事情去了。

司马丞相道,“大概是没时间了,他如今可是大忙人。”

司马丞相将虞都朝中的事情说了。

谢来:“……!!!”

他是猜到老师会有什么大动作的,可是……这也太惊天动地了。

谢来发现,自己以前太不了解老师了。他以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如果让老师们知道,徐老师肯定会极力反对的。因为他的身份就是代表了正统的读书人的思想。

“学生真是没想到啊……”谢来忍不住感慨道。

司马丞相也叹气,“我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如此果决。不过看来,那天书也确实有其奥妙之处,让这位老先生舍弃一切,投身其中。”

谢来道,“老师,你不是也看过吗?”

“是看过,只是还未曾领略其中的奥妙之处。为师杂事缠身,注定是做不得他那样的老学究了。”

谢来笑道,“日后徐老师研究出来了,不也是要通过您来传播天下吗,届时您鼎力支持也行。”

“也不知道为师等不等的到那日了。那老皇帝的猜忌心如今可是一日胜过一日。往日里有什么事情,他还会找我商议,如今却是半点不提。那减免赋税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不过也好,看来他如今倒是越发重视你了。为师也算后继有人。”司马丞相笑着拍了拍学生的肩膀。

谢来笑了一下,心里有话说不出来。

既然知道了朝中的事情,谢来自然就开始放心施政了。

如今的东州热闹非凡。早已不是之前那样一片死气沉沉的模样。

东州府衙主持修建东洲码头,好大的工程,招了很多的工人在此地做工。让很多百姓都有了安全感。

这已经是极好的事儿了。如今东州府里没有一个说谢来这个父母官不好的。还有人在家中供奉起来谢来了。

只不过,这招工仅仅只能缓解东州府城周边的农民,其他下面县乡的农民离得太远,也不可能举家往这边来做工。如今洪水在李文进的主持泄洪改道之下,渐渐退去,很多人回到家乡面对的就是一片狼藉的土地,还有倒掉的房子。

这一部分人,谢来虽然让府衙暂时安置,但是也不是长久之策。

如今有了朝廷的帮衬,加上码头那边收的银子,谢来总算可以帮这群人解决困难了。

他直接发布了文书,对东州遭难的农民进行借债,百姓们只需要证明自己土地遭难,就可以来借债。度过灾年。当然,为了独处百姓按时还债,也是有利息的,只是利息低,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影响。

此政策一出,整个东州府都轰动了。

那些准备卖儿卖女,甚至是自卖自身的百姓们,顿时如同找到了活路一般了。还有一些农民准备卖掉自家的田地,去给地主当佃农,度过这几年。好歹一家人能活命。但是官府一出这消息,这些人就不必如此了。

远在东州府下的小乡村里,好不容易回到土地上的林家一家人跪在自家的田地上面抱头痛哭。

往日里靠着家里的田地,他们还能供一个孩子念书,日后也能搏一个前程。如今遭难,不说念书了,就是吃饭都成问题。

田地这几年是种不出庄稼 。

林老头打算着,将田地卖给村里的举人家里,换取一些银钱买粮食,度过这几年。

只是想到从此以后再无土地,要从农民变成佃农,一家人愁云惨淡。林老头坐在自家的田地上面老泪纵横。

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高兴的往着家里奔跑,“阿爷,不用卖地了,不用卖地了!”

林老头擦着眼泪站起来,“二娃子,你这是咋了?”

二娃子是家里的读书人,已经考中了童生。可惜如今也读不成书了,家里吃饭都成问题,也不可能供着了。

林家这位童生高兴道,“阿爷,不用卖地了。官府老爷让咱们去官府借银子过日子呢。”

听到这话,林老头一脸震惊,忙追问利息。若是和印子钱那样利息太多,他宁愿卖,也不愿意让一家子人抬不起头来。

二娃子说了利息。

林老头都不敢相信,连连问了几次,才终于确定。顿时又坐在了地上,泪流满面,“地不卖了,咱家不卖了。”他朝着府城的方向磕头,“多谢青天大老爷!”

全家人都朝着府城的方向跪下。口里喊着青天大老爷。

大家都知道,是青天大老爷让东州府百姓们有了活命的机会。

第213章 东州之喜

谢来为了尽量让银子都落在实处,对这笔银子可谓是盯着严严实实的。每个县里的借条都要一一对账。

且还设置了举报奖金。若是发现有不合条件的人来借款,则给予奖励。

毕竟利息低,就怕当地的有些放印子钱的人从官府借出去,又高利息借给百姓。

谢来对这种事儿可是很了解的,自然是要盯紧点儿。

这事儿交给祝桥来办,谢来又从同志会成员里面找了几个能办事的,满腔正义的读书人,提拔位小吏,协助祝桥管理这些琐事。

出门去寻大堤的时候,谢来和云长玉道,“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