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来。
……
进了房间,才发觉此处应该称为大厅。
这是飞舟上最大的房间,上无横梁,挑高而明亮;素雅的屏风摆放在门前,饰以青色薄纱,就是唯一的装饰。
杨夫子坐在上首,面前是一张檀木书桌,上头有一个透明的大水缸。水缸里有三条金鱼游来游去,而他正看得津津有味。
一旁,辰星正抱着镜子发呆。见她们进来,她立即站起来,急急往这头走了几步,目光清冷又执拗,只盯着云乘月一个人。
“岁星,你来啦。”她的声音竟很温柔。
云乘月被她看得有些茫然。她想不通这位大人物的态度,干脆选择坦然面对。
“辰星星官。”她客气地回道,“我是云乘月,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辰星却很固执地说:“岁星。”
还是杨夫子在背后咳了一声,提醒道:“辰星星官,你这样称呼太直白,会引来不必要的注意。如果有人心怀不轨,想要……”
他话没说完,辰星细长的白眉当即一皱,目露杀机:“他们敢!”
不过,她旋即又道:“你说得有理。岁星,我僭越叫你名字,你不要见怪。”
声音又恢复了温柔。
云乘月感觉身边两人愣愣盯着自己,房间中的其他人也愣愣盯着她;唯独杨夫子笑眯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那神态还挺眼熟……好像通常都是她看别人。
她沉默一息,继续坦然而安详:“好的,我不见怪。”
还能怎么办?受着得了……说来说去的,也好麻烦。
辰星点头,又说:“华苒。”
“……嗯?”云乘月先是不解,却又突然反应过来,“你是说你叫华苒,想要我也叫你的名字?”
辰星望着她,深蓝的眼睛变得明亮了一些:“嗯!”
她仿佛有点高兴,虽然脸上还是冷冷淡淡,没什么表情。
云乘月仍然安详:“好的,华苒。”
辰星再点头,竟然唇角一动,露出一个小小的笑花。
杨夫子很是惊讶地看过来,低声感叹:“这可奇怪了,原来辰星星官还有这样一面……罢了,我也不大搞得懂你们司天监的规则。”
他招手道:“都过来吧。乐熹,阿苏,你们两人也站过来。”
阿苏立刻放下手里的抹布,尽职尽责地走到了季双锦身后;两人互相笑笑,默契地打了个招呼。
乐熹也走过来,目光悄悄瞥向季双锦。他好像在等她说什么,因为一直等不到,他变得有点焦躁,也有些心不在焉。
至于季双锦,虽然神情颤了颤,到底是选择沉默,装没看到。
杨夫子左右看看他们的暗潮涌动,觉得很有趣似的,看了会儿才悠悠开口。
“我们快到书院了。叫你们过来呢,也是有件事要说明。”
他不紧不慢地说:“你们也知道,明光书院分成内院和外院。你们几人,原本都是报名内院的。”
“不过,现在有一个机会。除了确定入学的云小友以外,你们其他几人都可以做一个选择。”
“你们可以选择,接下来究竟是参加考核、尝试入读内院,还是……直接免试进入外院?”
温润儒雅的青年端起茶,喝了一口,笑意不改,只伸手轻轻一点。
“各位,选吧。”
第92章 最后的考核
◎卷二结束◎
是为了进入内院而奋力一搏, 还是选择更轻松的免试入读外院?
听了这个问题,云乘月略一思忖,就道:“我选前一个。”
杨嘉看她一眼, 笑容不改,和和气气地说:“云小友, 你除外。”
云乘月同样面不改色:“我知道。”
杨嘉本来正要给茶杯中注水,现在他端着茶,倒水的动作微微一顿。他放下壶,笑容中多了点无奈:“云小友既然知道, 为何要多此一举?”
云乘月沉吟片刻, 一脸真诚:“可能是为了合群。”
杨嘉:……
他微微摇头,干脆直接略过她, 看向其他人。
“诸位,如何选?”他又闲闲补充一句,“若是选择入读内院, 却考核不过, 连外院资格也一并失去。”
几人面上都露出犹豫之色。
人便是如此,若是被放在背水一战的处境中,就能激发起全部的勇气和激情,毕竟不成功便成仁,然而若是将第二条不那么好、却也可以活下来的路摆在面前,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片安静,唯有清晨的日光在飞舟窗边缓缓移动。
杨嘉笑而不语,抓起一把鱼饲料, 也开始缓缓给水晶缸中的鱼喂食。
注视着这一幕, 云乘月清清嗓子, 也缓缓开口。
“明光书院的内院和外院……究竟有什么区别?”
杨嘉撒鱼饲料的动作一顿。
“你……不知道?”
青年面上露出了些许惊愕。他是个眉眼温和年轻、神情却颇为老成的人, 此时微有惊讶;因为这神情的改变,他面上的老成褪去、改为十足的年轻灵动。
这变化相当自然。像水缸中的红色金鱼轻轻一摆尾。
云乘月惭愧道:“时间太仓促,还没来得及仔细打听。”
神情自然的杨夫子,也很自然而然地放下手中饲料,笑道:“那云小友可需要我来讲解一二?”
云乘月立即从善如流,低头拱手道:“有劳了。”
在这拱手的刹那间,她悄悄看了一眼季双锦和陆莹。
大眼溜圆的季双锦,正目光瞬也不瞬地望着她;一旁的陆莹略垂着头,发丝遮挡了她的眉眼,又只剩一点冷峭锐利的鼻尖。她没有看云乘月。
于是,云乘月只和和季双锦对视了很短的瞬间。
这位养在深闺的大小姐,忽而微微一笑。哪怕素面朝天,她也笑得温柔端庄,只在眼角眉梢稍稍泄露一点狡黠。
她移开目光,好似没有任何反应。
杨嘉也仿佛没有看到,只管悠悠开口。
“明光书院目前有七位夫子,三十六名老师,共同执教内院。王夫子是院长,偶尔心血来潮,也会来上几堂课。”
“而外院学子允许借阅内院书本,允许每月旁听一次内院大课,其余时间则自行修炼。”
云乘月问:“自行修炼?那外院学子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有三个法子。”杨嘉道,“第一,与同窗相互讨教。第二,每月大课时由老师答疑。第三,寻求内院的师兄师姐指点。”
云乘月思索片刻,叹道:“听上去,外院学子简直像放养。让内院的学生来指点……不会误人子弟么?”
杨嘉含笑,从容道:“内院修读三年以上的学子,都有在各地一流书院执教的水准。由他们为外院学子答疑解惑,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