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牛。

陈牛滚进床里面,闹了一下,才想起来——哦,原来还没教全呢。

“那回来教你,好好学啊。”

小牛点头:“哞哞。”

说好了啊。

时千躺回去打个滚,老实睡觉。

第一天照样是很早,而且陈牛直接爬起来弄了吃的。

等他吃完,去老太太窗下说一声,就去粮仓运粮。

时千被送到了牛棚,蹭了顿小牛犊们的饭。

时千站在小牛犊里,个头显得很高大。

徐爱刚又把他带到几头一岁多的小牛面前,得出结论:“最近吃得不错啊,膘长得真好,明年再过上几个月就能下地干活了。”

还问陈牛,怎么还不上鼻环。

陈牛就托辞道:“都快成老太太的宝贝了,还上鼻环,回头得上我鼻子里。”

等陈牛走了,时千就听到徐爱刚念叨:“牵牛花,你运气好啊,都不舍得给你上鼻环。”

“要不是得这些老伙计干活,我也想——”

他话没说完,只是抬头看向了牛棚里的一头头牛。

从老到小都有的,有的更是出生起就由徐爱刚看着长大。

时千仰头,蹭了蹭他:“哞哞。”

徐爱刚摸摸小牛的脑袋,有点儿羡慕:“你生在陈家挺好,你妈妈就葬在那边山上。”

他伸出手,指着远方一座山。

“你看,那座山叫牛峰山的山,因为像是牛的脊背。”

时千找到他口中像是“牛峰”一样的山,觉得那座山在附近的山头里最好看。

等牛吃好了,粮仓那头来人叫,徐爱刚带着牛去套车。

时千像个乱入的小孩,干不着活,看了看拿着旧布擦汗的陈牛等人,溜达到关粮仓的徐有光身边。

“哞哞?”

你看什么呢?

徐有光都快习惯这头小牛乱跑了,他低头看一眼小牛,叹气一声,表情有些淡淡的伤感。

轻声嘟囔:“一下就少了一半儿。”

时千抬眼望去,只见原本满满当当的粮仓,空了一小半。没到一半,但也应该有十分之三、四。

如果他没记错,搬空的那边都是最饱满的稻谷。

时千虽然没参与劳作,但也是他一路看着收的粮。

当□□会到了跟徐有光一样的伤感,叹气一声:“哞——”

徐有光只感慨一声,而后拍拍小牛的头,满是厚茧的手关上粮仓的门,转过身:“准备好,马上出发了!”

时千听到这声,就老实找到队伍最后面的陈牛。

为了“放牛”,陈牛这个往常前队的,只能落到最后面来了。

除开赶牛车的,还有很多人都走路,不给牛车增加负担。

时千就是混进了人堆里面的牛,弄得其他人好奇地追着陈牛问。

“怎么把牵牛花带出来了?”

“不会跟丢吗?”

陈牛道:“你们这么多人,哪里丢得了。而且牵牛花又不是不认识我。”

“去了城里头乱跑可怎么办?叫别人捉了去。”

“不是说了,我们有这么多人嘛。”

“太麻烦了,万一在粮仓拉——”

时千无语:“哞哞……”

我才不会。

他跑快一点,离开这群话多拿他寻开心的。

哪晓得前面的牛觉得这头“小牛”越来越吓牛,也默默加快了步伐。

徐爱刚发现不对,朝后头喊:“陈牛!你家牵牛花是不是又害怕了?”

上回就是这样,搞得慢吞吞的牛群都快了。

陈牛就大声回答:“不是!我管管。”

然后跳下车来,装模作样给小牛拍两下,又扬鞭子作势吓唬小牛。

时千老实放慢步伐。

他觉得自己长得不是挺可爱的,绝对牛中“真顶流颜值”,怎么牛哥牛姐们见了他就想跑呢。

“哞哞——”

牛牛望路长叹。

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土路上,队伍开始拉长。

走出去一截,还遇到其他村交公粮的,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时千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第一次看到人潮如海般出动。

人潮中有驱赶着牛车的、骡车、驴车的,也有推着独轮车、更有挑着麻袋、箩筐的,在蜿蜒的山道上,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到了上坡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劳力们,就使劲推着车上去,帮吃力的耕牛一把。

前面大水牛拉的车实在装得多,还有人扛着麻袋包,爬上坡去。

时千看着都吃力,纳闷:为什么路要修到山上来。

看到山下被收割完的稻田和地,忽地意识到这是个傻问题——农民们要留出更多的地方,来耕种,所以宁愿走山上的路,有的路变得弯弯曲曲,也是要避开好田好地。

走了一段,日头出来,顶着太阳,队伍好像还越来越长。

时千听到有的人唱歌,鼓舞大家不畏艰难,积极交粮。

时千仔细听了听,发现水平还真厉害。

再往前,走了可能有一个小时,时千终于“进城”了,看到了县城。

墙上刷着标语——“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时千回头看,看着汹涌的队伍,知道一定行。

第95章 95 还想上学

时千再回头, 发现队伍行进的速度变慢了。

有的人正看着那行标语,潸然泪下,亦有的人怔怔地看着。

他茫然快走两步, 就跟上了陈牛驱赶的牛车。

再听到一些声音, 才知道这一年,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沉痛的一年。伟人们相继去世,人们的心里仿佛抽空了一块。

在年纪愈大的人身上,这份感触似乎更为明显。

陈牛还好,他没经历过那最动乱的时刻。

像时千, 他更是个后来者,能感触到的只有长者们心中万千的一抹罢了。

但心口依然沉闷, 有些止不住的难过。

往常, 他只能看到陈家的像章、画像,以及陈牛手里的语录书;再多的, 就是干活时, 徐有光会喊几句, 同时还有墙上一些标语,但更接地气……

今天进了城, 乍地又想起来许多寻常没注意到的细节。

“哞哞——”

前面传来牛叫声,交公粮的队伍还是徐徐往前行进了, 脚下踩着时光。

粮仓所里的人早就准备好了,打扫好粮仓,“积极交售爱国粮”七个字用红字写了, 张贴开来。

前面已经来了不少人,徐有光领着大家伙排队。

时千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多人比他们更早。

难不成,天没亮就出发了?

那再后面的, 岂不是得排队更久。

陈牛从牛车上下来,摸摸小牛的头:“看什么呢?东张西望的,可别乱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