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


薛小安拿着糕点去找王采儿,他想,他并不在乎王采儿喜欢什么,也不是特意要买些什么来哄她。他只是懒得跟对方计较,不想她胡乱记恨,影响家里的活计。

薛小安找到王采儿的时候,她还蹲在厨房院子里玩影子。她脑袋在太阳底下晒得发烫,仍旧半步不离,玩得不亦乐乎。

薛小安看见王采儿这样,心有些沉。

她都已经十九岁了,还像六七岁的小孩似的,不怪他刚刚说的那些话,她本来就傻。

薛小安上前挡着王采儿的光,王采儿见地上莫名出现一双靴子,抬头看是薛小安,立马握紧拳头,露出防备的表情。

薛小安将糕点袋子往王采儿面前一递,也不解释,只道:“吃不吃?”

王采儿一听是吃的,直接拿了过去。她以为是糖,打开发现不是,表情还有些愣。

“给我的?”

王采儿在表达困惑,薛小安却看出了不可置信和欣喜。他心里不是滋味,想着自己养着她,不曾饿过她一顿,怎么看起来惨兮兮的,连块糕点都没见过的模样。

若不是王采儿真傻,薛小安恐怕要怀疑,王采儿是故意博他怜悯。

“看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除了吃,你还会什么!”薛小安骂着人,语气却是缓和的。

薛小安想,他娘说得对,以后就让王采儿到娘身边专门伺候吧,王采儿又傻又笨,他却偏偏吃这套,太容易受她影响了。以后娶了媳妇,大抵是会被误会的。

他如果真喜欢王采儿也就算了,可她是个傻子,他怎么可能会喜欢一个傻子呢?

不会的……

他可不想平白无故再被人冤枉了。

下次,他不会叫她伺候,也不会再给她买吃的了。

薛小安心中下着决定,王采儿只想着要将糕点拿给小翠看,人一下子就溜没影了。

薛小安并没有叫住她。

第195章

薛小安和沈曼曼的亲事定在四个月后, 薛掌柜本想带薛小安,让县令见自己儿子一面,但显然县令对这个女婿并不怎么上心, 不愿意接待。

沈曼曼的未婚夫婿林公子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一心想考取举人, 企图借着县令老丈人一步登天。但是沈曼曼万事不争的性子, 令林公子讨不到甜头。更甚者,县令继夫人还会因为嫉妒, 在县令枕边吹耳旁风, 给他造成阻碍。

林公子左思右想, 便将主意打到曾经故意撩拨他的县令二女儿身上。林公子骗了县令二女儿的身子,逼得县令继夫人不得不将女儿嫁给他, 连带还要让县令为他在仕途上多费心。

只是达成目的后,林公子就动歪心思, 妄图享起齐人之福来。县令继夫人和二女儿都不是好糊弄的, 知道林公子心思后,自然就想赶紧将沈曼曼嫁出去。

出于嫉妒,沈曼曼就这样被安排到了商户薛家。县令继夫人都打听好了,薛家那儿子根本就是个草包,不会读书,只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薛家不算很富,但在县城也还不错,外头也传不了她虐待沈曼曼。

县令继夫人和女儿为了撮合此事, 不停地在县令身边吹风, 一个劲地贬低沈曼曼, 最后还是县令继夫人以沈曼曼被退婚, 担心她名声不好, 影响县令升迁为由,说服了县令。

不过,成婚是一回事,让薛家拿钱又是另一回事。县令继夫人已经筹算好了,不把薛家挖空,薛家也别想娶到人。

所以,因着这门亲事,县令继夫人私底下已经拿走薛家不少银子,只是这件事县令并不知情,故而对‘捡了便宜’的薛家,始终没什么好脸色。

这本是县令继夫人乐于见到的结果。可县令继夫人万万没想到,两家刚定亲没多久,上头突然就下来一个京官,不知对方为何而来,但看那架势,可是急需银子上供讨好的。

县令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攀上京城的关系,备了不少厚礼。可京城来的官,多好的东西没见过?县令没办法,就动起让薛家给钱的念头。

“难道让薛家白娶我女儿吗!下聘钱都给不起,还嫁什么嫁!”

县令对着继夫人,难得发了回脾气。

县令继夫人不敢多言,她已经将薛家给的银子花得七七八八,置办了自己的店铺地契,她总不能告诉县令,不是薛家不给钱,是薛家给的钱都让我变成自己的私房钱了,已经填不满你说的八箱聘礼……

县令继夫人害怕暴露,同时更担心县令的另一个心思。她打听到,县令有意让沈曼曼去伺候那位京官大人,这可还得了,如果沈曼曼被那位大人看上,那她们母女以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县令继夫人为此只能一边帮薛家说好话,一边把问题全推给县令、给薛家施压,让薛家拿钱。

到此,薛掌柜隐约已经有些后悔了。他看着家中账目,开始意识到县令的女儿实在不是好娶的。

只是亲事已经定下,县令得罪不起,薛夫人满心期待新妇进门,容不得薛掌柜后退半步。

没办法,薛掌柜便想着在婚期前做笔大生意。他本是要走陆路,前往阑县进货,但为了儿子,便决定冒险租条大船,帮临近几县进批货,狠狠赚一笔。

薛掌柜在阑县有门路,只是生意从没有做过那么大,同行生意、利润小本钱多,若非紧要关头,薛掌柜不会冒这个险。可如果这单成了、打通渠道,薛家定能攀高一个台阶,到时候不仅本县,便是临县的生意,也少不了他薛家。

薛掌柜动了心思,避重就轻地跟薛夫人商量了一番。薛夫人虽然心里担忧,但行商之事从来都是薛掌柜主外,薛夫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薛掌柜独自忙里忙外,跑了好几个县,偷偷跟近二十个布铺签了生意。薛掌柜收了定金,私下借了印子钱,将铺子和宅子抵押出去,这才凑足钱前往阑县。

原本,只要薛掌柜将货运回来,一切都会顺顺利利。可谁也没料到,连续半个月的暴雨河岸决堤,精布价格一路高涨……

薛掌柜,再也没有回来。

……

薛家知道薛掌柜死讯时,薛掌柜已经比预期晚归了半个月。

连续多日的暴雨,薛夫人没有多想,只当薛掌柜是赶不了水路,怕布匹受潮受损,耽误了行程。毕竟薛掌柜是多年的老布商,又不是第一次进货遇着恶劣天气,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薛夫人会见上门讨货的布商,一个个想尽办法、赔罪道歉,好不容易将人劝回去。

因确实是暴雨的原因,布商们大多都接受了薛夫人的拖延,极少部分闹事的、薛夫人也答应货到后给他们抹点尾数。

一开始,薛夫人还很硬气,直到后来,来讨货的人多了,薛夫人看着自己写下的催货记录,越发心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