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9


。而且当年救沈凛骁离京,也确实是林家冒更大风险,出力更多。

林家子嗣缘薄,虽然都是大族,但直系能力却弱于沈家。

私下,林家三舅总说托当年之福,令他得沈凛骁信任,跟着沈凛骁水涨船高,拿下林家掌权。他的那些堂辈,到头来都不如他一个行商多年、半路出家的家伙。

不过林家三舅本身就是个有能力的人,也是如此、才镇住了林家。

沈凛骁很巧妙的平衡着林沈两家,他重情义、也懂得怎么利用人心。

沈凛骁没有自满,他知道林家三舅掌权,他的原因只占部分。林家三舅毕竟是外祖父嫡子,即便再外行商,当年京都的事也还是交给他,可见对他的信任。

而沈凛骁不停表现出对林家三舅的信任和依赖,无非是想人心、情理皆占,让林家三舅在长辈的身份上爱护,在臣属的身份上效忠他。

抛开亲戚关系不谈,林家三舅也算是沈凛骁的心腹了。

……

沈凛骁会见林家三舅,请他帮自己秘密到辛城跑一趟。

提起白夕兰,林家三舅印象颇深。他早知沈凛骁的心思,如今听闻沈凛骁要他到辛城打听接人,他也没有多怀疑。

林家和沈凛骁原本有桩婚事在,虽然谁也不提了,但见沈凛骁立起,林家内部还是有不少人有了动这桩婚的心思。

林家三舅膝下没有适龄的女儿,沈凛骁不怕他在这上面打自己算盘。沈凛骁和白夕兰的情况,林家三舅了解最深,沈凛骁能将如此重要的事托付给林家三舅,可见其信任。林家三舅没有拒绝的理由。

相反,林家三舅还很高兴,他深知白夕兰对沈凛骁有多重要,这样的差事交给他,他必定事要努力办好的。

沈凛骁只说让林家三舅去打听接人,半句不提常悟的叙述。这样等林家三舅调查回来,他就可以对照两人说法,知道真假了。

得到林家三舅应承后,沈凛骁又跟他议事商讨对京都的打算,稳住林家。

为避免他私见林家三舅的事让沈家多想,在送走林家三舅后,沈凛骁还将有关沈太师被害的事告诉了沈家。

他就是要让沈家猜测拿不准元帝的用意,让沈家陷入困惑中,分不出心神去关注林家三舅的情况。

他要把白夕兰接回来,不仅要防着林家,还要盯紧沈家。

他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丰硕的果实,即便他不想吃,为了稳定也只能他来拿。

不是谁都愿意他将果实分享出去的。

……

沈凛骁只是本能的在安排这些事,他也不敢说,自己就全部计划周全了。他反复思考推演,常悟的话却总是无端在他脑海里浮现,影响着他。

沈凛骁内心不安,决定再找常悟询问一番,看看能不能趁机找到他话里的漏洞。

沈凛骁到达看管常悟的营帐,刚入帐,就看到倒在书案上的常悟。

沈凛骁的心陡然悬提起来,他急步跑向常悟,身后的士兵见状也连忙跟上。

沈凛骁掀看常悟,常悟发白的脸色和书案上黑色的血迹尤为明显。沈凛骁抓着常悟的肩膀,这才发现,多年未见的好友,身体已经单薄到可怕。

难怪刚才交手,常悟显得那么的无力。

沈凛骁看到常悟身下压着一封信,他去探常悟的鼻息,手微微发抖,脸色越发惨白难看。

跟进来的士兵见状,连忙磕头请罪。他们在外面守卫,根本没有察觉里面的异样。

沈凛骁拿起常悟留下的信,常悟虽然出身武将,但总是表现得像个文人,他的字也透露着一股温柔清雅的气息。

常悟信中对沈凛骁叙述了当年之事,充满追悔自责之意。宰相查到西南内情时,常悟就明白了沈凛骁当年阻自己前往西南的用意。连郭奇都明白的道理,那时的常悟却看不懂。其实他可能也不是不明白,只是出于对沈凛骁的嫉妒,让他宁愿放弃淡化这些原因。

是的,常悟嫉妒沈凛骁。他总是没办法承认,沈凛骁比他更优秀,更聪明。他只看到了沈凛骁不学无术的一面,将沈凛骁拥有的一切,归结于沈凛骁的好出身。他忍着对父亲的不满不敢反驳,把这些怪罪到了沈凛骁身上。

他原本应该更专注于提升自己,却将时间花费在了嫉妒身上。他人生的不如意,在看到白夕兰时再也无法忍耐。他也想要一个全身心付出、满心都是自己的人。他渴望放下身上的枷锁、不戴面具的活着,实则也是在嫉妒沈凛骁,想要成为像沈凛骁那样的人。

可是他的这份心,太过自私,没有考虑到白夕兰,甚至因此害了她。

常悟心中的愧,不比郭奇死时少。

沈凛骁看着信,得知元帝派常悟出使前就逼他服了毒,内心越发的慌乱。

“将军?”跪着请罪的士兵见沈凛骁失神久未言语,担心的唤了声。

沈凛骁神情略有些茫然,他拿着信,想起郭奇和常悟、想起他们兄弟三人从小到大的情谊。

得知郭奇之死与常悟无关时,他就没想再杀常悟。可是,常悟还是……

沈凛骁疲倦僵硬地弯腰,将信放回书案上。他身体有些虚弱乏力,便撑着书案顺势坐了下来。

沈凛骁红着眼眶,压下内心的苦涩,哑声吩咐两个士兵道:“将人、送去厚葬。在常家墓地,找块风水宝地立碑……”

沈凛骁这一生已经送走了太多的人,但仍旧没有习惯离别。

沈凛骁余光注意到常悟右手握着什么东西,他撑开去拿,发现是一个与他怀中一模一样的香囊。

沈凛骁看着香囊上姿态略微扭曲的松鹤,悲痛之余竟然笑出声来。沈凛骁打开香囊,里面装着一块平安符,还有颗小碎石。

沈凛骁将香囊握在手里,他想起白夕兰,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全然没了主张。

作者有话说:

啊,虽然胖妈昨天没能按时更新,但看在胖妈日七的份上,睁只眼闭只眼吧。溜了、溜了~

留爪、留爪。

第168章

在南部军的有意拖延下, 西南起义军率先攻破京都城门。两军交战,伤亡惨重。好在元帝人心尽失,他的大军最后死的死逃得逃, 并没有留下做最后的坚守。

范歧是盗匪出身,手底下的也皆是暴民, 破城后他们不受控制, 开始了无纪律的屠杀抢夺。京都百姓本以为同为反暴君的百姓,起义军们会善待他们, 许多人都没有逃亡。于是在他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死亡的屠刀就落在了他们身上。京都一夜间沦陷, 烧杀掳掠、遍地哀嚎,不知情的人, 看到这样的场景,还以为是蛮族过境呢。

这期间, 元帝所在的皇宫还在做最后坚守。范歧见大军死伤惨重, 士气低迷,竟动心思带着士兵去掘大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