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方,不想轻易示弱退缩……
宁昭为自己找了一个又一个的借口,他为此忙碌奔波、死熬着说什么也要抓住人。以至于在收到恒王请帖,得知是个探查的机会后,他顾不上这几日对甄蓉儿的逃避,仓促将她带过来。
毕竟好几日没有跟甄蓉儿好好交谈,宁昭余光一直关注着她,有点紧张想找话聊,又不知该怎么开口。
于是甄蓉儿宴席上稍稍一点反应,宁昭都发现了。
“是不是身子不舒服?”宁昭往甄蓉儿身边倾靠,压低声音、关切犹豫地开口道。
甄蓉儿垂眸,掩下心中情绪。
她出乎宁昭意料,顺话回了句。“是,臣妾身子不适,可否暂时离席?”
宁昭本来只是找话说,没想到甄蓉儿身子真的不舒服。
他想着甄蓉儿是不是伤寒又犯了,后悔不该这么随便把她带出府。
对于甄家将甄蓉儿送到外祖家抚养的说法,只有宁昭始终坚信不疑。毕竟有大大咧咧的甄芙儿做衬托,宁昭觉得乖巧文静的甄蓉儿身子孱弱,也可以理解。
宁昭给身后的护卫招手,将自己的披风放到甄蓉儿怀里,尴尬嘱咐她道:“出去把披风披上,不舒服可以请辞,不要硬撑。”
宁昭客套亲近得太明显,他自己都觉得过了,但甄蓉儿注意不到他。
“是。”甄蓉儿低头应答,拿着宁昭的披风低调退席。
恒王发现甄蓉儿离开,故意追问,宁昭开口替她挡了回去。
宁昭有些担心甄蓉儿,可是他的心情却比来时好了许多。他以为跟甄蓉儿重新对话会很难,但他还是做到了,虽然很是疏离僵硬……不过甄蓉儿全他脸面,似乎没有要深究之前那件事的意思。
其实甄蓉儿与他还算契合,她识人脸色、跟她一直这么过下去也无妨。总归他也不会再娶妻纳妃,委屈不了甄蓉儿。甄蓉儿再嫁也不可能嫁得比他再好,万一运气不好还会遇到些负心人……
他最多对甄蓉儿好点,一辈子很快就会过去,何必自找麻烦和离呢?
宁昭还没想到接下来该怎么跟甄蓉儿相处,自己已经驳回了跟她和离的想法。他心情大好,在席间对甄蓉儿也颇为维护,连恒王的意有所指都没有注意。
“六弟,是不是我这友人的琴、弹得不如六弟妹心意啊?不应该啊,他的琴艺放在京城已是一绝,更何况是在椎城……唉,说起来,忘记问问六弟妹,一个地方来的,说不定六弟妹听说过我这友人的名字。”
恒王明面上是在跟太子和宁昭低头,可宴席上他却一反常态,有些说不上来的得意嚣张。
太子和宁昭有些警惕他,却都没有防备在点上。
恒王跟太子争斗多年,头回有种出恶气的痛快感。
余烬说得没错,与其利用太子妃挑拨太子敌对肃王,不如反而道而行之。
这不,太子刚传出选妃,宁昭就把太子妃接自己府里。等太子真迎了新人,宁昭必定会为了维护太子妃,跟太子对立离心。
只是可惜,平冤十三卷如此宝贝的东西,那么多文人大儒、用来威胁一逼一个准,结果余烬全部公开,用来使了这番心思。
不过恒王并不怪罪余烬,他看得出余烬的价值。余烬料事如神,布局深远,儿女情长又如何,只要余烬能助他夺得大位,他乐意助余烬抱得美人归。
于是也就有今夜这场宴会,所谓的平冤卷线索,不过是恒王助余烬放出的迷雾,不管现在书房里屋的暗卫怎么搜,都不会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恒王本意是搭个台子,让甄蓉儿和余烬见上一面,好借机羞辱宁昭,在得势的太子面前宣告一番。
他从不怕太子,也不是斗不过他们,他只是败在父皇偏心……
宁昭越袒护甄蓉儿、越显无知不知情,恒王就越发痛快。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见,宁昭知道余烬真实身份的样子。自己的王妃就坐在身边,就冲甄蓉儿刚刚那失神离席的模样,妻子跟人跑了宁昭都不知道。
恒王老早就看不惯太子和宁昭,憋着股火气,又有林侧妃被贬为良媛的事情在先,今夜不挑起些火气,落宁昭脸色,恒王还不甘愿散场。
宁昭没有领悟恒王的意图,他觉得恒王很是可笑。恒王真当自己本事通天,能招揽什么天下名士,随便一个人就能被人所知。
宁昭打量弹琴的人,看着不过就是个文弱书生,模样虽然白净俊俏,但读书靠笔墨,习武论刀剑,光就气质来说,这人跟什么名士大儒还搭不上边。
“王妃足不出户,四哥的人王妃只怕并不熟知。”
“是吗?”恒王故意反问道。
宁昭不关注此事,心思都在离开的甄蓉儿身上。反倒是太子这个旁观者,发现些许不对。
太子语气不善、警觉地追问恒王道:“不知四弟的这位友人姓甚名谁,何不介绍给我等见识见识?”
“哈哈哈……”恒王开怀地拍着案台。
他摆手让舞女退下,笑说道:“太子何不亲自问问他,他的才华绝非一般,若是有心科举、想必榜上必有其名。他在椎城的名气可不小,连沈公都赞誉有加,几度想让他拜师呢。”
沈公,甄芙儿和甄蓉儿的外祖父。
太子一听其描述,眉头微蹙,猜到了弹琴者的身份。
皇后利用平冤卷逼来甄蓉儿,起先事情虽然瞒着太子,但甄蓉儿毕竟嫁入肃王府,后来太子也调查过她。
他不是死了吗?
“他是谁?”宁昭也意识到不对,语气莽撞地问道。
余烬放下琴,上前行礼。
“阿昭。”太子低声呼唤宁昭,提醒他不要失态。
余烬拜见堂上众人,拱手尊礼道:“小的刘崇文,拜见太子殿下、恒王、肃王……”
作者有话说:
余烬:披马甲接近媳妇。
宁昭:我媳妇!没和离!我媳妇!
第83章
甄蓉儿在宴席外等余烬出来, 上次余烬特意留下话,甄蓉儿知道那是他。
刘崇文死了,刘家人在她出嫁的当天, 命人把消息告诉了她。重新面对刘崇文生前的模样,甄蓉儿心境复杂, 明知不是他, 却依旧忍不住失神。
刘家是椎城有名的书香世家,甄蓉儿的外祖父是椎城的名师, 两家自然往来频繁, 关系甚亲。甄蓉儿打小就知道有那么一个哥哥, 年龄比她偏长两岁,饱读诗书、谈吐不凡, 弹得一手好琴。她的外祖父对其很是欣赏,每每提起, 都想收他为学生。
小时候刘崇文经常来书院看甄蓉儿, 他会带上些小玩意,有时也会邀甄蓉儿踏青放风筝。
是个很随和的哥哥,甄蓉儿是这么看刘崇文的。直到她十四岁,刘家上门为两人定亲,甄蓉儿才有了、以后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