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太过珍贵,其数量及器型均有记录在册,仿制者层出不穷,贸然出现一只新的天青釉洗很难取信于人。

留下没烧好的支钉痕不仅是为了研究,更是真品的证明,加上汝瓷碎片是在嘉禾拍卖会上拍到的,来源详实,相当于做了背书,不怕有人怀疑。

这件修复好的汝瓷被云舟珍而重之的放在多宝阁最中心的位置。

这是他目前收藏的所有瓷器中价值最高的一个,虽然比不上拍卖行价值2.3亿的那件天价汝瓷,但两者的差距也不会太大。

无论是从汝官窑的稀缺性还是修复的完美程度,都足以说明它的价值。

而下面的支钉痕只是小瑕疵,无伤大雅,纵然按折半来算,这件瓷器的价值也过亿了。

云舟记得当时购买这些汝窑瓷片一共花费300多万(含佣金),还是徐老爷子帮忙支付的。

对他来说,相当于白得了一件珍贵的汝瓷,简直不要太划算。

“小舟,你有了这件藏品,说一句大收藏家也不为过啊。”冯大师感慨,“多少顶级收藏家都收不到一件汝官窑,你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即使是他,穷尽一生也没有碰到过一件汝窑,更何况是别人。

他又打量了一下多宝阁上琳琅满目的瓷器,语气泛酸,“我收回刚才那句话。你这里的瓷器件件都是精品,就算没有那件汝瓷,也当得上大收藏家这个称号。”

唐邢窑菱花形洗、北宋汝窑天青釉洗、钧窑水仙花盆、南宋银兔毫束口盏、龙泉窑青釉鸟食罐、元青花玉壶春瓶、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明永乐甜白釉高足碗、明宣德青花……

这、这怎么全都是官窑精品啊?!

冯大师眼都瞪大了,上次只是检查了一下修复的瓷器,没仔细看。现在一看,这怎么回事,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官窑精品?

要是有其他收藏家在这儿,恐怕真的要羡慕嫉妒死了。

旁人收集一辈子瓷器,都赶不上这个年轻人收集两年的藏品,件件都是精品不说,还有汝窑、钧窑、元青花这种罕见瓷器!

饶是冯大师这种顶级收藏大师都面露恍惚之色,他收藏了一辈子古玩,藏品有数千件,但真正价值百万以上的也不过一百多件而已。

可是现在,单他看到的这些,几乎都是百万级别的,还有千万的,过亿的——

他忍不住有点怀疑鬼生,这足足抵得上自己半辈子的收藏了。

再往下看,呼,稍稍松了一口气,还是有不少民窑瓷器的。

不过看到那个青花将军罐的时候,他眉心一跳,不对,这还是价值百万以上的瓷器啊!!

万幸的是,后面的瓷器就没有这么夸张了,从几万到十几万的都有,避免了冯大师因为太过震惊而精神恍惚的命运。

当看到中间一排时,冯大师好奇的看着那块擦开了一道口子的乌鸦皮田,倒吸一口凉气,“这……该不会是田黄石里最上等的田黄冻石吧?”

云舟点了点头,“是的。”

冯大师:“……”

他又飘到旁边,看到了那对如凝脂般细腻的大雁,嗓音发颤,“这、这,别告诉我这是用羊脂白玉籽料雕成的!”

云舟想到了北寂,眉眼弯成好看的弧度,“您说得没错。”

冯大师:“……”

第80章 晋江正版

到了大三下学期,云舟修复的瓷器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件。

除了青花和单色釉之外,还包括复杂程度中下等的五彩、粉彩、斗彩瓷器,每件瓷器均修复得毫无瑕疵,数量也尤为可观。

多宝阁的上半部分已经堆满了各种器型、各个朝代的瓷器,藏品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34件!

其中官窑瓷器占了一大半,连顶级收藏家都达不到这样的精品率。

此时的青年足以担得上大收藏家、瓷器修复大师的称号,而他目前的年龄还不到22岁,成长速度何其恐怖。

他的藏品数量比很多收藏家一辈子的收藏都要多,价值更是远超其他大收藏家,堪称收藏界的奇迹!

冯大师每次过来都要感叹,与自己的小徒弟相比,他作为顶级收藏家也不过如此,简直愧对华国‘收藏第一人’的称号。

当然,这只是偶尔的玩笑话罢了,他更欣慰的是自己教出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徒弟,看着对方达到绝无仅有的成就,与有荣焉。

在两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碎瓷片堆满了工作室的角落,足有七千多片,均为挑选过后无法拼对的单片。

它们被清洗过后、分门别类的装在一个个半透明的塑料箱中,四周塞了泡沫,保存得十分完好,并且能够随时查看。

这些碎瓷片并不是毫无用处。

在修复之余,云舟会根据碎瓷片上面所绘的纹饰、色彩、胎质等一一进行辨认,甚至有些补配的纹样也能在其他碎瓷片上得到参考,大大提高了对瓷器熟悉程度和断代能力。

加上瓷器修复锻炼出来的对于色彩的敏感度,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套路到他了。

云舟去看杜老爷子的时候偶尔也会去古玩市场闲逛,找一找有没有可捡漏的物件。

来到一个卖瓷器的摊位前,他随手拿起一件‘清雍正粉彩虞美人花卉纹碗’。

这只碗胎体轻薄,碗内壁飘落三朵虞美人,粉色与白色花蕊盛开,另有一朵含苞待放。

然而他不需要仔细观察,甫一上手便知道是假的。

虞美人的纹饰在雍正官窑中属于极为少见的纹饰,必然会精心绘制。

他虽然不知是哪位宫廷画师绘制,但渲染技法一定比目前这个高出许多,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

同时,雍正粉彩以细腻而著称,哪怕枝茎上的绒毛都描绘得纤毫毕现,画笔之妍美、布局之精巧是旁人模仿不出来的。

这只碗看似精致,其实花瓣与花蕊之间的色彩过渡明显不自然,矾红的颜色不正,枝茎线条僵硬,细致度不够。

不需要看底足和款识,仅从色彩方面辨别,他就能说出至少五处不足。

更不要提他修复过几件雍正粉彩瓷器,随手一摸便知道胎釉的厚度和光泽度不对。

想到这里,云舟不由得愣了一瞬,什么时候鉴别瓷器变得这么容易了?

眼前的这件粉彩虞美人花卉纹碗,就像一本摊开的书一样赤\\裸裸的展现在他的面前,答案不言而喻。

这种感觉,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让青年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这就是老手与新手之间的差别吗?

想到自己前几年还在古玩市场上吃了大亏,买到造假的青花盖罐,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摊主看他年轻且穿着打扮都不错,一个劲的推荐:“小帅哥眼力不错,这是雍正帝御用的粉彩瓷碗,您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