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8
工程办公室、力学研究办公室、深空技术研究院等几十个研究院的数百精英。
由于技术封锁,此时的华国没有一点关于空间站的知识技术,全部要靠自己钻研。
好在深空技术研究院已经做了最关键的那部分设计,将空间站分为五舱结构:
载人空间“天宫”;核心舱“天和”;实验舱Ⅰ“问天”;实验舱Ⅱ“梦天”;货运飞船“天舟”。
计划所有工程师一个舱一个舱的攻关,未来升空后在轨组装。
这是比“863计划”时更严苛的攻关工程,也更辛苦,承担的压力前所未有的重。
季椽和宋冀宁倒也习惯了如此高强度工作,没有任何抱怨的投入工作。
于是,时间飞逝————
2016年9月15号,中国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6年10月下旬,中国发射了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
2021年,中国接续实施了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2022年,中国完成了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宋冀宁和季椽在中国空间站的项目工程一直呆到2022年,空间站五舱全部升空对接成功,整个项目圆满结束为止。
这时候,空间站的负责人已经退休了三届,宋冀宁成为最后一名中国空间站的负责人。
从最初的一名小工程师,历经十几年,升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宋冀宁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季椽,始终在他的庇护下单纯而快乐的做着科研。那么伟大的工程,这么多年的时间,成功后能获得的荣誉,巨大的诱惑免不了有人勾心斗角。
但季椽从未受到任何影响,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如他一般,纯粹的进行科研。
待到上任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因病退休,宋冀宁接位,季椽更是每天都开心的呆在实验室里,被宋冀宁以另一种无声的形式圈养起来。
然而宇宙空间站的工程终究还是结束了,宋冀宁和季椽得到了一个很长的假期,以及只要开口,不管什么要求国家都满足的许诺。
“啊,863的时候就得到过一次了。”季椽无奈的耸耸肩:“我上次的都没用掉,小宋哥,有什么想要的吗?”
宋冀宁沉吟了一会儿,问政府派来照顾他们的助理:“什么要求都能满足
助理恭敬回答:“是的,季院士有什么想要的吗?”
此时宋冀宁和季椽都已经四十多岁,正处于岁月沉淀的年龄。气质儒雅温和,模样比年轻时更显俊美,看着像三十多岁,根本不需要人贴身照顾。
但考虑到大多沉迷于科研的学者生活技能都不怎么样,加之为了让他们能心无旁骛的做科研,不为杂事分心,因此国家派出了好几个助理,为季椽和宋冀宁处理科研外的一切事务,还兼保镖工作。
加之这些年,两人也带出了不少研究生,每次出门随行人员都至少有十几人。
宋冀宁是不乐意的,他和季椽自从加入空间站工程后,就没有过二人世界。
好不容易休息了,他只想和季椽一起在家里看书喝茶,他可以自己给季椽做饭。
学生们听话好打发,国家派来的助理保镖却很死板,无论怎么说两人都必须在他们眼皮底下。
“我们又不老,根本不需要你们照顾!”
助理恭敬的回答:“两位院士若有一点闪失,我们会被判刑的。”
让宋冀宁无话可说。
关于国家给的承诺,季椽没什么要求,宋冀宁却是打算用掉的。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沉吟几天,宋冀宁向国家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想重启863计划。”
“863计划”在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而结束了使命。
那里本来是宋冀宁看好的养老地,毕竟两人都不年轻了,顶多还有二十年好活。两人都没有去看看世界的想法,宋冀宁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季椽一起养老。
再叫上几个好友,闲了就做做研究,累了一起看看电影打打球,想出去了就叫上军机送行,多么修悠闲自在。
宋冀宁原本是打算等空间站建好后,挟着这份政绩入主“863计划”领域办公室,成为总办公室主任。然后把季椽圈养在手底下,让他安全幸福的过一辈子。
谁能想到,他们这边宇宙空间站还没结束,“863计划”先结束了!
于是空间站的工程结束后,暂时没有新安排的两人接到了十几个国家科学院的邀请函,热切期待他们加入。
宋冀宁考虑是否自己跟国家要一所研究院,但研究院还是太小,只是纯粹工作的地方。
要拿“圈养季椽”的环境来对比的话,普通研究院和“863计划”研究所的区别,相当于牧场和草原。
宋冀宁想为季椽再造一片草原。
助理报上去后,很快中科院派人过来,询问宋冀宁为什么要重建“863计划”。
“因为研究院的项目太普通了。”宋冀宁答:“我和季椽已决定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同时也想攻克最困难的科研项目,普通的研究院不能满足我们的心愿。”
中科院的人动容,匆匆回去复命。
季椽眯着眼看宋冀宁:“小宋哥想干什么?”
宋冀宁笑:“缘缘,你愿意一直跟着我吗?”
“当然,不是约定了吗,你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季椽牵住宋冀宁的手,两人的无名指上有一枚同样的戒指。
尽管没有公然举办婚礼,但他们已向所有认识的人宣告关系。这时代越发开明,加上两人的身份,没有人敢对他们的关系有异议,成为了学术圈令人羡慕的同性情侣。
等了中科院的人两个多月,对方匆匆返回,似乎获得了授权,恭敬的邀请宋冀宁和季椽去某个地方。
熟悉的戈壁,熟悉的地下研究所。只是空白一片,没有了布满实验室的设备和线路,也没有来去匆匆的研究员。
“这个地下研究所原本已封存,我们前几天才将它打扫干净。”中科院的事务员恭敬说道:“宋院士重启’863’计划的申请已获得批准,但不知道宋院士需要什么科研设备,因此没有送来。”
宋冀宁摆摆手:“不急,我们先住一段时间,找找过去的回忆。”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