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坏,读音(乌丝投哦夫麦路水泥)。”

这次季椽没笑,他继续往下,仍旧看到一大段详细的注释。

“疲劳破坏:指在远低于材料强度极限甚至屈服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

“усталостноеразрушение(乌丝投哦夫麦路水泥)对应工作:检查闭锁结构中槍机、槍机框和机匣等关键重要构件的载荷性,以局部应变法估算构件的疲劳寿命。”

季椽往后翻了翻,整本书都是学术上的单词,所有单词都标注有读音和注释,以及对应的每一项工作内容。

前辈们给季椽和宋冀宁笔记的时候,说这是他们刚进入苏联基地时做的笔记。常用语可以不懂,但学术单词必须牢记,因为不会有人慢慢给他们解释,做不好就走人。于是他们只能先牢牢记住这些单词,并注明听到这些单词的时候,他们应该做的工作。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说明,季椽可以想像得到前辈们是如何艰难的在这个苏联基地站稳脚跟的场景,他再也笑不出来,心中肃然起敬。

他前世在研究中遭遇的最大困境,也不过是有人想排挤他,或者侵占他的研究成果。和前辈们所承受的压力相比,他哪里有资格说自己遇到过困难。

宋冀宁也笑不出来,他拿到的那本笔记里不仅有文字注释,还有密密麻麻的手绘图,这位前辈生怕自己的工作失误,连每个动作该怎么做都详细的画出来。

“缘缘,我错了。”宋冀宁焦虑的扒乱自己头发:“我不应该来的,不应该因为觉得这很刺激好玩来的,我……我没有自信可以做到前辈们这么优秀。”

带着寻求刺激的心情进入苏联基地,以为自己是来冒险的,他感觉是对一直努力的前辈们的亵渎。

季椽放下笔记本,走到宋冀宁身前,用力拍他的肩:“冷静点,小宋哥!”

“缘缘……?”宋冀宁抬头,看到季椽严肃的脸。

“大伯选中我们,可不只是因为你觉得好玩,也不是因为你情报方面比我优秀。”季椽说:“别忘了,我们被选中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是研究院的学生,他们认为我们能跟得上苏联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宋冀宁想了想,翻阅手中的笔记本,说:“我也觉得缘缘没问题,但是我……我行吗?看到这些笔记本,我对自己没信心,我做不到前辈们那么优秀……”

“那我们也来吧!”季椽从包里拿出两本笔记本,分别写上他和宋冀宁的名字,将其中一本递给宋冀宁。

“我们也和前辈们一起,学到多少,记录多少,看有一天,我们是否能与前辈们比肩!”季椽站在宋冀宁身前,看着他:“宋冀宁,你敢不敢比?”

宋冀宁接过笔记本,恶狠狠点头:“敢,怎么不敢?!”

第176章研究生生活

虽然一个月的时间很赶,但好在华国也没有放着他们不管,通过内部协调聘请了一名擅长华语的苏联老师教导他们。季椽本就会俄语,只是装成不懂从头学起,宋冀宁是真不懂,但他咬紧了牙学习,连跟季椽对话都只用俄语,进步飞速。

“我以前学英文的时候要有这冲劲,早就考一百分了吧!”宋冀宁忍不住自我调侃,不被逼到绝路,他都不知道自己居然那么有语言天赋。

日常的俄语还好说,专业术语方面,他们的老师也不懂,好在有前辈们的笔记,两人记下了大部份单词和技术解释,到谢尔盖那里旁听时,也能听出个三四成意思了。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两人的语言课程结束,正式开始实习。

谢尔盖是个工作上极为苛刻的人,对季椽两人直言:“每一项研究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不允许出现一点差错,哪怕你们是华国派来的学生,我也不会对你们额外宽容。周说你们在华国是优秀的研究生,我希望不是吹嘘。”

宋冀宁和季椽用流利的俄语道:“您请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那就开始工作吧!”

谢尔盖虽然严厉,但对华国研究生的学识倒挺信任,可能因为其他几位前辈研究员都表现优秀,让他丝毫不怀疑季椽两人的技术水平,没有特意试探或考核,直接放手将工作交给他们。

“你们根据这张图做一下кольцодляабляции。”

кольцодляабляции不是常用词,俄语老师没教过,好在两人(宋冀宁)学过前辈们的笔记本,通过音译知道这是环向烧蚀的意思。这算是比较基础的技术,不难,两人立即拿起工具开始工作。

这时候就体现出前辈们的厉害之处了,季椽且不提,宋冀宁才学一个月的俄语,谢尔盖的话他都是半蒙半猜的。但在工作上,他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就是因为他背下了笔记本上的单词发音。

谢尔盖最初还稍微留意了几下,后来发现季椽和宋冀宁的技术工作都很熟练,除了只会英文却不会俄语这点让他不满外,其他方面挑不出任何错处,也就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学生一样看待了。

实验室里除谢尔盖外,还有十多名工程师,二十多名年轻的助理或研究生。季椽和宋冀宁处于研究生之列,从事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和其他研究生慢慢熟悉起来。两人虽然是外国人,但没有被排挤过,华国和苏联目前关系紧密,又经常派研究生来学习,他们都习惯了。

而且现在也不是好奇外国人的时候,他们这所实验室以军工研究为主,常和部队打交道,还有专门负责军舰的部门,对军事方面的变动最为敏感。尽管身为研究生得不到任何消息,但大家还是隐隐感觉到部队的集结。

研究生们的工作比较清闲,又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事的时候便经常一起八卦。季椽和宋冀宁和他们关系不错,有时也会参与八卦。大家都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一起骂骂资本主义什么的,可融洽了。

宋冀宁天生擅长与人打交道,尽管俄语说得哧哧吭吭,居然也因豪迈和不拘小节的爽朗性格,与研究生们打成一片。口语越说越溜之外,他的那本笔记本上,记录的技术单词也渐渐变多——收集情报之余,他也很用心在学习。

季椽微笑,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今天所学到的“新单词”。

目前他们所学的知识都不难,但技术水准确实比华国高了不少,他自己用不到,却可以记下来交给国内的老师和朋友们学习。

转眼三个月过去,宋冀宁的俄语已经说得非常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