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来交流会的安排是一天的,但因为科技园领导的愚蠢,谁也不愿意参加,几个外国人离开后,这场滑稽的国际交流会就结束了。

孟教授环抱着双手,问前方的科技园领导:“Sir,wespeakesenow?”

科技园领导满头大汗,弓着腰频频点头:“是,是。”

孟教授于是转用中文:“我们现在有事要谈,可以请你们滚出去吗?”

“是,是……老先生,请别生气,毕竟他们是外国贵宾,我们也没办法……”

有些人总是不能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老教授们也懒得跟这种崇洋媚外到骨子里的人说话:“出去!”

把科技园的人都赶走,全场只剩下自己了,整个场面便热闹了。季椽被众人团团围住,夸奖他刚才反驳米歇尔的行为。

大家都对米歇尔的话气得要命,但因为他们确实不懂他说的某些技术,他说“你们华国没有”“你们华国人不懂时”,他们无法反驳。好在有季椽狠狠打脸。

“季椽你太厉害了,你说的那些技术我都听不懂。”

“那些技术是真的吗?你在哪学到的?有没有书?”

孟教授打断学生们的喧闹:“好了好了,不要问得那么乱,季椽,刚才你问米歇尔的问题是真的吗?”

季椽点头:“真的。”

“没有瞎编?”

“没有。”

众教授齐齐点头,目露赞赏:“那就好,科学是严谨的,不管有什么私人矛盾,都不能拿科学来胡说八道,你做得很好。”

孟教授转向后排的年轻学生们,训道:“看到了吗?这就是研究员必备的精神,吵架也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不允许胡编乱造,生事造谣,你们懂了吗?”

“是!”众学生齐齐应道。

孟教授又问季椽:

作者有话要说:“刚才米歇尔说的那些,你都听得懂吗?”

季椽点头:“当然。”

“翻译的小伙不专业,很多专业词他都翻译错了,你能不能上台再给我们讲解一遍?包括你之后提出的那些问题?”

蒋教授点头:“去吧季椽,我也想知道他的研究错在什么地方。”

“说是错误,倒不如说我故意找他麻烦。”季椽诚实的说:“其实他的研究还是不错的。”

“只是人品不好,对吧?”孟教授笑,显然他知道米歇尔说了什么话。

季椽其实并不爱出什么风头,现场有那么多老教授,他更愿意默默的跟在他们身后学习。但如果老教授们必须承受某种羞辱,才能学到他们想要的“国际技术”,季椽觉得还不如由自己教给他们。

不能再藏拙了。

感谢各位亲爱的地雷手榴弹么么哒!!

阿暮扔了1个地雷

紫芓扔了1个地雷

贪吃鬼扔了1个地雷

贪吃鬼扔了1个地雷

ms5252扔了1个地雷

等待的乔木扔了1个地雷

云空扔了1个地雷

琦琦扔了1个地雷

风味鱼片扔了1个手榴弹

旧城半夏。扔了1个地雷

大頭扔了1个地雷

凌迟伤扔了1个地雷

紫星竹扔了1个地雷

稚初扔了1个地雷

宝宝很乖扔了1个地雷

碗里的花扔了1个地雷

刀丛小尸扔了1个地雷

小七明扔了1个地雷

第157章正确的采购姿势

季椽用中文再次向大家介绍了米歇尔的研究,并分别讲述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末了他自己承认:“其实米歇尔的技术,问题没有我说的那么严重,比如维修损耗费用三倍是我乱说的,我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维修费,在这件事上我应该认错。但对米歇尔我毫无愧疚,我认为他个人的言行应当受到惩罚。”

“一定有人会说,他是外国人,我们怎么惩罚到他?那就要看他身后的公司了。”季椽看向在座各位:“总不能他们一边在华国赚钱,一边漠视员工随意侮辱我们吧?连基本诚意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采购?”

孟教授点头:“我认同,这件事我们会去找人施压的,不能总是纵容这些外国人又赚钱又骂娘。”

季椽解说完毕之后,其他教授们又提起了兴趣,大家也纷纷上台交流自己近期的研究,原本差点半途而废的技术交流会重新开始。这次气氛热烈多了,掌声不断,整个会场极为和谐。

与会的教授们都有准备多份资料进行分发,不过数量有限,只有前排的教授和专家能拿到。唯独季椽,每个人都留了一份资料给他。

到晚上交流会结束时,季椽拿到了几十份资料,教授们对他赋予极大希望:“年轻人,好好努力,未来要靠你们。”

季椽点头:“是。”

大家离开的时候,科技园的领导还等在门口,讨好地为教授们送行,还一个劲询问各位与会专家对交流会是否满意。

“很满意。”一位专家说:“但和你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第二天报纸就报导了交流会的事,对强迫专家们说英文的事进行批评,并扩展批判了当前社会的崇洋媚外之风,要求各涉外单位反省自己的行为,不允许再出现类似的为难国人,讨好外人的事。

季椽没有看到这份报纸,他从各位专家教授们那里拿到的资料太多,看都看不完,哪里有空去管报纸新闻。

倒是宋冀宁稍微留意了下,告诉季椽,科技园那群领导全被撤职了。

“哦,活该。”季椽并未把这些人放在心上,他只是拿着手上的资料对宋冀宁说:“小宋哥,我们开始学吧!”

这些资料上的技术大多他都不陌生,他收下就是为了给宋冀宁学习的。

宋冀宁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他学的都是季椽教的,他怀疑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跟上季椽。

“好。”但是只要能和季椽在一起,他也愿意一直这么学下去。

专家教授们的技术以季椽的知识来看,自然是落伍的,但他们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公式的代入法都极为成熟老练,这些是季椽比不上的。他经历的时间和实验都没有教授们多,做不到像他们那么出色,通过这些资料,季椽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研究思路,学到了很多。

宋冀宁才是收获最大的,经过季椽的讲解,他等于直接接受了众多专家教授们的指导,跳过了研究思路刻板的菜鸟期,未来在研究中的思考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