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不久后给朕陪葬……哈哈哈他们还真是死得其所。』
谢不逢的眸色突然一晦,脸上的表情也慢慢冷了下来,顷刻间被杀意所覆盖。
……
太殊宫宫门外,文清辞和所有人一样俯身向皇帝和年轻的将军行礼。
雪花纷扬飘落,文清辞忍不住又想起自己在北地远远看到的那一幕……谢不逢被万人景仰,光芒万丈。
传奇的故事一旦拉开续篇,便不会终止。
太殊宫的宫门外,同样铺着青砖。
寒气从膝盖升了上来,顷刻间将文清辞笼罩。
他忍不住小声咳了两声,强撑着将血腥气压了下去。
远远看到正向自己靠近的少年,文清辞心绪忽然乱了一阵。
谢不逢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在雍都没有什么根基、眼线。
贤公公被怀疑之后,也不敢再派人前去北地。
因此谢不逢可能直至现在,也不太清楚皇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不知道他的母妃与妹妹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想到这里文清辞忍不住紧张了起来。
玄黑的战靴,突然停在了他的面前。
谢不逢不再继续向前走,而是站在这里静静注视着对面的人。
文清辞犹豫几秒缓缓抬起了眼眸。
他看到,少年的皮肤黑了一些,五官愈发深邃,气质凌厉如剑,还带着从沙场上染来的杀意。
琥珀色的眼眸中,仍几分没来得及散去的寒意。
……谢不逢要做什么?
没来得及细想,少年便缓缓向他伸出了左手。
米黄色的羊毛手绳,于刹那间映入文清辞的眼帘。
“文太医请起。”
不等他反应过来,谢不逢便紧攥着文清辞的手腕,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少年这一下用足了力气,文清辞的手腕瞬间生出一阵痛意。
少年掌心的温度,也在这个瞬间温暖了文清辞冰冷的腕骨。
文清辞被吓了一跳:“谢殿下……”
“嗯。”谢不逢点了点头,可依旧没有松开的意思。
甚至他还微微用力,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气氛陡然间暧昧了起来。
文清辞终于抬起头,向不知何时比自己高了近一个头的少年看去。
一点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落在了谢不逢的发顶,那串青蓝色的药玉随之发出淡淡光亮。
文清辞在那双琥珀色的眼眸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他的呼吸一乱。
太殊宫外,向前的队伍忽然停滞下来,周围人目目相觑,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第59章
上次那一面见得太过匆忙, 来不及观察。
此时文清辞终于意识到,谢不逢早已经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飞速成熟了起来。
少年的青涩已经完全褪去,他的气质如重剑般沉稳、锋利, 带着摄人之气。
帝王之意初生,枭雄之态早满。
文清辞不由出了一刻神。
但下一秒, 注意力便被手腕上的细弱的痛意唤了回来。
接着是略显暧昧的研揉。
手腕上的温度,已传遍全身。
刹那间,长原镇那一晚的记忆, 再一次鲜活了起来。
昏红的光芒,琉璃碎片……
文清辞立刻将视线移开,尝试着将手腕从谢不逢的手中抽出。
“殿下, 您该继续向前走了。”文清辞强压着情绪, 一边微笑一边淡淡地对谢不逢说。
少年终于肯在这个时候,缓缓地松开了手指。
谢不逢的目光仍未移开, 他紧盯着眼前的人。
细雪落在文清辞长长的睫毛上, 化为小小冰晶坠在这里,随着呼吸一道轻轻颤动。
墨黑的眼眸,被冷风吹得多了几分水汽。
这一切落在谢不逢的眼里, 竟有些可怜。
既让人心疼又想要欺负。
少年下意识抬手, 想要替文清辞将它拭去。
但那只手只在空中顿了几秒,便如触电般收了回来, 转过身朝前而去。
“起——”见谢不逢如此不按套路出牌,一旁司礼的官员愣了一下, 连忙示意百官平身, 随仪仗一道入宫。
突兀站着的文清辞, 终于融入了人群中。
如被狼放归族群的羊羔般, 缓缓地长舒了一口气。
谢不逢是今天的绝对主角, 两人方才的互动,落入了太殊宫外所有人的眼里。
他是被文清辞送上战场的,起初这是一场十死无生的死局。
因此众人理所应当地以为,班师回朝的谢不逢,理应记恨对方才对。
并在此时下意识将刚才那一切,看作威胁。
在转回身继续向前走去的那一刻,文清辞注意到了周围人轻蔑的目光,和看好戏的表情。
当初文清辞以太医的身份,一跃成为三品翰林,本就受人嫉妒,再加上皇帝又很喜欢借他之口做出决定……一来二去的,文清辞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很多人。
这群人何止是想看他倒霉,简直恨不得他现在就去死。
雪又大了起来,顷刻间寒意刺骨。
文清辞如果没有注意到那些恶意般,目视前方向前走去。
今日的第一要事是封赏功臣。
皇帝这次倒是毫不吝啬,大手一挥,赐予此次大战立功之人大量田产与金银。
又封了几个将军驻守北地。
获赏最多的人自然是谢不逢,圣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封赏,负责宣读圣旨的太监声音念到嘶哑,才将它读完。
乍一听皇帝似乎将半个国库都送给了谢不逢。
当下,所有人都感慨起了皇室这父慈子孝的一幕,好像将皇帝执意让谢不逢上战场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领赏之后,少年不屑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圣旨。
皇帝之所以这么大方,是因为自己在他心中,是个注定明日就要死的人。
这些金银财宝甚至不会离开国库,只是在这里念念,随便走个过场罢了。
……
封赏活动持续了一整个早晨,庆功宴自下午开始,持续至深夜。
卫朝还从来没有举办过如此盛大的宫宴,今日来皇宫的,除了文武百官以外,还有和谢不逢一起从北地回来的军人。
皇帝早早就以身体不适为理由退了场。
而有了那群军人在,宫宴上的气氛也比以往更加热闹。
谢不逢坐在桌案边,来敬酒的人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宴会开了一会,不知道是谁将宫中的佳酿换成了从北带来的烈酒。
不过一会儿工夫,雍都的官员便醉成一片。
并在酒劲的催促下,全挤在谢不逢的身边,想要将他灌醉。
“这杯敬大殿下!敬您带兵,洗刷中原百年之耻——”
说完,已经烂醉如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