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3


在裤腰带上提心吊胆过活?

梁渠大怒:“陆返,你脑子进水了吗?拦河改道,简直天方夜谭,老子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长宁河是有河神的,岂容凡夫俗子胡来?”

“再说,你可别忘了,当初你流落荆州,是谁救了你?想在水寨里逍遥快活,就要讲兄弟义气,老二,你莫非要背叛我们八百弟兄,投靠朝廷吗?是谁害的你家破人亡?”

陆返气得脸色涨红:“我当然没有忘!”

梁渠冷哼一声:“记着就好!”

※※※

随着萧青冥的命令不断传回京城,一场举国动员的治水工程就此拉开了序幕。

各大州府,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工出工,定额五百万两的水利国债销售一空。

数日后,以工部尚书彭越为首的第一批治河官员抵达,随行而来的,还有皇家技术学院方远航和一众专供水利工程和地质勘探的学子。

同时,皇家禁卫军后勤营指挥使陆知,率领五千工程部队赶到。

几天之内,从京州、宁州各地赶来的工匠和运输工人也陆续抵达,正式开始为治河工程做准备。

依然是一个滴水未下的晴天,正午烈阳高照。

南岸河堤之上,萧青冥和江明秋一行人正在沿河视察。

“陛下,臣已经让勘探局的人在这一带,反复测量过河床宽度和高度了,比百年前稍有出入,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江明秋指着前方河流拐弯处狭窄的颈口水道,道:“这条通道,最窄之处仅只一里宽。”

“我们先挖通旧河道,让河水同时从长岛两侧经过,再把最窄的颈口道堵起来,最后在上面修堤坝。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萧青冥望着远处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长河,笑道:“从实践上来讲呢?”

江明秋沉默片刻,长叹一声:“难如登天。”

萧青冥倏而笑了,灼灼日光下,他的双眼熠熠生光:“登天有何难?”

“世人皆称朕异想天开,朕偏要登这天,给天下人看!”

第121章 阶段性胜利

朝廷派来河道总督和大队人马来荆州修堤治水的事, 短短几天内传遍了荆州两岸。

看到荆庭城内贴出的皇榜,以及时不时有大量外地士兵和匠人们出现的身影,荆州百姓并没有对将来治理水患的期待, 反而渐渐蔓延出一股恐慌感。

荆州北岸。

几个佃农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

“听说了吗?荆庭城里已经贴出了告示,要征民夫修堤坝呢!”

“我家上有老下有小, 我要是被官府抓去服徭役,他们怎么办?何况是修堤这么危险的事,一个不小心, 说不定就要献祭给河神了。”

几个佃农纷纷点头,大户家的管事听到议论声,背着手走过来, 哼哼两声笑道:

“又在这偷懒不干活?你们应该庆幸你们在咱们府上种地, 瞧瞧南岸那些人,早就被抓去修河堤了!”

不等众人点头哈腰作鸟兽散, 外面的街道上突然响起一阵铜锣声。

有差役拎着大锣边走边敲:“朝廷治水修堤招工, 管一顿饭,一日五钱,名额有限, 先到先得!”

“治水保堤, 辛苦一时,惠及子孙!”

差役浑厚的大嗓门不断地重复着嚷嚷这几句话, 一条街走下来,左邻右舍全听得一清二楚。

有百姓惊讶地探出头:“什么?竟然不是强征徭役?还给工钱?”

“一天五个钱, 可不少哇, 听说那些进城打短工的都没有这么多工钱。”

“废话, 修堤一个不小心就要祭河神, 能是一回事吗?不过还能管一顿饭, 岂不又省了一笔饭钱?”

附近听到消息的百姓立刻议论开来,不少家里快穷的就揭不开锅的人家,连修堤的危险也顾不上了,咬着牙就去找差役报名。

有了一个大胆的带头,又三三两两走来几个青壮,不为别的,就图那一口饱饭。

大户家里几个佃农,眼馋那几个工钱补贴家用,不顾管事在后面气得跳脚,也争相去报名。

赶去府衙一看,这才发现报名当修堤民夫的队伍,竟排满了整条街,大部分都是在过去几年的水灾里失去了家园和土地的流民和乞儿。

他们早已不在乎危不危险,只要有饭吃,有工钱拿,干什么都愿意。

※※※

荆州河段,来往的运输船只在河面不断往返,将土石树木和各种所需矿石汇集在港口码头,再由当地民夫组建的运输队运到治河工程驻扎的大本营。

新铺好的水泥路面上,运输小车和民夫们熙攘来往络绎不绝。

营地里,由文兴铁厂的工人班子搭就的临时冶炼小高炉已经开始投入使用,附近就是长宁河,只要把原本的整套水利冶炼设备直接仿造几座,就能开工。

骄阳之下,营地人来人往,热火朝天。

主帐之内,萧青冥、喻行舟和江明秋等人都聚在一起议事。

皇家技术学院除了已经升职为“副院长”的方远航,还来了不少专攻地质勘探和水利工程的老师与学子。

他们与工部的几位水利专家整日在河堤两岸测绘,一连数日,终于将附近的地形和河床大体数据摸透。

“诸位大人,”一位测量人员用袖子擦了擦额角淋漓的汗,将一副荆州河段地形图在桌面上铺开,舔了舔干燥裂口的嘴唇,开始向众人讲述他们连日来的工作成果。

“假若将北岸看做一只大鸟的身体,北岸延伸出河中的这片岛,就好比是鸟的一只翅膀。”

他比划一下,伸出手在北岸和岛中间划出一道平直的线:“我们需要把翅膀和鸟身中间连接的部分挖通。”

“事实上,百年前,这里才是长宁河原本流经的故道,是一条平直和缓的河床。”

花渐遇展扇扇着风,有些不解:“那为何会成现在这个样子?放着宽阔平直的河道不走,偏要走狭窄的弯道。”

江明秋颔首:“这是因为这段北岸故道地势略高,加上河道平直,流速较缓,河流携带的泥沙,积年累月淤积在这里。”

“又没有得到频繁有效的疏通,渐渐抬高河床,时间一长,就造成堵塞。”

他指了指图上的南岸现在的河道:“而南岸狭窄的颈口道地势略低,又有夹角,导致水流湍急冲击力大,北岸堵塞,自然就把南岸冲出了新口子,时常决口泛滥。”

萧青冥看着地图,点了点头。

放在从前,这么大的工程,需要靠民夫一点点挖,这条故道大约有七八里长,把它挖通起码就要耗上一两个月时间。

不但耗时耗力,而且挖到最后只剩一线薄弱土堤时,北岸的河水就会开始渗水,随时都可能冲开,那些留守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