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8
勺雪梨羹,送到萧青冥嘴边。
“陛下在想什么?这般出神?”
萧青冥张嘴含住瓷勺,舌尖轻轻舔过一圈,拖着音调慢吞吞笑道:“朕当是谁呢?原来是老师啊。”
他在书桌后的椅子坐下,挑眉看他:“老师舍得来寻朕了?”
一早上就跑不见了,这会知道来找他?呵呵,渣男。
喻行舟抿出一点笑意:“臣听闻陛下一直与外臣商讨国事,哪里敢来打扰?只是没想到,陛下这一商讨,就是一整日。”
他顿了顿,又忍不住道:“看来陛下对那个楼部部首极为看中。不仅谈了一天,临走前还有赠礼。”
“陛下除了一副诗词,都不曾赠给臣什么御赐之物。”
就连那副诗词都还是他强行顺手牵羊的。
见喻行舟越说语气越酸,萧青冥忍俊不禁,他的老师,真是坦白啥都不行,吃飞醋第一名。
不过说到赠礼,萧青冥心中一动,想到从系统抽奖抽到的某个玩意。
他支着侧脸脸颊,懒散散道:“朕的宝贝可不少,只不过,那是留给朕的‘喻贵妃’的,老师也想要吗?”
喻行舟眨了眨眼,脸不红气不喘道:“臣如何能与陛下的贵妃相提并论。”
萧青冥皮笑肉不笑地哼一声,死不承认是吧,很好,你礼物没了!
他气咻咻三两口把雪梨羹吃光,余光瞥见喻行舟自然而然端起另外一碗,舀了一勺往自己嘴里送。
萧青冥呵呵一笑,将瓷碗从他手里拽过来,坏心眼道:“老师误会了,这碗是给朕的‘喻贵妃’准备的。”
喻行舟:“……”甜品都不给吃了??
萧青冥带着出了一口恶气的恶劣笑容,把南交国和楼兰桀的来意说了一遍。
喻行舟勉强把心思放到国事上,颔首道:“陛下此闲棋将来或有妙用,反正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不过臣更担心渤海国不会爽快的让出盐场。”
萧青冥顺手打开一本奏折,道:“无所谓,反正宁州的国道和铁轨也修的差不多了。”
“渤海国还敢忤逆朕,朕自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喻行舟微微一笑,没有多言。
萧青冥终于批阅完最后一份奏折,抬头一看,喻行舟那家伙居然不见了。
好你个喻行舟,竟然又溜了!
正当萧青冥不死心左顾右盼,企图从桌子底下把喻行舟扒拉出来时,一道暗含笑意的嗓音自身后响起:“陛下在找什么呢?”
萧青冥霍然回头,只见朦胧烛光下,他的“喻贵妃”一身红装,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萧青冥呵的一声笑,阴阳怪气道:“爱妃换衣服的速度还真快。”
喻行舟充耳不闻,提着裙摆在他身边坐下,微笑道:“陛下一直没有回寝宫,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我只好来陪伴陛下左右了。陛下只管继续批折子,我不会打扰陛下的。”
说着,他又心安理得把手伸向最后那碗雪梨羹。
现在他是“贵妃”了,总可以享受君王恩宠的待遇了吧?
谁知,萧青冥眼疾手快一把捞过来,慢条斯理道:“爱妃,这是给喻摄政的,不是给你的。”
喻行舟:“……”
他脸上无语的表情过于明显,萧青冥乐不可支,险些笑出声。
萧青冥随手舀了一勺蜜羹,美滋滋含在嘴里,笑吟吟望着他:“想吃吗?”
就不给你。
喻行舟无奈一笑:“陛下,若叫外国使臣看见您这般幼稚,只怕要笑掉大牙。”
萧青冥带着几分小得意瞄着他:“朕岂会任你耍弄?”
喻行舟盯着他的脸,看了又看,想起自己现在已经是“贵妃”了,终于忍不住,飞快凑上前去,在对方唇上狠亲了一口,舌尖卷走唇角残留的一丁点蜜羹。
又施施然坐回去,笑道:“果然很甜。”
萧青冥:“……”
作者有话说:
萧:呵呵,有本事勾引朕,有本事脱马甲呀!
第103章 系统新奖励
一年一度的年节庆典正式结束, 各国参将大朝贺的使团,可谓乘兴而来,惊惧而去。
就在使团临行前前一夜的宫宴上, 萧青冥兑现大朝贺当日的承诺,为各国使臣送上一份象征邦交的“国礼”。
相较于来时, 使臣们的傲慢无礼,一味索要金银财帛的赏赐,如今在宫宴上, 一个个在各自的位置上正襟危坐,不敢有半分不敬。
对启国天子所谓的“国礼”,他们一点都不期待, 甚至有几分抗拒, 生怕再来几次礼炮那般的“惊喜”。
尤其是渤海国的诚郡王,自从当众签下归还盐场的协议, 他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现在低头敛目呆在座椅里,恨不得把自己缩起来,千万不要被启国天子注意到才好。
大殿上, 宫人们端着一个个托盘鱼贯而入, 每个托盘都用朱红的绸缎覆盖,被盘中的礼物撑起一段竖起的弧度。
每一位外国使臣的桌前都有一份国礼。
他们虽然怕萧青冥又来一场并不令人愉快的“惊喜”, 但盯着红绸缎的好奇眼神,依然很诚实。
萧青冥微微一笑, 命人将绸缎掀开。
明亮的八角宫灯下, 一排精致的玻璃杯壶套件静静盛在托盘上, 澄澈透明的玻璃壁, 在明如白昼的灯火下流淌着细碎晶莹的微光。
不同于朦胧的水晶, 也不同于温润的白瓷,它清澈如泉水,能清晰地看见杯中所盛的一切,从酒杯、茶碗到高脚杯,细颈酒壶、圆肚茶壶,由小到大排成一列,应有尽有。
宫人们将一瓶绛红色的果酒倒入酒杯之中,果香扑鼻,灯光自酒液折射而出,更添几分神秘诱惑的味道,吸引着酒客去品尝。
殿上众大臣和使节们,纷纷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透明的玻璃杯,犹疑着端起来细细欣赏。
杯壁润泽清澈,非常匀称,肉眼看不见任何气泡,跟之前渤海国诚郡王吹捧的“渤海璃”相比,成色一个天一个地。
启国天子称其为‘烧废的次品’,确实毫不夸张。
“咦?这是什么?”羌奴国使臣发现托盘一角还有一枚巴掌大的玻璃镜,下面一只短小的手柄,缀有一串朱红流苏。
他将玻璃镜拿起来一看,陡然瞪大双眼惊叫了一声,惹得其他人诧异侧目。
“这、这是……镜子?!”羌奴国使臣拿起镜子的一瞬间,从镜面中无比清晰的看见了自己的脸,吓了一跳。
人们照镜梳妆正衣冠,从来都是用的铜镜,铜镜不够清晰不说,还十分贵重,平民人家完全用不起,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铜镜,那些等身的大块落地铜镜,更不用说。
听他这么一叫,众人立刻放下酒杯,拿起玻璃镜反复观看,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