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面对朝廷的问责,宁州刺史冯章的回应竟然是大吐苦水,言及今年以来有大量农人和流民,从宁州涌向京州,导致宁州缺乏劳动力。
冯章甚至在奏折中苦口婆心相劝,说宁州大面积土地都种桑树,稻田比例不足五成,且地少人多,宁州自有州情在,不可效仿京州分田云云。
萧青冥缓缓合上奏折,忽然问:“往临阳县修的那条国道,如今进度怎么样了?”
书盛躬身道:“回陛下,京州和宁州路段,大部分已经修整完毕。”
萧青冥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逐渐发黄的落叶,忽而一笑:“自燕然围城一战,朕似乎已经在京城待了半年多了。”
书盛疑惑道:“陛下不是一直都呆在京城吗?”
萧青冥悠悠道:“目前京州一切都走上正轨,有老师,皇叔和六部在,朝廷应当无碍,朕也是时候该放松一下,微服出门散散心,你说对吗?”
书盛一呆,哪有皇帝不呆在京城里?但这位主子要做的事,可不是他能置喙的。
萧青冥一招手,小玄凤就灵巧地落在他食指上:“你留在宫里,朕出远门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喻行舟,叫他知道,朕肯定走不成了。”
他随手写了一封信,信中安排好各项政务,好在京州一切敢反对他的声音,在他的铁拳之下已经烟消云散,各项建设都按部就班,他是否坐镇宫中,倒也无关紧要。
信写到最后,萧青冥支着脸颊,小心眼地勾起嘴角,也该叫喻行舟尝尝不辞而别的味道。
想必他看到这封信的表情,一定会十分有趣。只可惜自己看不见了。
※※※
秋高气爽。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哒哒地踏在新修葺的京州国道上,前后跟随一众随行的护卫。
水泥路面十分平整,车身行驶得极稳,几乎听不见车辙滚动的杂音。
宽阔大道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线条,将道路分成了左右两边,所有来往旅客和车马都统一靠右边前行。
行人道和车道分开,各不干扰,就算车辆快速飞驰,也不必担心撞到前面的行人。
萧青冥撩起车帘,每到两个城镇中间,都有一座供旅客休息的邮政驿站。
站中有专门饲养送信信鸽的窝棚,偶尔有赶集的小贩吆喝买卖,在国道沿途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小集市,肉眼可见的热闹。
“陛下关于驿站的想法甚好,将来整个京州网道成型,私人信件的收发一定会成为驿站一大收入来源。”花渐遇摇着折扇,轻轻笑道。
萧青冥靠在靠垫上闭目养神,小玄凤窝在他肩头,毛茸茸缩成一团。
他闻言睁开眼,懒洋洋道:“一会下车,你们可别叫错了。”
花渐遇莞尔一笑,收起折扇,朝他彬彬有礼一拱手道:“是,喻公子。”
作者有话说:
喻:?我那么大一坨陛下呢???
第67章 查访文兴铁厂
文兴县是著名的冶铁大县, 背靠文兴矿山,是大启北方最大的一座露天铁矿脉,这里的矿场矿石资源相当丰富, 除了铁矿,还有煤矿, 铜矿,少量锡矿,大理石, 花岗石等。
除了官营的文兴铁矿厂,这里还有众多冶炼工坊,工匠遍地, 县城里的街道整日响彻锻打的敲击声, 就连空气中都隐约弥漫着冶矿的气味。
县城背靠山脉而建,这里七弯八拐的道路, 和时不时飘散的铁锈气息, 对于萧青冥这个既路盲又嗅觉灵敏的人而言,极为不友好。
他乘坐的马车和一行随从们踏入县城时,很快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主意, 他们在县城里稍事停留修整半日, 打探好了铁厂的位置,便直奔而去。
铁厂坐落在矿脉山脚下, 背靠京州与宁州交界的临阳河,铁厂每年出的铁, 除了陆运之外, 供给宁州、淮州和荆州的, 大部分都需要走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运量大, 速度慢, 陆路耗损和人力成本高,直到京州至宁州临阳县第一国道修建完毕,陆运才方便了不少,然而运量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踏入文兴铁厂,空气里蔓延的铁锈味和矿渣的粉尘,就把萧青冥狠狠呛了一口。
“公子是京城人士?”铁厂专门管理矿工的监丞,笑呵呵地叫人送来茶水和麻织的湿巾,隐晦地上下打量萧青冥一行人。
“我家公子来自京城喻家。”莫摧眉做出一副世家豪门的倨傲气派,“这次是奉我家大人的命令,前来为下个月底陛下寿辰准备寿礼。”
铁厂的督监官梁冯这时才终于姗姗来迟,他年纪约有四十岁,身上穿着一件老旧的官袍,似乎是常年在矿井行走,身上沾着一层灰黑的尘埃。
梁冯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连致歉:“不知喻公子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他擦了把汗,赔笑脸道:“陛下寿诞可是大事,不过我们文兴铁厂并未收到上级的文书,请问喻公子可带了喻大人的手令或者书信?”
莫摧眉早有准备,亮出腰间一块盐铁司的令牌:“手令倒是没有,不过此令你该认识吧?”
“认识,认识。”梁冯顿时舒展眉眼,各地的矿业铁厂全部隶属于三司之一的盐铁司管辖,直属上级官衙的令牌,他哪里会不认识。
监丞的态度顺便变得诚惶诚恐,弯下腰恭恭敬敬道:“不知是盐铁司的大人,下官失敬。”
“我不是什么大人,只不过奉喻大人之命来办事,行个方便罢了。”
萧青冥一本正经地随口胡诌:“去年皇帝过寿的花石纲太过劳民伤财,所以今年要换个花样。”
督监梁冯暗道,能弄到盐铁司的令牌,来自京城喻家,又是为皇帝寿诞而来,思想来想去,京城大概也只有那一位喻大人才有可能。
不过,以那位的位高权重,什么珍奇异宝弄不到,何必跑到铁厂来准备寿礼?这里有的无非是些平平无奇的铁矿罢了……
梁督监的脑袋瞬间转过许多念头,最后灵光一闪,莫不是想打造一座铜、铁甚至镀金的雕像不成?
无论如何,面前这位“喻公子”肯定跟摄政大人关系匪浅。
梁督监不敢怠慢,引着萧青冥往铁厂内参观,穿过前方的官衙大院,一行人一路往后面的冶炼工坊而去。
远远的,众人就听见冶炼区传来工人喊号子的声音,火炉燃烧,锻打铁块,诸多凌乱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处。
梁督监介绍道:“我们文兴铁厂是京州最大的冶炼厂,有矿工、匠户近三千人,炼铁炉三十余座,铸造炉近五十座,矿区光是铁矿坑就是十来座,一年大约能出矿两三百万斤,出铁百万斤。”
其他人只觉得百万的数目极大,萧青冥却暗自皱了皱眉,这个出铁量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