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8
橙子和柑橘也大量上市,脐橙的收购价就会一落千丈。
“我听说,每年头茬脐橙开采的时候,这里家家户户都戴着头灯,日夜不休的在山上摘果子,当地还因此诞生了一种改良版的茶缸蒸饭,回头我找老乡借几个茶缸,做给你们尝尝。”
剧组众人本来还很难过,觉得九回坡的果农生活太苦了,可是,当他们背着行李、扛着设备,爬过一道道毛竹做成的梯子,来到村里,却发现这里的老乡们,居然在一边摘果子,一边唱山歌,快活得不得了!
众人感动的泪水顿时憋在了眼眶里,落也不是,不落也不是。
“哈哈~其实大家不用太难过啦,虽然在外人看来,九回坡的乡亲们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可是大大好转啦,村里很多人家都靠种植脐橙成功脱贫,有些还翻新了房子,给家里买了电冰箱、洗衣机。”
站在半山腰,听着周围果园里传来的婉转山歌声,江小满和其他几个郎山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某种叫做希望的光芒。
卫昇若有所思地看着漫山遍野的脐橙树,突然就明白了江小满话里的意思。
他们觉得九回坡的老百姓生活很苦,那是因为和很多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这里的条件真的很艰苦。
可是,换个角度想,或许,在九回坡的村民们看来,当地政府帮他们把不值钱的山地,变成了可以长出脐橙的宝地,人均年收入翻了十倍,现在的他们,有钱送孩子去县城上学,能给家里修房子,置办几个大件的电器,这样的生活,就已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好日子了呢?
在他们看来,没有机械设备,需要靠人力爬山摘果子,再一筐一筐的往山下被,真的非常辛苦。
可是,在九回坡的果农们眼里,他们扛在肩上沉甸甸的背篓,不是压力和重担,而是全家人赚钱的希望。
背着几十斤重的脐橙,一步一步往上爬,确实很累,可是,每一步,他们都走得无怨无悔。
对于果农们来说,这不是艰难的采果路,而是穷了几辈子的他们,绝处逢生的唯一一条出路。
只要继续往前走,别回头,就能把一筐筐脐橙,变成大房子、小汽车,孩子们在城里上学的底气!
第139章
九回坡这个地方,真的是地如其名,山路九曲十八弯,很多地方走着走着突然没路了,向导带着他们往旁边一转,嘿!突然就从上面垂下来一架子竹梯。
导演都快崩溃了,他们带了好多机器啊!这要怎么运上去?
大家蹲在崖下边商量了一下,只能先让几个力气大的先爬上去,然后把绳子垂下来,再用当地老乡友情赞助的箩筐,把他们的拍摄设备拉上去。
当然了,汗水也不能白流,导演把这一段也拍到了花絮里,回头可以发到官方视频号上,这也是网剧维持热度的一个渠道,尤其是很多铁杆粉丝,在第二季出来之前,就只能靠这些最新的拍摄花絮勉强代餐了。
幸亏他们来之前先和村里打过招呼,村长雷江亲自带着十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过来帮忙,不然就他们带的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所谓“登山设备”,拿九回坡这种极其复杂的地形是一点没有办法。
“这可真是跋山涉水啊!”穿过一条疾冲而下的小瀑布,剧组众人终于抵达了村委所在的地方。
说是村委,其实也不恰当,因为村里用地紧张,九回坡的村委,和当地雷氏宗族的祠堂,是合二为一的。一栋古朴的青砖高檐大宅院,正面是一块威风凛凛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雷氏宗祠。
旁边两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一块上面写着:九曲乡九回坡村支部委员会。另一块上面写着:九曲乡九回坡村村民委员会。
众人不禁囧囧有神,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先去给雷家的老祖宗们上炷香,还是先去村委开个会,咳~
村支书雷洋倒是见怪不怪,一马当先,把他们直接带到了祠堂正中央最大的一间屋子。
屋子正前方是一排排雷氏列祖列宗的排位,下面是一张长条形的会议桌,看得出来,这里平时应该就是村委的会议室了,过年的时候,搬掉会议桌,也不耽误他们祭祖。
委屈老祖宗和子孙后代共享一个“办公室”,由此可见,九回坡这地方,是真的腾不出给村委会另外盖一栋办公用房的宅基地了。
坐下来之后,卫昇他们还没开口,雷洋冲旁边吆喝了一声“客人到了”,很快就有人拿着红漆木茶盘,端着热茶和待客的点心出来了。
水果不必多说,当然是九回坡特产的脐橙,特意挑的特级果,各个都有半斤重那种,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茶叶是当地的高山绿茶,以前没种脐橙的时候,九回坡这边也种茶叶,不过都是当地土茶,纯手工炒出来,样子不太好看,背下山去,赶集的时候摆摊卖,一斤三十块钱,赚个辛苦钱罢了。
现在全村都改种脐橙了,不过橙子树很大,为了保证挂果量,种植间距也要很大,有些人家就会在自家果园留一些茶树,和脐橙树交错着种,没想到茶叶居然长得比以前还好,可能是脐橙树遮挡了一部分阳光,让本地原本苦涩味很重的土茶,也变得口感淡雅起来,而且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柑橘香气。
卫昇尝了一口,眼前一亮,问雷洋这种茶叶村里能不能收到,他打算买一些回去送人。
雷洋笑了笑,答应回头帮他问问。
喝完茶就是吃点心,本以为九回坡这个地形,出入困难,村里各种生活物资应该挺紧缺的,吃的方面也不富裕,来之前,剧组还特意采购了一大批方便面、火腿肠、速溶咖啡、巧克力之类的,没想到刚来第一天,就被热情的九回坡村民啪啪打脸了。
长长的会议桌上,中间一字排开,摆了十个红漆木托盘,每个托盘上都是四个小瓷碟,里面摆着米花糖、炒花生、炒蚕豆,还有垫着新鲜玉米叶子蒸出来的米糕,雪白软糯,上面用筷子头点了一个红点点,看着特别喜庆。
卫昇本以为这些就足够了,没想到点心端上来没一会儿,又端了几十碗红糖水煮鸡蛋过来,给他们每人面前放了一碗。
“来,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咱们边吃边说!”雷洋热情地招呼他们喝糖水吃点心。
这也算是本地的习俗了,九回坡山路陡峭难行,就算是本地人回家,从山脚一路爬上来,也累的够呛,肚子饿得咕咕叫。家里条件好的,就给打一碗荷包蛋,舀两勺红糖进去搅拌一下,吃了补充体力。
不过以前家家户户条件都差,一般只有过年亲戚来的时候,才舍得给人家做红糖鸡蛋,他们自己平时就在火塘上烤几个洋芋或者糍粑对付一下。
一碗热乎乎的红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