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呢,出去接个单子,给人主持一下婚礼或者开业剪彩什么的,跑一趟至少也有几千块钱。
“名嘴”的出场费就更高了。
他们台里那几个台柱子主持人,出去给人家站台主持,一场的报价也不比娱乐圈的小明星低多少。
眼看着没人报名,台领导顿时不高兴了,立刻祭出了体制内万能的“摊派大法”——
没人报名是吧?
那就以部门为单位,每个部门至少推举一个人报名参加!
后期制作部主任姜霏有一句MMP想送给领导……
丫的真当我们后期部十项全能啊?
又想让我们熬夜通宵修图,又想让我们盘靓条顺貌美如花?
等等!
他们部门好像还真有个挺合适的人选……
姜霏把刚来部门报到,还没来得及被加班摧毁了容貌和身材的卫昇,叫到了自己办公室里。
“小卫,我看你形象不错,不如你代表咱们部门报个名?”
“唉!你来我们部门也有几天了,想必也看到大家的状态了,脱发、黑眼圈、过劳肥,看来看去,整个部门也就你,拉出去还能代表一下咱们制作部的门面。”
“啊?让我去录节目?不行不行!我对着镜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啊。”卫昇连连摆手。
“小卫啊,你先别忙着拒绝,你应该不知道,这档节目,现在台里几位大领导都很关心对吧?”
“这时候谁要是表现好一点,能让几位大领导记住自己,等下回咱们台里考编的时候,只要能进面试,几位领导都对你印象深刻,你说,领导们会给你打低分吗?”
考编?!
卫昇顿时被这两个字狠狠拿捏住了。
他并不是贪图体制内的安稳,只是他知道,他妈这辈子最大的执念和不甘,就是他爸明明拿了一手好牌,一毕业就进了烟草公司那样的好单位,在单位混了三十多年,居然连儿子的工作问题都解决不了!
众所周知,很多国企大单位都有那么点“子承父业”传统,正式员工的子女报考本单位,比外面的人更容易。通常外面还不知道有这么个招聘信息的时候,内部员工的子女,早就开始偷偷备考了……咳!
卫志勇他们单位,比他进单位还迟些的后辈们,都给自家孩子在本单位或者其他兄弟单位安排好了工作。
只有卫志勇,一辈子稀里糊涂的,既不懂得拍领导马屁,也不知道和同事搞好关系,儿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居然还要她这个家庭主妇去想办法!
胡倩倩发狠让儿子一定要考上体制内,就是为了让卫志勇看一看,他们母子不用靠他,照样也能考上一个体面的工作。
卫昇知道,他妈心里一直憋着这口气呢,他要是考不上编制,他妈这口恶气,怕是要变成下半辈子的一个心病了。
……
“那好吧,我听主任您的,不过我镜头感真的不行,到时候要是被刷下来了,您可别失望啊。”卫昇装着勉为其难的样子,替整个部门扛下了这个摊派任务。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还没开始内部“海选”呢,姜霏就把他从加班表上面剔出去了。
“这几天你好好休息,千万不要有黑眼圈!”姜霏一边说,一边递给卫昇一大盒美白面膜,“回去放在冰箱里,每天睡前敷一张!”
卫昇:“……”
韩则楷听说卫昇在部门主任的“劝说”下,终于还是答应了报名参加内部海选,一脸同情地拍了拍他瘦削的小肩膀。
语气沉痛地说:“哥们,你放心!等节目播出,要是有人在网上黑你的话,我一定会切小号上去挺你的!”
卫昇:“……”
也、也不至于这么恐怖吧?
不过,听说电视台里面能人辈出,他这个还在实习期的新人,也不一定能选上吧?
说完这句话第二天,卫昇就接到通知,他被选上了!
卫昇:???
他这是亲手刀了他自己?
部主任姜霏对此十分愧疚:“小卫,这次要辛苦你了!台领导说了,既然我们后期制作部一天到晚骂嘉宾不做人,那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我们部门出一个人,亲自来做一次常驻嘉宾,所以,你一定要加油啊!给咱们制作部争口气!”
“你放心!只要你顺利录完这个节目,什么实习考核、转正,都包在我身上!”
卫昇:“……”
不,他现在一点也不放心了o(╥﹏╥)o
然而他这个职场新人,在部主任面前都没有什么话语权,更何况这次拍板定下最终人选的,还是他们台的一把手。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
跟他一起被赶鸭子上架的,还有策划部的一个小姐姐,叫陈梦洁。
广告部的一个据说特别会搞气氛的小哥哥,叫章泽轩。
“官儿”最大的嘉宾,是新媒体部的副主任欧阳夏,这次要去的,就是欧阳主任的老家梧桐镇。
之所以挑中他们这四个人,据说主要还是因为这四个部门在这档节目的筹备制作过程中,一直骂骂咧咧的抱怨节目组不做人。
制片人是这么跟台领导说的——
“既然这几个部门的同事都觉得咱们做的不行,那就让他们自己人上嘛~”
不让这帮同事们试试,他们怎么知道做节目有多难?
真以为广告部把赞助拉过来,策划部写写脚本,后期制作稍微用心一点,新媒体部再写几个安利帖,一档节目就能火爆全网?
想屁吃呢!
嫌我们做的不好,有本事你们自己来!
这次制片人和导演可算是能出一口恶气了,甚至就连新一期节目的拍摄地点,选的都是新媒体部欧阳主任的老家,要是节目还出事,看这几个部门还怎么说?
别到时候狗咬狗,几个部门自己打起来了,那才好笑呢。
不过,可能是一天一千块的出场费实在太低了,被内部群嘲之后,制片人难得善心大发了一把,找台领导争取了一下,帮嘉宾们把出场费提高到了一期两万元。
这大概是接到通知后,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卫昇正好缺钱,他还想等公积金下来了,攒钱给他妈再买一套小公寓以后养老呢。
《我陪兄弟回老家》除了翻车那两期,按照原定策划,还要录十期。
一期两万块,十期就是二十万,抵得上卫昇两年的工资了。
制片人“氪金”的效果确实非常明显,几个骂骂咧咧的嘉宾们终于消停了。
担心这几个到手的嘉宾跑了,制片人和节目组导演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名单定下来第三天,就直接拉上一班人马奔赴梧桐镇。
梧桐镇听名字像是一个很有诗意的江南小镇,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处华夏中西部交界处的贫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