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人排成一条长龙,侧身贴着山壁往上行。

到了栈道最后一段时,贺山打了个手势,所有人便都停下来。

应红雪和贺山交换了个位置,到了最前方,微微眯眼去瞧塔楼上的守卫。

塔楼上没有点灯,好在下方熊熊燃烧的火焰倒是足以照明。应红雪端着弩,埋伏在黑暗里,耐心地寻找时机。

必须一击毙命,还不能有太大的动静。

闪着寒芒的箭头缓缓瞄准了了守卫的后颈,就在对方转身的一瞬间,应红雪扣下了扳机!

箭矢破开空气急射而出,下一瞬便穿过了守卫的脖颈。

黑暗中那道模糊的人影软倒下去,轻微的动静被下方喧闹的划拳声掩盖,没有人注意到塔楼的守卫已经殒命。

应红雪迅速和贺山交换了位置,贺山打了个手势,便借着阴影遮掩,轻悄悄爬了上去。

在他身后,一个接一个的士兵爬上了山,藏身在草木阴影当中。

应红雪腿脚不便,不擅长近身搏斗,依旧藏身在栈道的死角处,伺机放冷箭。

一百人悄无声息地上了山,贺山打了个手势,所有人便开始围向一无所知的山匪们。

这些山匪虽有防备心,但警惕却不足。

待反应过来时,贺山已经带人收割了半数人的性命。反应过来的人想要敲锣示警,但还未靠近,便被一箭毙命。

不过瞬息之间,十余个山匪就尽数解决。

贺山走到站到山崖边,俯身将应红雪一把拉上来,又打了个呼哨,传讯原地待命的人马上山。

待人马点齐之后,贺山便派人往主寨方向去探路。

主寨的情形与后山差不多,方位都十分严密,但有一点不同,那便是山上的人手似乎并不多。

至少比起他们带来的人手,要少了许多。

以多对少,自是没什么可犹豫的。确定不是对方使的空城计之后,贺山便带人攻了进去。山匪果然早有防范,只是贺山勇猛,加上华林寨的人不知去了何处,人手才不到五百,贺山以碾压性的优势攻下了华林寨。

命人去半山腰查看被劫的粮食,贺山亲自审了被俘虏的几个小头目,询问华林寨其他人的去向。

只是留守的小头目也说不清情况,说来说去也就是寨主带着人下了山,说要干一票大的。

贺山啐了一口:“这些瘪犊子又要去祸害哪里?”

应红雪比他想得更多一些,有个叫人心惊肉跳的猜测浮现下来,又被按了下去。她将随行的东厂探子召来:“你立即赶回府城查看情况,行事小心些,若是发现不对立即折返。”

探子听说了她的言外之意,面露惊骇。

贺山皱眉道:“难道这群山匪还敢打府城的主意不成?”

应红雪摇头:“但愿是我多疑了。”

*

殷承玉扮做了周知龄的长随,坐在车辕上驾车,竖起的棉衣领子挡住了大半张脸。薛恕并其余五人则扮做了家丁护院,骑着马随行护卫,一路到了东城门下。

守城的山匪瞧见马车过来,立即拔刀喝止。

周知龄掀开车帘,露出脸来,将樊虎的令牌拿出来示意,对那拦路的魁梧汉子道:“蒋小兄弟,樊寨主有些急事托我出城去办,还请开个门。”

他口中的“蒋小兄弟”正是樊虎的义子,十分得樊虎信任,与周知龄也算相熟。

对方对樊虎与周知龄密谋之事并不知晓,但他时常见周知龄与樊虎在寨中议事,因此并未生疑,只掀起马车检查了内里后,便命人开了城门一侧的小门,将马车放了过去。

一行人顺利出了府城,此时外头的天色已经隐隐约约泛起了鱼肚白。

离了府城十里之后,众人便齐了马车,将拉车的马匹卸下来,一人一匹马,快马赶往凤凰山。

巧的是行到半途时,一行人正与往府城赶东厂探子撞上。

对方看见殷承玉一行愣了一下,立即下马行礼,接着想起应红雪的提醒,道:“府城可是出了事?我们攻上凤凰山后,发现寨中只余下四五百人,其余人不知去向。”

薛恕颔首,并未多说,只道:“前头带路,先去凤凰山在议。”

待几人赶到凤凰山时,天色已经大亮。

应红雪正着人清点藏在石窟中的粮食,听闻消息后出来,瞧见风.尘仆仆的几人,神色就沉了下来:“果然是调虎离山之计?”

殷承玉颔首,却没有多议此事,而是看向周知龄道:“私兵养在何处?平日里可有紧急联络之法?”

周知龄指着囤粮的石窟道:“就在这里面,这石窟乃是天然形成,后来又被扩建,外头看着不深,实则里面弯弯绕绕有许多石洞与出口。那些私兵就藏身其中。”

“至于联络之法……从前是有定下过紧急联络的法子,若是寨中人外出‘抓羊’,而山上出了事,就会以三道红色烟花示警,外出的寨众会尽快赶回来。”他迟疑了下,才道:“但草民没见用过,也不确定是否有用。”

殷承玉道:“试一试也无妨,不过还得等一等岳州那边的消息。”

若是能放烟花将人给骗回来,就省了许多功夫。若是不行,等岳州卫的援兵到了,要拿回府城,也总有一场仗要打的。

岳州卫的人马在黄昏时分赶到。

岳州卫指挥使看到了他的印信,亲自点了五千兵马来援。

殷承玉得了消息后,便令人放了三道红色烟花。

此时天色已晚,暮色低垂,三道红色的烟花同时在凤凰山上空炸开,醒目不已。

府城这边的山匪瞧见了那一点红色,立即便乱了阵脚。

他们已经挨家挨户搜了一晚上,不仅没找到寨主要找的人,甚至还折损了不少人手——府衙的官兵在反应过来之后,便开始反抗了。

混战之中双方各有损伤。

这些名为山匪实为私兵的兵马,虽然占据了人数优势,作战也比散乱的山匪们更勇猛些,但说到底还是一群并未经过真刀真枪的乌合之众。

一开始有小头目指挥,他们还能听命行事。但樊虎忽然失去了联系后,小头目也乱了阵脚,急着到处寻找樊虎的下落,根本顾不上手底下的人。这些兵卒泄了士气,便开始心生退意。

如今撤退的烟花亮起,士气顿时大跌。

樊虎的义子蒋康与其他几个头目聚在一起议事,商量退还是留。

蒋康不愿违背樊虎的意愿,仍想继续找人。

但其余几人却是担心寨子的情况。凤凰山是他们的老巢,若是寨子出了事,那他们辛辛苦苦劫来的那些粮食以及数年的经营,岂不是都白费了?

最后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撤兵回凤凰山。

几千山匪如同蝗虫,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只留下满城狼藉。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