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有这样的地方?
“怎么进去?”贺关问。
“指纹、虹膜。”
楼英杰歇息了好几分钟,等到喘匀了气,才跟上他,走到这门前。
“可这里的系统怎么会有……”
楼英杰:“你忘了?我的寿宴你们不是来了吗?”
贺关骤然记起在主宅和楼冬藏一起的遭遇:“那时候就采集了我的信息?”
楼英杰摇摇头,不知道是在笑他这小孩健忘,还是笑他现在震惊的傻样,出言提醒。
“把手按在灰色色块上。”
随着声音落下,贺关把自己的手指放在上面,接着那和周围不同色的色块下陷,露出扫描装置。
大门应声打开,不知用了什么传动装置,如此庞大的物体,竟然几乎没有声音。
灯光大亮,贺关面前突兀地出现一条路,路两边是布局松散、满是闲适感的房屋。
这门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夜市街,此时刚入夜,很多人在街上行走着聊天,看门打开,向这边看来。
贺关看到一个小家庭正在逛街,左臂缺失的父亲牵着他的女儿,另一边是坐着轮椅的母亲。
在门开之前,他们的聊天氛围应该是相当愉快的,不然不会转脸还带着余笑。
他身后,老年人跟上来,随他也走进,那堵隔绝外界和这里的高墙也关上。
“这就是……我花一辈子……建造的地方。”
楼英杰站在他身后,语气十分自豪。
第84章 重逢 别担心,我爱你。
贺关安静地打量这里, 没有回应他这句感慨。
比起小镇或者村庄来说,用一片区域来称呼这里更好。
这块区域的行政规划比外面的城市更成熟、简洁一些,也可能是规模比较小,所以规划起来比较方便, 因此看起来条条大路, 井井有条。
盲道尤其明显, 用了荧光材料, 在夜晚散发着显眼的绿色荧光, 正挨着两边绿树, 直通视野尽头。
门口有站岗的几名人员,男女皆有,每位手里都牵着一条狗,狗种数拉布拉多居多。
他们看楼英杰来, 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楼先生, 欢迎回家。”
楼英杰一一喊他们的名字,回应。
他竟然记得这里每个人的名字,足以看出他对这里多熟悉。
他们牵着的狗看见外人来, 也不吠叫, 异常乖巧, 似乎不是警犬, 倒和贺关之前在导盲犬训练基地看到的狗很像。
“这我能骑吗?”贺关在进门处看到电动车, 问。
除了电动车,还有电动轮椅, 四轮汽车倒没有, 但是有四轮全地形车, 单车比较少, 唯一的相同点是都排得很整齐。
贺关还注意到站岗人员身后有两个一人高柜子, 柜子里装着亮堂的灯带,足以让人夜晚也看得到里面有什么:拐杖、支架、盲杖、助听器,以及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应急急救设备、药品,一应俱全,装得两个并立的柜子满满当当。
“当然能骑,”楼英杰递给他一个准备好的黑色手环,心情很好,“刷这个,在所有地方都能用。”
贺关接过来看了看,手环屏幕是带背光的墨水屏,上面写着一个很大的数字和圆码,圆码码型和贺关见到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都不一样,这部分贺关不懂。
他之前见过这个手环,楼英杰一直戴着,但是没有打开过,贺关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运动手环。
贺关把手环屏幕靠近电动车上小块的方形显示器,滴的一声扫码成功,他手环上那一串数字减去一个很小的数字,就和二维码功能一样,扫码付费。
楼英杰适时地说:“带上我吧。”
“好,”贺关选车时就有这个考虑,特意选了一辆大一些的,示意楼英杰踩上踏板,“您从这边上来吧。”
他们坐上电动车,贺关带着老年人往前走。
“慢点开。”楼英杰特意道。
贺关在之后两个多小时才明白,什么叫慢点开。
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残疾人,小部分是健全人,这部分健全的人负责一些对身体素质有要求的工作,譬如站岗、安保,等等。
出乎贺关意料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这里的人都认得楼英杰,而且与他很熟络,谁都能聊两句。
这里居住的人彼此之间也很熟络,而且相当热情,晚上出来散步,很多人身上都带着水果或者玩具,给遇到的人吃的、或者玩的。
像个巨大的家庭。
车到半程,被人在树下截停。
高大的不知名树木树叶形状和贺关见过的都不太一样,他头顶被树叶扫过,很痒,没想到旁边有个高个男孩已经伸手替他挡住,而且维持着这个姿势站在他身边,是要一直帮他挡住树叶的意思。
树下有休憩用的长椅,贺关说不用,你坐着吧,男孩只是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笑着摇头。
他听不见。
“楼先生,好久不见,这次出去这么久?”
“嗯,外面很多生意没解决,停留了很长时间。”
“楼先生,好久没见你从外面带年轻人回来,这位是?”
“我的干儿子,看起来怎么样?”
“是吗,真是长得一表人才,正好是莲雾的季节,给你们分一些。”
“楼爷爷有筐子吗?我刚编的!送爷爷一个!”
“哎,丫头,一个怎么够,再给一个。”
这里的人语速都很慢,聊天也聊出一种悠闲的感觉,偶尔小孩子们会兴奋地跑跳,但也很快平息。
夜晚,路灯并不刺眼,而是暖洋洋的亮度。
灯下汇聚着人们低沉的交谈、低语。
直到贺关骑上电动车,要带着楼英杰往前走,那个帮他挡树叶的男孩才收回手,朝他们告别,接着低头揉自己的肩膀。
两人不断走走停停,从门口走到最后将近十公里,花了两个小时三十五分钟。
除了两个人,电动车上多出很多吃的,水果、零食、茶叶。甚至连装东西的篮子也是别人给的。
楼英杰对于所有送来的东西照单全收,没有道谢,似乎道谢便是生分了他们。
贺关把车停好,扶楼英杰从车子上下来。
被扶下来的人抖了一下腿,撑稳手杖,感叹说:“老了,不服不行啊。”
“您还有很多年好活呢,”贺关关上电动车,说,“这是您住的地方?”
楼英杰让他停下来的地方是个两层的建筑。
这片被高墙围起来的区域很少有高层建筑,大多是两层小楼,眼前这座更是简朴。米黄墙面,屋顶略深,窗台的各种绿植倒是活得很好,出奇地郁郁葱葱。
左右两边的邻居这时不在,贺关带着两篮子物品,先楼英杰两步走上无障碍台阶,门口的暖黄色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