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容。

又有两人步入正堂,其余衙役向二人行礼,“见过同知大人、通判大人。”

这二人一身朝廷官服,身上带着边关官员特有气质,沉稳又带狠劲,放下笔就能上马出去和西域部族的人过两招。

“嗯。”打头的同知应了一声。

整个府衙的人都到了,林林总总近五十人,占了半个正堂。

同知和通判二人在俞峰城做事已久,对边关十二城了解甚多。

他们虽不熟悉边关总兵,也就是大皇子的作风,但也对扎格其人还是了解一二。

根据消息,昨日此人出城迎接新知府。

不管是不是总兵授意,还是出于扎格本人的意愿,都说明新知府本人是个有本事的。

能让皇上一直记挂着的人,想来不是简单人物,这样的人到了边关,日子不安生啊。

前任知府在任数十年如一日地治理俞峰城,兢兢业业,不贪图名利,不苛责百姓,兢兢业业做着符合青天大老爷身份的事儿。

他不求到任的知府将俞峰城变得和上林县一样,只求对方不要用上林县的标准要求俞峰城。

江南水乡和大漠边关,二者没相似之处啊。

这般想着,只见正堂后走出二人来,余光看见那身官服,同知和通判连忙行礼,“见过指挥使大人、知府大人。”

作者有话说:

抱歉,毕设耽搁的时间有点长,一直没腾出手更文。

正好做得差不多了,人也因次密接隔离去了,这回有时间更文了orz

第122章 真相

时柯身后还跟着赵毅, 按理来说,赵毅此刻应该带着苏无风去拜见边关总兵荣亲王,但在他们进城后, 苏无风已然不见踪影。

临走前留一张字条,上书:以静待动。

苏无风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燕文帝的意思,时柯考虑再三,勉强相信。

他到的时机很巧, 还未到来年春耕,尚有时间了解当地的耕种农事。

至于孙恒源说的多准备粮草,这事儿不急, 等瞧过农田具体情况再说。

他总觉得荣亲王的目的不在于此,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全大家脸面顺便给他一个心理准备。

事情真相如何, 要等赵毅的问询,时柯先去应对前来拜见的一干人等,顺便打听税课。

免礼入座, 时柯率先开口,“俞峰府气候如何,粮食生长情况怎样?春耕时节几月开始?灌水可还顺利?”

同知心底一动,黝黑的面上不见波澜, 心底却在忖度新任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

传闻里这位天子侍讲深受陛下看重, 锦衣卫也对其和颜悦色。

在上林县和水师一事出来后,他以为出主意的另有其人,时柯是推出的靶子。

大抵是出于补偿,才将上林县的诸多政绩推到时柯身上, 他本身能力是不足的。

年轻人而已, 不足为惧。

想得虽多, 却也只是几息的事儿, 他拱手回道,“回大人,俞风城两面环山,雨水较其他地区丰沛,冬季雪多,来年春耕不缺灌水。不同于江南,这里二三月土仍上冻,四月方才化开,待到八月收割。”

时柯想了想三件套的种植特点,问道,“田中可种植土豆?”

“俞峰城多种植土豆、小麦、豆类。其中土豆产量虽不如江南,但口感较为软糯,更易饱腹。”

时柯又问了几个问题,府衙的人倒是能说个一二出来,或许不通原理,但常年积累下的经验让他们避开大部分陷阱,在边关艰难扎根成长。

初步了解边关的农耕条件,时柯没有妄下判断。

前世他很少了解这里的情况,两辈子加起来这是头一次站在边关土地上,一不小心会造成外行指导内行。

还是需要大数据支持。

“俞峰城的田税如何算得?”

上林县时免税,没有缴税一事,换了俞峰城就没这待遇。

税课一事,必须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捅个篓子出来,更有可能被人背刺,多事之年,不得不防。

同知和通判二人心底一跳,余光瞥见锦衣卫特有的皂靴,面皮发紧,嘴上愈发恭敬。

时柯没看到账本,只听他二人所说,产量大致不出错,完全满足边关的需求。

所以,荣亲王究竟想做什么?

提升产量?这不可能。

短时间内,边关的产量达到峰值,想要突破,必须选育良种,非一时之事。

拓宽销路,这也不可能。

这是边关十二城,紧急时刻需要征粮,现在粮食还是战略物资,后勤保障。

他这知府作用是处理一下城内的争执,敌人入侵时坐镇后方,调度辎重。

那孙恒源的意思……

多备些钱?

不,不对,原话是“总兵带人追击尚未回防,一时之间抽不开身。正好您到了,这有些事儿能提上日程”“要讨个法子”“多备些粮草”……

字面意思上看,充实边疆辎重,多做后勤。

但他怎么听都觉得不是这个意思。

送走人之后,时柯又琢磨起来,孙恒源真正想说的话。

赵毅见过孙恒源一面后,情绪更加内敛,一路上锐利如刀锋般的那种寒意似乎收了起来。

见时柯皱眉踱步,递过一盏茶,“润润嗓子。”

时柯一口干了,转头继续想,事情多且杂,总给他一种不协调感。

像是团好的毛线团,线头完美隐匿,根本找不到打开的方式。

多备些粮草……荣亲王出征……剑南道威胁……上林县的模板经验……

时柯神情凝重吐出四个字,“边关屯田。”

和后勤扯上关系,很难不让他往边关屯田上面想。

边关军户忙时打仗,闲时屯田,粮食充当粮饷。文官负责计算这部分收支,大部分武官不懂情况。

知晓此事的将领心里明白,应当告知过总兵,但事情显然没有摊开来讲。

京中无一丝消息。

若是从这点出发,倒时能明白为何燕文帝如此大费周折,甚至不惜送时柯来到边关十二城。

但要验证猜测,恐怕要见到荣亲王本人才能证实一二。

……或许也不用见到他本人,时柯眸光落在喝茶的赵毅身上。

赵毅沉思,边关十二城中不少名门望族,明里暗里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团乱麻。

有的表面和和气气,内里互相使绊子,合不到一块去。

锦衣卫所内部需要一场排查,孙恒源把人的底查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是他动不了的,轮到赵毅处理。

“有待查明。”

锦衣卫所尚未有明确消息,孙恒源一早去盯小鱼,剩下的大鱼他来收尾。

时柯一路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些,跳出他身份的怪圈,单看燕文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