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章 保存

系统任务要求他完成两次文化交流, 第一次火.药推动完成,第二次也加了一些,但总归不是很多。

到现在, 时柯也是琢磨过来意思了,说是文化交流,实际上算是推动文化进程。

但他不能不顾当前发展,一味推广, 必须在原本基础上拔高。

比如说火.药,时柯只是提供了最基础的配方,其中过程都是道长们一步一步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是实实在在本土产物。

和火.药相比, 他带来的几样农作物不算推动进度, 这是走捷径走出来的路,不是大燕本土发展出来的东西。

算是强行推动大燕的文化进程。

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时柯一直在想怎么合理推动大燕发展。

现在他就在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 只开个头,具体情况让人去琢磨,这就不算走捷径。

比如他抛出来的火锅底料块,这算是抛砖引玉出来的砖。

只要有人注意到东西的保存问题, 他就能引导别人往这个话题上想。

火锅底料能保存这么长时间, 其他粮食怎么样?是不是有更好的保存方式,保存年限更长?

现在终于有鱼上钩了!

借此时机,时柯也能验证一番先前的推测是否正确。

“火锅底料浓缩成块,可以在低温完全密封的环境中保存半年之久。”时柯笑着道, “就像是粮食一样长时间储存。”

“同样的, 绿豆粉条也是一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最长的可以保存五年之久。”

“五年?”两人异口同声惊讶道, “腊肉也不过两年之久,这还是要用大量盐腌制而成。熏肉倒是可以达到五年时间,可是工艺复杂,无法量产。”

这时候是个菜谱都要当做不传之秘,更何况是这般复杂的手艺,那都是家学不传外人的。

“我家庄子今年种的豆子,黄豆黑豆绿豆和红豆,赶不及吃。倒是可以有一些去年留下来的绿豆做成粉丝保存。”

制作粉丝的工艺不算是很复杂,原料也很广泛。

绿豆、土豆、红薯都行,酸辣土豆粉的味道可是一绝。

“用砂锅熬煮出来的汤汁,里面放上弹性上佳的粉条,开锅时放入小青菜、腌制好的木耳、豆角、金针菇、豆皮,盖上盖子再煮一段时间入味。堪称一绝!”

他没吃过,这是隔壁病房的大学生和他描述过的。

听这些配菜就知道差不到哪儿去。

徐昶和裴斐也被他说得勾起馋虫,“制作可是简单?”

时柯回忆了一下工序,“确实简单,不需要很高超的技术。”

重点是配方,需要加入明矾替代品。

剩下的就跟一般制作面条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程序,沸水漏条和冷浴晾条。

米粉也可以这么制作,但是现在优先吃饱,不是吃好。

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比较高,所以才能有望做成粉丝,米粉的话,时柯可以私底下用自己的地尝试,但是别想着推广了。

这不行的。

徐昶忍着激动,粗喘了两口气缓解怦怦跳的心脏,裴斐一把拉住小伙伴,平静面容上也是惊喜万分。

两人自然知道这代表的意思。

保存良好的食物,意味着粮草可以跨地域。

行军打仗的时候,最是方便!

“对了,运输方面可是有什么注意点?”

运输啊,时柯想了想现在的大路,“走官道慢一些是没问题的。只是最好还是别远距离运输,粉条其实和面条一样,只是比面条发干,没有很多水分。一开始在官道走还行,但是距离一远,就容易碎掉。”

这时候的官道其实也不平整,所以时柯才说,慢一些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就是粉条断成好几条而已。

不耽误吃。

说到粉条,就不得不提干脆面、挂面这一类的干面条。

他想吃什么都是等林大厨现场做,可是他要上值,就得住在京都,只有休沐时候才有时间赶回山庄休息一两天。

今天出来野餐又连续被苏宁和眼前两人逮到,怎么看都不是清闲的休沐日啊。

干了这么多天的活,他想玩玩都成了奢侈。

最终时柯还是和两人吃了一顿中午饭,回到自家马车上,林大厨让人递过来一个糖葫芦,挂着糖浆的草莓看起来很是诱人。

时柯感动的泪眼汪汪,他的糖葫芦!林大厨还知道给他留一个!

回到山庄,时锐来汇报现在的学院进度。

时柯在设计时,直接参考了他哥上学时候的高中设计。

虽然不能弄成大高楼,但是每个建筑有两三层是真的。

学院占地比村子和庄子两个加起来还要大,时柯还分出来一部分耕地用做实践课实验用地。

现在还没清理出来,但是时柯已经预定了那几亩地。

教授的内容独有一套体系,科举有科举专门的教学楼,只要求能识文断字的教学楼有两栋,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各有一栋教学楼。

其他地方都是休闲区和试验区。

食堂还没招人,时柯想的是林大厨教出来的那一批人可以上工试试,炒几个快手菜和大锅菜应该没什么问题。

寝室楼占据的地方不是很多,村子这边也没有很多地可以分出来建设寝室楼。

所以时柯直接分出来八人间、六人间、四人间、双人间和单人间。

寝室是三层小楼,其中单人间和双人间在最顶层,四人间和六人间在二层,最多的八人间在一楼。

设计图纸都是时柯和工程队探讨的。

这么多工程量,肯定不是一个工程队能解决的,时柯还向外招工。

过了春耕才动土,到那时不忙的人家应该很乐意过来上工。

时锐这会儿过来,不是为了图纸的事,就是因为工程队又要报预算了。

他猜的没错,两者都有。

“他报多少?”时柯怀疑自己听错了,一根十年两米木头报价三百两?

您不如去抢啊!

他用的不是什么名贵木头,也不是上梁的木头,只是用来做椽子而已。

当时是考虑到不好动后山的树,造成水土流失就不好了,所以让工程队选木料。

没想到这家这么不靠谱,得了您,你们不接,我换一家。

“不必再和这家合作,直接回绝。”

时锐点点头,把另外一个工程队改动的图纸递给时柯过目。

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标注,看的时柯一阵头疼,但还不能不看。

时柯直接拿了纸笔写写画画,重新算了一遍数据,计算承重。

时锐就在一边等着时柯批复。

越和时柯相处,就越是感觉这位进士老爷的深不可测。

种地、羊毛清洗、纺织机、修建围墙、新式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